蘇州園林教案實錄

  為了貫徹素質教育思想,落實課程改革精神,深化教學實踐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開展了優秀教學實錄評選活動是很重要的,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蘇行》,在優美典雅而明 快的旋律中營造一種舒泰愉快的遊園氛圍 。 ***

  師: 同學們,咱們昆明因為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 ”的美譽;廣州有“花城 ”之稱,濟南有“泉城 ”之名,重慶被譽為“山城 ”,拉薩是著名的“日光城 ”,那有“人間天堂 ”美譽的是哪兩座城市呢?

  生***齊*** : 蘇州和杭州 。

  師: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 杭州有水平如鏡的西湖引人入勝 。 那蘇州又有什麼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呢?

  生***齊*** : 蘇州有許多的園林 。

  師: 是的,“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通過朗讀文字去神遊蘇州園林 。但是在進園之前,大家必須拿到一張門票 。 如果你會讀會寫並且能解釋課文後面的生字詞,就能拿到一張門票,來試試看!

  ***屏顯 。 ***

  注音:

  池沼*** *** 軒榭*** ***丘壑*** *** 嶙峋*** ***

  鏤空*** *** 蔓延*** ***著眼*** *** 薔薇*** ***

  敗筆*** *** 斟酌*** ***

  釋義:

  重巒疊嶂 自出心裁 因地制宜 俯仰生姿 別具匠心

  師: 誰先來拿第一張門票呢?***一男生踴躍舉手 。 ***

  師: 你真勇敢,請你來讀一讀螢幕上的字詞,注意讀準字音哦!

  ***生讀,其中“鏤空 ”的“鏤 ”讀成了一聲,“ 著眼 ” 的 “ 著 ” 讀成了zh áo。 ***

  師: 有些遺憾啊,未能完全讀

  對!誰來給他糾正錯誤呢?***生朗讀字詞。 ***

  師: 完全正確,恭喜你已經獲得入園的第一張門票。 請大家標註字音並把字詞齊讀兩遍。

  ***生齊讀。 ***

  師: 下面來解釋文中的幾個字詞。

  生: 重巒疊嶂,形容山峰層層疊疊像屏障一樣。

  生: 俯仰生姿,形容無論俯視還是仰視都會形成美好的姿態,在文中指高樹好像低著頭,低樹好像抬著頭,形成一種相互呼應的優美姿態。

  師: 解釋得很好!這兩個成語都是形容詞,一個形容山姿,一個形容樹態,讓人聯想到美好的自然景象。文中有兩個意思非常接近的詞,是哪兩個呢?

  生:“自出心裁”和“別具匠心”意思相近,都是指在技術和藝術方面出自內心的巧妙構思和設計。

  師: 那誰能解釋一下“因地制宜”這個成語的意思呢?

  生: 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因,根據;宜,適當。

  師: 很好,抓住關鍵詞“因”便能準確理解詞義了。 在我們學過的字詞裡還有沒有把“因”字解釋為“根據”之義的詞語呢?

  生: 還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師: 嗯,還有“因勢利導”。 同學們,積累詞語就應該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字詞已經過關,我們成功領到了“遊覽”《蘇州園林》的門票。請大家跟隨葉聖陶先生的引導,信步走進蘇州的園林,去欣賞那醉人的風光。

  二、 圖說蘇州園林——欣賞天堂風光

  ***播放《蘇州園林》音畫視訊朗讀。 ***

  師: 剛才大家在看視訊朗讀的時候,神情都很陶醉,請同學們來說一說你對蘇州園林的感受。

  生: 我感覺眼前看到的園林景緻都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生: 古典優雅,靜謐清幽,給人一種閒適的感受。 這都是建造者們獨具匠心的藝術設計的結果。

  生: 我的感受正如文中所說“如在圖畫中”。 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角落也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 一個字,“美”!

  生: 看了視訊心生嚮往,真是“人間天堂,風光無限”啊!

  師: 其實,蘇州園林之所以這樣美不勝收,得益於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 ”的造詣 。

  本文的說明物件就是 ——

  生***齊*** : 蘇州園林。

  師: 蘇州大大小小園林大概有50 多處,園林景緻可謂美不勝收,正如文中所說“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蘇州園林堪稱中國古典園林、山水園林藝術中的代表和典範。 那麼蘇州園林具有什麼特徵呢?它的藝術之美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三、 概說蘇州園林——跟葉聖陶學習說明文的謀篇佈局

  ***一***默讀課文,明確說明內容。

  師: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筆勾畫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應該是最能體現蘇州園林特點的句子。

  ***屏顯。 ***

  默讀要求:勾畫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體現蘇州園林特點的句子。

  ***生默讀課文,師巡視並 作指導。 ***

  師: 下面我們一起來交流。 老師把課文中的每一段文字都配上了相應的圖畫,請大家看大螢幕,咱們現場刪減出中心句。

  ***屏顯反映課文各段內容的圖文並茂的畫面。 ***

  生: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師: 還可以再刪減掉幾個字,讓語言更簡潔嗎?

  生: 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師: 提煉得很好,這樣顯得更加精練了!

  生: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第三段的中心句是“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第四段的中心句是“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師: 同學們注意,第四段不僅介紹了假山的堆疊還介紹了池沼。 那麼蘇州園林裡的池沼有什麼特點呢?

  生: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師: 是的,這樣概括才算完整準確。 接著往下找中心句。

  生: 第五段的中心句應該是“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 第六段中心句是“花牆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第七段的中心句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師: 完美的概括,接著提煉後面幾段。

  生: 第八段中心句是“蘇州園林裡的門和窗,儘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第九段的是“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

  師: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提煉,是否發現說明文中心句的特點了呢?

  生: 中心句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大多出現在句首,起總括段意的作用。

  生: 應該體現說明物件的特徵。

  師: 是的,綜合起來說就是“中心句是一個能夠體現說明物件特徵的完整而簡潔的句子”。 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聯起來,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文章的基本內 容了。 下面請大家朗讀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繪出蘇州園林的初步印象。

  ***屏顯課文主要內容。 生齊讀。***

  *** 1*** 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 2***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 3***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 4***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 5***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

  *** 6***花牆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 7*** 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 8***蘇州園林裡的門和窗,儘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 9***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

  *** 10***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這些,這裡不再多寫了。

  師: 我們跟著葉老不僅欣賞了優美的園林風光,還學會了概括說明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串聯每段的中心句。

  ***二***速讀課文,明晰說明順序。

  師: 同學們,此文可以說是說明文中的“標本”,值得我們學習的除了圍繞中心句寫作,還有一點,就是思路特別明晰, 請大家通過給這篇文章劃分層次, 來體會和學習這一點。

  ***生分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

  生: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段總說, 介紹蘇州園林在中國園林中的地位和影響。 最後一個自然段總結,中間八個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師: 非常明顯,本文是“總—分—總”的結構。 重點是如何把第二部分的內在順序理清楚。

  生: 第二自然段為一層,其餘為一層。 因為第二自然段介紹的是蘇州園林的總特點。

  師: 你能不能把寫蘇州園林總特點的句子讀一讀呢?

  生:“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師: 這是文中很關鍵的一個句子,後面的介紹都緊扣這一特徵。 請大家齊讀此句。

  ***生齊讀。 ***

  師: 那後面幾個自然段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這一特點的呢?

  生: 後面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分別從四個方面介紹了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佈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 花草樹木的映襯和近景遠景的層次 。所以還是“總 —分 ”的關係 。

  師: 這裡也是明顯的“ 總 —分 ”結構 。 請大家想一想,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順序能不能調換位置呢?

  生: 不能,因為後面的四個自然段,分別照應了 第二段中總特點後面寫到的四個方面,不能調換 。

  師: 觀察很仔細,那麼後面第七至第九自然段是從哪個角度介紹蘇州園林的呢?

  生: 後面三個自然段是從蘇州園林的區域性 、 細處介紹了蘇州園林角落的構圖美 、門窗的圖案美 、 建築的色彩美 。

  師***小結*** : 同學們,通過“層層深入 ”的分析,我們清晰地看到作者在介紹蘇州園林時是緊緊圍繞蘇州園林“圖畫美 ”的總特徵,按照從整體到區域性 、從總到分 、 從大處到小處的邏輯順序來寫的,條理清晰,主次分明,特徵突出 。 我們一起來勾畫本文的層次 。

  ***屏顯課文結構圖 。 ***

  師: 跟葉聖陶學說明文的謀篇佈局,同學們學到了什麼?假如明天我們寫一篇說明文,該如何安排結構?

  生: 我學到了寫說明文要抓住說明物件的特徵來寫,可以按照先總後分的順序寫出層次,還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照應 。

  師: 寫說明文謀篇佈局很重要,請大家記住要“抓特徵,明層次 ”。 在梳理結構時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 請大家讀一讀,說說你對此結尾的看法 。***屏顯 。 ***

  你對這篇課文的結尾部分有什

  麼看法?

  生: 感覺收尾有些草率 。

  生: 我覺得這是故意給文章留出讓讀者品味的餘地,可以說的還有很多,但又不說完,讓讀者自己去欣賞和了解,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

  師: 葉聖陶先生曾經也是一位語文老師,而且被譽為“優秀的語言藝術家 ”。 請大家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 哪一位同學願意給大家朗讀一下?

  ***屏顯 。 一生讀 。 ***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現代作家 。 曾在小學任教達十年之久 。 以後,在中學 、大學教書,還擔任過編輯 。“五四 ”前夕開始寫作 。 長篇小說《倪煥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出現的長篇小說之一,頗受文壇好評 。 所寫作品構思縝密,結構謹嚴,風格樸實,語言精練,被贊為“ 優秀的語言藝術家 ”。 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話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本文是作者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 ”。 最初是以 “拙政諸園寄深眷 ——談蘇州園林”為題目,發表在《百科知識》1979 年第 4 期上。

  師: 讀了這則材料,大家說葉聖陶這一結尾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生: 這是一本攝影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就自己去看吧!

  師: 作為一篇序文,《蘇州園林》已經非常成功了 !結尾簡單的一筆就收到了“無聲勝有聲”“言盡意不盡”的藝術效果。

  四、 細說蘇州園林——跟葉聖陶學習說明文語言

  師: 葉聖陶先生是“優秀的語言藝術家”,本文語言準確簡練,生動傳神,耐人尋味,堪稱說明文的典範。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葉聖陶先生去學習說明文的語言吧。

  ***屏顯文中 5 個重要的句子,學生自主品析。 ***

  1 . 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2 . 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 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去掉“一切”“決不”,可以嗎?***

  3 . 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與“技術”有什麼區別?***

  4 . 有幾個園裡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 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 ***這個描寫的句子有什麼作用 ?***

  5 .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 ***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麼意思?***

  師: 請同學們從這 5 個句子中任選一句寫出賞析文字。

  生: 我品析第一句。“標本”在句中是典範、樣本的意思,說明了蘇州園林在各地園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各地園林的廣泛影響。

  師: 一個詞就把蘇州園林的地位和影響概括了 ,可見語言之精練和簡潔!

  生: 第二句中的“ 一切”和“ 決不”兩個詞語不能刪掉,表示語氣的堅定,強調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總特點。

  生: 第三句,我認為句子中的“技術”側重於實效,可以大量複製,而“藝術”則講究獨創,無法被複制。

  師: 是的,“藝術” 強調個人獨創,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悅,並且無法被複制;“技術”,意味著有固定的程式和手法, 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兩個詞詞義同中有異,既讚美誇讚了設計者和匠師們的高超技藝,又強調了園林設計獨具匠心的藝術性,流露出喜愛和讚美之情 。 用詞準確又嚴謹!

  生: 我喜歡文中描寫藤蘿的句子,“珠光寶氣 ”“盤曲嶙峋 ” 兩個形容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藤蘿爭春的情景,烘托出了園林的繁華氣氛 、 生機盎然和沁人心脾 。

  師: 葉聖陶先生的語言不僅準確嚴謹,而且生動典雅 。 請同學們朗讀這些句子,感受說明文生動而優美的語言特色 。

  ***生齊讀句子,反覆品味語言之妙 。 ***

  生: 我想問一問,文中說蘇州園林的花牆和廊子的特點是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這該怎麼理解?

  師: 此句的意思是花牆和廊子把景緻分開了, 但因為牆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緻並沒有真正隔開, 而只是緩衝了一下視線,使得景物不是一覽無餘地呈現在遊覽者眼前,而是漸次展開,給人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的感覺 。 同學們,《蘇州園林》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可以說既準確又生動,既嚴謹又優美 。 借用葉聖陶文中的一句話來表述,我們可以說 《蘇州園林》 是說明文的 ——標本,誰如果要學習 說明文,《蘇州園林》就不可以錯過!

  五、 評說蘇州園林——從蘇州園林看中式審美

  師: 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是因為蘇州園林體現了我國園林建築普遍的審美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如在畫圖中”,蘇州的山水園林就是一幅立體的畫卷,美不勝收。 請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蘇州園林與繪畫藝術結合起來的句子,並想一想體現了中國人什麼樣的審美觀。

  ***屏顯。 ***

  1.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 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3.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4.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 有幾個園裡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

  5.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學生跳讀課文,找出相 關語句。 ***

  師: 這些語句中都提到了圖畫,請問指的是什麼畫?

  生: 美術畫!工筆畫!

  生: 國畫中的水墨畫!

  師: 中國畫不同於西洋畫,在座的諸位有沒有學習中國畫的?

  生: 有。

  師: 那請學過中國畫的同學來說一說中國畫的特點是什麼。

  生: 中國畫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韻,如果是畫山水那就講究自然之趣,還會有許多留白的地方,給欣賞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師: 感謝這位同學讓我們對中國畫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是的,中國的繪畫、 建築追求的最高藝術境界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講究渾然天成。 蘇州園林曲曲折折的迴廊,近景遠景的層次,都體現出中國古人“曲徑通幽”的審美觀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觀。 而這種審美觀,也慢慢地積澱了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這就是文化 。

  ***屏顯。 ***

  中式審美

  園林: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古代建築:追求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

  中國古代藝術:追求詩情畫意的審美感受。

  師: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蘇州園林》,不僅僅是把它當作一篇典範的說明文來學習,也要把它當作一種典型的文化現象來學習。 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更美地生活。 最後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城市為什麼需要園林?

  生: 因為生活在喧囂城市的我們,需要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放鬆心情,調節快節奏的城市生活的步伐。

  生: 城市中的園林是我們置身於世俗之外的一個棲息之所,它讓我們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也能擁有一份閒適悠然,走進自然之中,忘掉一切生活中的煩惱。

  師: 中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說過:“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花兒怎麼開的。”我們要記住: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我們為什麼要建造一座座園林?因為——人的本質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下課!

  建議編印教學實錄專輯

  我市教師撰寫的教學實錄,不乏優秀之作,具有較高水平,對教學實踐研究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作用。讓其自生自滅,十分可惜。所以,市教科所決定編輯出版優秀教學實錄專輯。其實,各縣***市、區***及部分學校也有條件擇優編印。筆者認為,編印優秀教學實錄專輯有以下好處。

  ***一***以編促寫

  用編著出版的形式激發教師撰寫教學實錄的動機,促使教師認真撰寫教學實錄,深化教學研究,落實教研過程,形成教研成果。

  ***二***以編促學

  通過編印專輯,促使教師學習課堂教學、課程改革、教學研究、實錄寫作等方面的理論和經驗,使教學、教研形成正確的思想、思路和方法。

  ***三***以編促研

  教師在修改教學實錄、撰寫教學分析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很多問題,能夠促使教師認真思考、深入討論,推動教學實踐研究的深入與落實。

  ***四***以編促管

  通過編印專輯,促使教師把無形的教研變為有形的教研,實現教研過程與教研管理的有機結合,激發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

  二、現有教學實錄需要修改

  對於許多教師來說,撰寫教學實錄是第一次,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與編印教學實錄專輯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些教學實錄雖然基礎較好,但有某些不足之處,需要修改;有些教學實錄過程寫得較好,但是分析比較簡單,需要充實。

  修改教學實錄的過程,是深入教學研究的過程,是學習教研寫作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教師可能通過這個過程,提高教學實錄檔次,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還可能認識教學、教研規律,提高教學、教研效益,體現更多研究價值。

  三、提供教學實錄寫作樣品

  為了給教師撰寫教學實錄提供樣品,我們策劃、組織撰寫了《“分數的意義”課例研究》這組文章,一共三篇。依次是《“分數的意義”課堂實錄及其解讀》、《觀摩“分數的意義”教學的思考》、《讓學生學會提問》,發表在《廣安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50頁至58頁,供老師們修改教學實錄與分析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