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板栗嗎

  板栗很好吃,很多朋友都抵不過板栗的誘惑,尤其是身體本來就不好的糖尿病人,是不是更不應該吃板栗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糖尿病能不能吃板栗的解答,希望大家有用哦。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栗子的,每次不宜多吃,10顆左右就可以了。

  栗子是屬於堅果類,雖然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那麼富含油脂,但它所含的澱粉是很高的。據調查幹栗子的碳水化合物達到77%,鮮栗子有40%之多,是馬鈴薯的2.4倍;栗子當中的蛋白質含量是4%~5%,雖然不如花生、核桃多,但是也比煮熟後的米飯要高。栗子產生的能量較高,只是因鮮生栗子含的水分較多而致各種營養成分比干栗子和熟栗子相對少一些而已。雖然栗子所含的糖類不低,但血糖反應低於米飯,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板栗。因此,在吃栗子進補的時候,糖尿病人要避免吃得太多,以免影響血糖的穩定。

  栗子所含較豐富的膳食纖維,在飲食日趨精細的當下,作為堅果的栗子也可作為我們日常平衡飲食中粗糧的有效替補。但栗子生吃難消化,熟吃易滯氣,所以一下子不能吃太多,以10顆左右為宜。

  由於栗子的營養功效相當於糧食,糖尿病人不宜多吃,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裡吃,而不要飯後大量吃。這是因為栗子含澱粉較多,飯後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於保持體重。

  糖炒栗子經炒制,比燒煮的栗子水分揮發多,甜味增加。所以吃進同等量的糖炒栗子和燒煮栗子相比較,糖炒栗子澱粉的含量更多,能量的攝入也更高。對於糖尿病、肥胖人群來說,吃糖炒栗子就不易做到能量攝入的有效控制,建議這類人可選擇適量吃些燒煮栗子。

  板栗的功效與作用

  板栗有健脾胃、益氣、補腎、壯腰、強筋、止血和消腫強心的功效,適合於腰膝痠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外傷後引起的骨折、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症。

  板栗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皆宜。

  板栗含柔軟的膳食纖維,血糖指數比米飯低,只要加工烹調中不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適量進補。

  板栗中所含的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

  還有極高的糖、脂肪、蛋白質、鈣、磷、鐵、鉀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C、B1、B2等,有強身健體之用。

  適合糖尿病食用栗子的做法

  燒煮栗子

  材料:栗子1000g,鹽2小調味勺

  做法:

  1、栗子洗乾淨後,用刀在每個栗子中間劃一刀,要劃透栗子皮為好

  2、栗子放入盆中加入沒過栗子表面的水

  3、加入兩調味勺多少的鹽

  4、把栗子放在鹽水中浸泡5——8小時左右

  5、將栗子中的鹽水倒出,用清水洗乾淨後裝入高壓鍋中

  6、用高壓鍋煮飯功能15分鐘高壓就可,如果沒有壓力鍋,放入沸水中煮20分鐘也可以

  7、煮好的栗子很容易就可以剝開吃到肉了,而且很甜

  糖尿病飲食注意事項

  一、定時定量和化整為零

  定時定量是指正餐。正常人推薦一日三餐,規律進食,每頓飯進食量基本保持平穩。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與降糖藥更好的匹配,不至於出現血糖忽高忽低的狀況。

  化整為零是指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允許病人吃水果,以補充維生素。但吃法與正常人不同,一般不要飯後立即進食。可以選擇飯後2小時食用水果。吃的時候將水果分餐,如:一個蘋果分2-4次吃完,而不要一口氣吃完。分餐次數越多,對血糖影響越小。

  二、吃幹不吃稀

  建議糖尿病人儘量吃‘幹’的。比如:饅頭、米飯、餅。而不要吃麵糊糊、粥/泡飯、面片湯、麵條等。道理就是越稀的飲食,經過烹飪的時間越長,食物越軟越爛,意味著越好消化,則升糖越快,所以無論什麼粥都不宜吃。

  三、吃硬不吃軟

  糖尿病飲食中,同樣是乾的,我們更推薦‘硬一點’而不是‘軟一點’。道理與上面相同。

  四、吃綠不吃紅

  食物太多,很多病人不能確定哪個我是該吃的,哪個是不該吃的。一般綠色的,多是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紅色的含糖相對較高,不宜食用。如吃同樣重量的黃瓜和西紅柿,西紅柿可以明顯升糖。所以,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綠色’的一般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