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常用用典

  用典,是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古詩歌常用用典,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古詩歌常用用典***一***

  一般而言,古典詩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

  一、用事用典用事用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南宋大詞人辛棄疾愛用典故,常常一連使用數典,多數是出於內容的需要,有時也難免堆砌。

  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

  想當年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⑥,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鴉社鼓⑧!憑誰問,廉頗老矣⑨,尚能飯否?[註釋]

  ①、京口:江蘇鎮江市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②、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 ④、“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帥晉軍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是說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於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南歸,到寫該詞時正好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狸。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⑧、神鴉:指在廟裡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 ⑨、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從註釋上不難看出全詞幾乎始終在用典中展開。詞人借古諷今,批判了當時的掌權者韓侂***tuō***胄冒險北伐、妄圖僥倖取勝的錯誤,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想建功報國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憤心情。這個主旨,主要是通過四個影射現實的歷史故事表現出來的,即劉裕、劉義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和廉頗的故事。這首詞是對當時統治者的批評,因為不方便正面直說,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辦法。

  高中語文古詩歌常用用典***二***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用典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用典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

  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春風十里”引用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裡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高中語文古詩歌常用用典***三***

  一、答題基本方略

  1.把握標題,參照內容,明確類別、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畫面,初步理解形象特點。

  3.審讀題幹,明確要求,準確定位***考查物件:內容、方法、語言;區域性、整體***。

  二、基本考查內容及對應答題點

  ***一***表現手法***抒情言志描寫的手段、技巧、藝術手法、怎樣表達感情活怎樣描寫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憑欄、用典***抒情、託物言志、象徵、襯托、烘托、抑揚、對比昭應、虛實結合、從對方落筆、比興;卒章顯志。

  2.描寫***寫景***方法——比興、渲染、襯托、動靜、對比、擬人、誇張、正側、虛實。

  ***二***內容方面:

  設問方向: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畫面、景物、思想、情懷***

  答題過程:描摹圖景***切忌翻譯原句***——把握景物特點***有景、蕭瑟、淒涼、孤獨、生機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對***

  ***三***語言方面:

  設問內容:語言特色、語言風格、語言藝術

  答題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沉鬱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

  ***四***綜合設問:

  1.就某個詞、某個句子進行鑑賞;某個詞的作用或為什麼用這個詞;某個句子好在哪裡;

  答題方向:內容——這個詞或者句子所描繪的畫面***或者所抒發的情感、闡述的道理***;表達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寫對情感表達所起的作用;如果運用了特定的表現技巧,如比興、擬人化、襯托等,要寫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麼方法,寫了什麼內容,起到了什麼作用。

  2.詩眼***詩中最能表現情感意味、精神內涵的詞或字***;詩骨***詩中處於核心地位、起統帥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詩的內容,分析其怎樣圍繞“詩眼”、“詩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