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保健養生茶飲的配方大全

  陳皮的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陳皮拿來做保健茶飲是最好不過了,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吧,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陳皮茶

  【配方】陳皮10克,川貝末3克

  【製作】以上兩味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2劑。

  【效用】燥溼化痰,行氣和胃。適用於長期抽菸而引致咳嗽痰多者。

  【方解】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有化痰止咳、清熱散結作用;主治熱痰咳嗽、外感咳嗽、陰虛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黃稠、肺癰、乳癰、癰瘡腫毒、瘰癧等症。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川貝母有鎮咳、降壓、升高血糖等作用。兩者合用,共奏燥溼化痰、行氣和胃之功。

  陳皮薏仁茶

  【配方】陳皮10克,薏苡仁30克。

  【製作】將上兩味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一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行氣化痰,利溼化濁。適用於氣滯水停證。症見面生痤瘡,肢體困重或下肢浮舯,胸悶腹帳。

  【方解】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健脾、滲溼、止瀉、排膿作用;常用於脾虛腹瀉,肌肉痠痛,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白帶、肺膿瘍、闌尾炎。兩者合用,共奏行氣化痰、利溼化濁之功。

  橘皮茶

  【配方】橘皮20克,紅茶適量,紅糖25克***紅糖粉***

  【製作】橘皮加水煎沸,取沸湯泡紅茶,5分鐘後再趁熱加入紅糖,調勻即成。

  【用法】每日一劑,分3次服飲。

  【效用】和胃、理氣、消積,適用於消化不良。

  【方解】橘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作用;紅茶有強心利尿、抗菌消炎、收斂止瀉、降脂消食之效。兩者合用,共奏和胃、理氣、消積之功。

  陳皮三花茶

  【配方】玫瑰花、陳皮各6克,茉莉花、甘草各3克,金銀花、茶葉各10克。

  【製作】混合後用沸水沖泡10分鐘後服用。

  【用法】每日一劑,分3-4次服飲。

  【效用】健胃、清熱、消食。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化熱。症見胃脘脹悶,飲食減少或食後飽脹,噯氣不舒,口乾口苦,舌紅苔黃厚,脈滑數。

  【方解】玫瑰花能利氣行血,治風痺,散疲止痛;茉莉花有理氣和中、開鬱闢穢作用;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作用;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作用;甘草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合用共奏健胃、清熱、消食之功。

  陳皮黨蔘茶

  【配方】陳皮5克,黨蔘15克。

  【製作】將上兩味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2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補氣健脾,行氣燥溼。適用於小兒營養不良屬脾虛氣滯者。症見氣短懶言,神疲乏力,脘腹脹滿,飲食減少,或咳嗽痰多,舌苔白膩。

  【方解】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作用;黨蔘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作用,常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季,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兩者合用,共奏補氣健脾,行氣燥溼之功。

  參芪半夏陳皮茶

  【配?a href='//' target='_blank'>健康巢巍⒒棲胃?5克,陳皮、半夏、蒼朮各10克,薏苡仁20克。

  【製作】將上述諸藥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補氣健脾,燥溼化痰。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症見咳嗽呈慢性反覆發作,痰多色白,飲食減少,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方解】黨蔘味甘,性平,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等作用;常用於治療各種虛症及氣陰兩虛等。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有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等作用。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消腫止痛等作用;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有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等作用。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利水滲溼、健脾、除痺、清熱排膿等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健脾、燥溼化痰之功。

  陳夏蒼朮茶

  【配方】陳皮、半夏、蒼朮各15克,砂仁5克。

  【製作】將諸藥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燥溼行氣、化痰止咳。適用於咳嗽,症見咳嗽胸悶,痰多色白,噁心欲嘔,舌淡苔白厚,脈滑。

  【方解】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消腫止痛等作用;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有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等作用。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經;有化溼行氣、溫中止嘔止瀉、安胎等作用。諸藥合用,共奏燥溼行氣、化痰止咳之功。

  桑芩陳夏茶

  【配方】桑白皮15克,黃芩15克,陳皮16克,法半夏10克。

  【製作】將諸藥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清熱化痰平喘,適用於哮喘。症見氣喘咳嗽,身熱多汗,痰多色黃,痰黏難咯,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脈數。

  【方解】桑白皮味甘,性寒,歸臍經;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等作用。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涼血止血、安胎等作用。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法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消腫止痛等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平喘之功。

  陳皮生薑茶

  【配方】陳皮10克,生薑10克

  【製作】將上兩味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溫中行氣健脾。適用於慢性胃炎。症見噁心欲嘔,食後腹脹,或痰多色白,舌淡苔白,脈滑。

  【方解】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腎經;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等作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等。兩藥合用,共奏溫中行氣健脾之功

  黃芪山藥陳皮茶

  【配方】黃芪15克,山藥30克,陳皮5克。

  【製作】將上述諸藥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補脾益氣。適用於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胃脘不適,氣短懶言,面色咣白,飲食減少,或食後腹脹,舌淡,脈細。

  【方解】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有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等作用。山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等作用;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氣之功

  香附陳皮薑茶

  【配方】香附10克、生薑10克、烏賊骨15克,陳皮10克。

  【製作】將上述諸藥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理氣和胃,制酸止痛。適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脘腹疼痛,反覆發作,噯氣反酸,舌淡苔白,脈弦。

  【方解】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入肝、三焦經;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等作用;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腎經;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等作用;烏賊骨味鹹、澀,性微溫;歸肝、腎經,有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溼斂瘡等作用;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和胃、制酸止痛之功。

  芪參陳皮茶

  【配方】黃芪、黨蔘、烏賊骨各15克,陳皮5克。

  【製作】將上述諸藥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補氣健脾。適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脘腹疼痛,飢餓時痛甚,夜間痛醒,氣短懶言,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方解】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有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等作用。黨蔘味甘,性平,歸脾、肺經;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等作用;常用於治療各種虛症及氣陰兩虛等。烏賊骨味鹹、澀,性微溫;歸肝、腎經,有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溼斂瘡等作用;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健脾之功。

  桑白防風陳皮茶

  【配方】桑白皮1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防風10克,蒼耳子6克

  【製作】將諸藥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20分鐘,濾渣取汁。

  【用法】代茶溫飲,每日1劑,藥渣可再煎服用。

  【效用】清肺化痰。適用於鼻炎。症見咳嗽痰黃,痰黏稠,鼻流黃涕,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桑白皮味甘,性寒,歸臍經;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等作用。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消腫止痛等作用。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常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平喘之功。防風味辛、甘,性溫,歸膀胱、肝、脾經,有發表散風,勝溼止痛、止痙、止瀉等作用。蒼耳子味辛、苦,性溫;入肺經;有散風除溼、通竅止痛等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肺化痰之功。

  中藥保健茶飲推薦

  【銀花桂枝飲】

  功能:預防風寒、風熱型感冒

  材料:桂枝10克、大棗約10顆、黃耆10克、銀花10克。

  煮法:將以前向三樣藥料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約1000cc水,以水煮沸,文火悶煮10分鐘後再放入銀花***包煎***續煎煮3分鐘。

  【藿香四君飲】

  功能:保健腸胃

  材料:黨蔘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甘草6、藿香10克。

  煮法:將以上材料放入鍋中,加適量約1000cc水,以水煮沸,文火悶煮15分鐘後再放入藿香***包煎***續煎煮五分鐘,加入適量冰糖溫服。

  【杞菊養肝茶】

  功能:養肝明目

  材料:茵陳10克、枸杞10克、菊花10克。

  煮法:將茵陳、菊花***包煎***以上材料放入鍋中,加適量約1000cc水,以水煮沸,文火悶煮10分鐘後再放入枸杞續煎煮5分鐘,加入適量冰糖溫服,枸杞子咀嚼食用,增強明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