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的氣象與物候

  物候學是生物學和氣象學的一個分枝,物候對古人來說極為重要。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古詩中的氣象與物候閱讀

  1.《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說明:農曆五月,多數植物早已過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於高度差異。

  2.《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有人認為“黃河”應為黃沙***

  說明:兩種說法的角度不同。從物候學的角度看,“黃沙直上白雲間”是事實,從地理學角度分析,“黃河遠上白雲間”則不可能,涼州城與黃河相去甚遠。有可能是“河”與“沙”傳寫錯誤。但是從文學角度看,“黃沙直上白雲間”沒有“黃河遠上白雲間”那樣顯得有美感,文學是可以發揮想像的。

  3.《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說明:月黑雪猛,非雁飛之時,此時大雁高飛,暗示已有敵情。華羅庚認為“月黑天高時,怎見得雁飛”,理由是北方大雪時,不可能有大雁,因為大雁早已南遷。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春江水暖鴨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時”

  說明:因為畫面本身有水有鴨,更從其它景物上想到江水的溫度和鴨子的感知;再即景生情,由蔞蒿、蘆芽想到了河豚***河豚產卵季節要溯江而上***。

  有關氣象物候的詩句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遊廬山大林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杜甫《屏跡三首》之一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時時急,漁舟個個輕。 杖藜從白首,心跡喜雙清。

  反映氣象物候的古詩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如夢令

  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木葉紛紛歸路,

  殘月曉風何處.

  訊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幾許.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風吹去.

  秋雨嘆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

  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溼高飛難.

  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汙后土何時幹.

  春雷

  年代:【現代】 作者:【郭沫若】

  春雷動地布昭蘇,滄海群龍競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餘辜.

  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

  願與工農齊步伐,滌除汙濁繪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