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含有月字的連續兩句

  古詩詞中寫月亮的詩句不在少數大家知道有哪一些是連續兩句都有月字的古詩麼?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古詩詞中含有月字的連續兩句詩的有關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古詩篇目一

  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 一作:落花***

  賞析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巨集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古詩篇目二

  《霜月》

  作者:唐·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註釋】

  ①《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寒蟬鳴,仲秋之月鴻雁來,季秋之月霜始降。”陶潛《己酉歲九月九日》:“哀蟬無留響,徵雁鳴雲霄。”

  ②高:全詩校:“一作南。”水接天:形容霜華、月光似水一色。“水”系虛寫。

  ③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素娥:即嫦娥。月色白,故云素娥。耐:宜。

  ④蟬娟:美好的姿態。

  【譯文】

  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妍鬥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古代文學詩詞中含有"月"字的連續兩句詩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七月》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白居易

  八月十五夜,月色隨處好。——蘇軾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李白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