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的意象代表了什麼

  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是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詩詞中的意象代表,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古代詩詞中的意象代表***一***

  青梅竹馬 出自李白的《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後來用“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問鼎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三代以九鼎為傳國寶,楚子問鼎,有凱覦周室之意。後遂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見背 背,離開。謂父母去世。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見背。”

  逐鹿 《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以鹿喻帝位。”後來用逐鹿比喻群雄並起,爭奪天下。魏徵《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稱“三尺法”

  杜康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古代詩詞中的意象代表***二***

  遲日——在《詩經·七月》中有“春日遲遲”的句子,“遲遲”表示和舒的樣子。所以後人就用“遲日”表示“融

  和的陽光”。例如,極為經典的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再如,宋之問《春日陪宴詩》:“彩 雲歌處斷,遲日舞前留。”

  遲日——在《詩經·七月》中有“春日遲遲”的句子,“遲遲”表示和舒的樣子。所以後人就用“遲日”表示“融

  和的陽光”。例如,極為經典的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再如,宋之問《春日陪宴詩》:“彩 雲歌處斷,遲日舞前留。”

  尺素——書信的代稱。如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吳鉤——原指吳王闔閭所造的鉤,但在唐宋詞中多作身邊所佩帶刀劍的代稱。用來暗示建功立業的抱負。李賀《南

  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杜甫《後出塞》“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翠微——形容山色青翠似在有無之間,所以叫作“翠微”。也常作青山的代稱。杜甫《秋興》“千家山郭靜朝暉,

  日日江樓坐翠微”,“坐翠微”,是“面對翠微”之意,指代翠微的山色。另,形容樹色的青翠或者形容江湖水 色的青綠縹緲,也叫做翠微,如晏幾道《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中翠微形容的是樹色。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神山,仙人的居所。在詩詞中用“蓬萊”,多比喻皇家宮殿,或比喻歌舞樓榭,有時也指

  仙人居所,總而言之,在詩詞中,“蓬萊”多借用形容環境美好,有如仙境一般。也作“蓬壺”“蓬島”。例如, 李清照《蝶戀花》:“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落紅——指凋殘的花***亂紅、殘紅***。在詩人看來,落紅是春天即將離開的訊號,也是美好事物轉眼成空的象徵,

  它又彷彿是不幸者的命運寫照。詩人常以落花比喻青春易逝或寄寓傷感、惋惜和無奈之情,如辛棄疾《摸魚兒》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就是很好的例子。

  古代詩詞中的意象代表***三***

  殘陽

  夕陽殘照,能引起無窮思緒,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縱交織,感慨萬千。

  例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登樂遊原》

  白雲

  見月懷人,望雲思友,是古代詩詞中常表現的情感。

  例句: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唐·杜甫《恨別》

  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對時光流逝,愁緒綿長。

  例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月亮

  月亮是詩人抒情達意爭相選取的一種意象。它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念親的標誌。

  例句: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