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三量

  三量是人人具有的,可惜,必須經過不用力,悟太極之理,內心內求,方能得到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是指太極拳的沉重量、漂浮量、流通量。

  去年,曾看到一個宣告:某些教練太極拳很多年的“大師”們聚會,強烈要求太極拳的標準化,以及堅決反對”某些人所主張的沉重量、漂浮量、流通量。“​

  老實講,我就是這些 人所堅決反對的主張沉重量、漂浮量、流通量的王壯弘老師的傳人。​

  這些年,我專門對於太極拳的”三量“下了一番功夫,來體悟之、並以理作意,編出相應的太極功法來修煉這”三量“;越練越覺得這”三量“了不起。​

  如果我們強調招式,則所有的招式都是人編的——當前,越來越多的人編了太極拳的新招式新招法,然而,這些招式招法終究需要忘掉的,招式終究是人為的——還要走到無為,進入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才好。

  如果我們強調功法,去練八段錦、六字訣、五禽戲、靜坐,而這些功法,都是健身氣功的內容,和太極拳的思維相去甚遠;太極拳必得練屬於自己特點的太極功法,否則,就拳和功就脫節,成為了兩層皮;否則,拳功的道,就體現不出太極道的特點。​

  太極拳的功力,不能體現在用力上,否則就變成外家拳走力為路徑的拳種了;不能體現在招式上,否則,就變成心外求法的外道上了;不能體現在健身氣功的功法上,否則,成為另一種健身氣功了。那麼,太極拳功力或者功夫,應該體現哪裡?​

  毫無疑問,體現在上:沉重量、漂浮量、流通量。可以說,衡量太極拳打得好不好,就體現在這三量上。這三量上身,就是功夫上身;這三量上身,則自然就有了功力。功夫的力量。這個太極功夫的力量,戒用力,招式自然,無張揚,內斂,內求本具。​

  三量是人人具有的,可惜,必須經過不用力,悟太極之理,內心內求,方能得到之。​

  沉重量,體現在鬆柔、放鬆、肌肉肌腱之力化為無,體現出身體之重、沉,以及與地心吸力之融通關係上。

  漂浮量,體現在精神能提得起,放得下,是虛靈頂勁的體現和胳膊、身體、脊柱上的清、輕、靈,體現在與天空的融通上。​

  流通量,體現在一動無有不動,氣遍周身不稍滯,這是通透全身,經絡通暢的表現。​

  三量,簡單說,應做如是觀。此外,太極拳的所修煉的氣質,不是體現在氣宇軒昂上,而是展現在內斂、平和、融納上,也許外表,並不像練外家拳的人一樣,看起來很強壯,而內裡,則舒服、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