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世界教學反思推薦

  彩色世界,學生可以給自己的作品新增喜歡的顏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彩色世界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彩色世界教學反思篇一

  一、設計意圖與目標:小班幼兒對鮮豔的色彩非常敏感,顏色的變化使幼兒興奮、驚奇,孩子們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探索慾望,於是我們設計了“彩色世界”這一主題。

  經過深入鑽研和再三推敲,結合我班幼兒實際,我們將主題目標定為: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彩色世界中初步感受周圍環境的絢麗色彩,體驗色彩及其變化帶來的樂趣。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地表現色彩,美化生活。

  二、活動準備與環境創設:

  主題進行前,我們利用家教園地、板報通知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了及時的溝通和聯絡。請家長利用週末時間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廣場、公園、動物園、去觀察五彩世界,讓幼兒感受自然美和色彩美。並請家長協助蒐集了大量色彩的資料***圖片、玩具、圖書、光碟***,擴充幼兒的知識經驗。

  世界是五顏六色的,也是精彩紛呈的。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要靠日常的薰陶。首先,我們為幼兒感受美和表現色彩創造了良好條件,精心為幼兒設定了多個區域。紅紅的太陽,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綠綠的大樹,黃黃的房頂,組成了後牆美麗的畫卷,色彩的美麗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在主題進行中,我們將玩具櫃包裝成“色彩展示區”,把幼兒認為最漂亮的圖片、實物等分類展示,以供幼兒欣賞討論,並請幼兒互相介紹。在“美工區”,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各種顏色的彩筆、油畫棒、橡皮泥、彩紙若干***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另外,我們將活動室中的“觀察角”臨時更改成“英語角”,將關於英語顏色的卡片張貼在英語角牆壁上,並投放了色彩鮮明的玩具圖片,孩子們特別感興趣。“益智角”裡的彩色木珠,彩色拼圖,彩色積木等使動手操作變成了一種樂趣,幼兒還可以自由欣賞。

  三、活動設計與分析:

  在主題中,我們開展了各種有趣的活動,如《好吃的紅色蔬果》、《花被子》、《顏色寶寶對對碰》、《小兔找太陽》、《誰最漂亮》、《會變的顏色》、《好看的花》、《貪心的變色龍》、《五顏六色的飲料》、《小小糕點師》、《彩色商店》、《綵帶飄起來》等,利用日常生活活動和周圍環境,引導幼兒發現色彩無處不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現美。

  記得在故事“小兔找太陽”的分段講述中,孩子們聽得專心致志。時而安靜思考,時而熱情發言。最後,當小兔找到太陽時,小朋友都高興的拍起了小手。然而最令他們激動的還是去戶外尋找太陽,剛一出教室門,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仰起腦袋望穿天空,爭搶著去找天上的太陽。在看到太陽的那一刻,他們還會學著小兔子異口同聲的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又請小朋友戴上太陽鏡去觀察天空,他們驚奇的喊著:“太陽變成綠色了!”“老師,我看到太陽變成橘黃色啦!”“不,太陽變成黑色的了,哈哈,真有意思!”趁熱打鐵,我組織孩子們繪畫太陽。不出我所料,孩子們的作品豐富多彩,五顏六色,效果出奇的好。

  在《會變的顏色中》中,孩子們在玩玩做做中知道了三原色和配色的結果。活動開始我們發給每位幼兒一張紅色紙和一支黃色的彩筆,請幼兒自由操作和混色。孩子們積極的探索著,可是,少數幼兒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顏色的變化,但是變化的效果實在是不夠明顯。於是,我們立即放棄了這種操作,改用了顏料水混合實驗法。每組投放了了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盤紅色顏料,一盤黃色的顏料等,由他們合作進行實驗。所有的小朋友立即驚喜的看到了魔術般的變化。我們還用兒歌的語言進行了小結:“紅黃兩個手拉手,變成橙色變橘子……”實驗和兒歌的結合,使活動達到了高潮。每個孩子都充滿了成就感,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四、活動不足與反思:

  在本主題中,我們班的孩子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了紅、黃、藍、綠、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體驗到了色彩變化帶來的快樂,並能大膽創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色彩美。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不足與反思之處。如在美工區角中,教師可大膽投放木屑、宣紙、手絹、牙刷、墨汁等材料,指導幼兒練習嘗試木屑畫、拓印、滴染等,提高幼兒藝術技能和表現力。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師應及時將幼兒的介紹及對顏色的認識記錄下來,作為活動的資料進行展示,供幼兒觀察和欣賞。另外,如果有條件能提供麵糰、顏料供幼兒操作,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點,並生成新的活動,效果會更深入和顯著。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我們會將“綱要”精神貫徹到教學實踐中,使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彩色世界教學反思篇二

  本課的內容是彩色世界,學生可以給自己的作品新增喜歡的顏色。學生在完成比較有趣的學習任務時,他們會非常專心致志、樂此不疲。整節課學生都處在探究狀態下。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由創作,並且學生不用本課知識也解決了此問題,可以說學生的發散思維到了“淋漓盡致”的境界。以活動為主線時,這節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可以較好的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在這次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同時還給了學生一個創新的空間。總的來說是很成功的,充分發揮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使其發散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本節課有幾個地方值得注意:

  1. 層次關係。

  畫太陽光芒的時候。要是先畫光芒再畫中間的紅太陽,紅色就會覆蓋黃色,達到預期的效果。反之,黃色的光芒就會留在紅色太陽上。

  2. setw設定比粗

  在畫太陽的時候,個別學生覺得太陽光太細了,需要加粗,於是引出了課本中沒有的setw這一命令,通過練習,也很容易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 學生水平差距大

  Logo不同於其它的教學,它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線性,前面幾課沒有學好會影響到後面的學習,而且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肯動腦鑽研。於是在課堂上就出現了吃不飽和吃不下兩種情況。隨讓開展小組互助,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

  彩色世界教學反思篇三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分為三個步驟:***一***、創設情境,提示課題。利用各種各樣的蝴蝶在山谷中飛舞的動畫來激情匯入,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課題:讓我們一起走進“彩色世界”。***二***、任務驅動,探究新知。學習填充顏色,讓學生自己動手,發現問題,討論並解決問題。***三***自由創作,體驗成功。讓學生髮揮想象,給作品填色。***四***作品展示,著眼提高。展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五***歸納總結,拓展延伸。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而且學會做人。

  在本節課中,我始終將資訊科技與學生實踐活動相結合,將美術、品德、資訊科技三門課程有機整合,形成了獨特的課程魅力,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為課堂上學生合作探究搭建了平臺,尤其在個性創作與成果展評中,他們不僅創作出了優秀的作品,更學會了用語言表達自己創作成果的方法,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評價,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喜悅,同時也是培養他們高階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這也正說明了只有關注學生個體體驗的課堂才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們體會到:教師應在認識資訊科技基本特徵、把握資訊科技發展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具有廣泛遷移意義的知識和方法,使其在有效遷移發生的基礎上適應技術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總結和歸納不同工具平臺的使用方法、不同問題解決過程的共通之處,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經驗,通過合理的探索,發展完成對新工具和新任務的適應,從而達到利用有效遷移的發生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

  同時我還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給出任務之後,通過組織學生共同研討、分析任務,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策略與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增強對資訊科技發展變化的適應能力。

  總之,這節課中正因為有合作與探究的快樂,預設與生成的融合,缺憾與亮點的並存,探索與追求的期盼,使我真正感覺到了資訊科技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我想與以往教學相比,這是一個獨特的亮點,也是一個值得我永遠探討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在資訊科技課的漫漫征途上不斷實踐、探索、總結、提升,描繪屬於我自己的彩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