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珠課後反思

  《東方之珠》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教學“美麗的夜景”時,我抓住兩個比喻句引導學生讀懂“燈的海洋”的含義,然後再讓學生欣賞夜景圖片,感受香港夜景之美。通過欣賞夜景,再次體會到: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在此基礎上讀讀第六自然段,讀出對香港的由衷讚美,讀出作為中國人的自豪之感。

  教學工作中不足之處在於:

  1、學習“迷人的沙灘”這環節時,沒有抓住人們喜歡來到海邊度假的原因。如果能抓住“漫步”、“沐浴”和“傾聽”等動詞來體會沙灘的迷人,並練習填空會更好。

  2、在教學“繁華的街市”這一小節時,沒有用“多”一詞來概括它們的共同特點。如果用“寬闊的街道上人流如朝,有的有的……有的……“訓練學生的表達,擴充套件思維能力的培養會更紮實。

  3、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試著背誦課文。

  篇2

  《東方之珠》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理念是是以通過讀文章的訓練提高閱讀能力為目的的。學生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提高閱讀能力,尤其是對語言的主動積累,才能真正達到學語文的目的。

  開課伊始,我藉助課件圖畫激趣。同學們,你們到過香港嗎?看過香港的美景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香港去看一看。展示電腦課件①出示中國地圖,指出香港位置,簡要介紹香港迴歸祖國前後的情況。②出示香港夜景錄象。③提問。看了這些片段,聽了介紹,你想說什麼?激發學生自由表達,加深對香港“美”的感受。

  我們知道識字解詞對中年級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重頭,不過形式表現與低年級有所區別,它表現在以自學為主,但沒有方法的自學好比航行沒有了方向,非但不能解惑,還會令人迷茫。所以理解詞語的方法指導對中年級學生來說很重要。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一節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可以利用教材,結合實際情況,因勢利導。

  篇3

  教學《東方之珠》這篇課文時,我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緊緊圍繞“香港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和美麗的夜景”這些內容,引導學生讀、思、議、找,讓學生全面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達到了閱讀教學中“自悟自讀”的境界。

  例如,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找找描寫“精彩表演”的詞語,讀讀感悟這些詞語的意思。有的學生找出“開懷大笑”一詞,認為這個詞語雖然是寫觀眾的神態,但從中可以感受到由於海豚的精彩表演,才會使觀眾看得哈哈大笑。還有的學生找出“舉世聞名”一詞,通過這個詞語,深切地感受到海豚、海獅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使香港的海洋公園舉世聞名。接著,我要學生觀察圖上的畫面,抓住“頂球”“鑽圈”“舉重”“嬉水跳躍”等詞引導學生在看圖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具體理解“精彩”一詞的意思,感受人們在海洋劇場觀賞海豚、海獅表演的熱烈場面。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詞語的意思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在理解詞句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和創新思維。

  教學“繁華的街市”這一小節,我引導學生看銅鑼灣的圖片,結合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鱗次櫛比”、“琳琅滿目”、“人流如潮”,體味“鬧市口”。通過這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然領悟到香港真是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