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課後反思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語文八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小編收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首先,這堂課的目標已達成。針對學生的情況我設計了兩點目標,一是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本課;二是要求學生能瞭解“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並知道本文是從哪些方面闡述的。
其次,對學生的發言教師的點評力量綿薄。在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上,課堂時間應該還給學生,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教師的時間少了,是否意味著教師的主要任務在備課,在怎樣把課堂連綴起來?或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輕描淡寫了呢?當然不是。我以為,課堂上教師的時間少了,就意味著教師的語言要更簡練更精細了。學生髮言之後教師的點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這堂課上,教師的點評基本是歸納和複述式的。學生的發言是精彩的,教師的點評卻軟弱無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言。當然,從此次的問題中我知道,教師點評的功力該在平時苦練。
另外對學生的關注度也不夠。特別是坐在後面的男同學,他們貌似很認真,但不做筆記,也不積極回答問題,而我也沒有及時提醒他們。
篇2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語文八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單元中的課文,大多講述了博大情懷、積極向上的情操,編者將它安排於此類文章中,同時讀者體會其中的不同之處。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會,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通過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學習古人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做一個為人類造福的人。學生年齡都在十三四歲,生活閱歷少,特別對戰國末年和秦漢之際儒家經典著作知道得很少.在學習和理解這篇文章時,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給學生講背景,再聯絡桃花源,讓學生加深課文的理解.
文學作品都是通過語言表情達意的,而語言又是思維的外殼,因此指導學生感悟、理解和積累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尤其是文言文,更是重中之重。同時,學文言文要解字,教師應指導學生習慣使用工具書,可向學生介紹《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並指導使用。還要注意字詞句篇的聯結,貫通文意。要特別重視朗讀和背誦,須要讀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
篇3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個世紀以前的讀書人差不多都能背誦如流。為了更好地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理想社會的實質,我讓學生先反覆誦讀文章,以感知這段文字的美好,畢竟三分文章七分讀。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體思路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與《桃花源記》進行比較閱讀,拓展延伸歸納總結後,指導學生當堂背誦。整節課通過學生反覆的誦讀,讀明文意,誦出韻味,通曉 “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暢談自己心中理想社會的理念。
反觀這一節課,學習目標基本達到。一是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本課;二是要求學生能瞭解“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並知道本文是從哪些方面闡述的。
但是,仍有遺憾之處。在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上,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這也就意味著教師的時間少了,那麼教師的主要任務在備課,在怎樣把課堂連綴起來?或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輕描淡寫了呢?我以為,課堂上教師的時間少了,就意味著教師的語言要更簡練更精細了。學生髮言之後教師的點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這堂課上,我的點評基本是歸納和複述式的。學生的發言是精彩的,我的點評卻軟弱無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言。當然,從此次的問題中我知道,教師點評的功力該在平時苦練。另外對學生的關注度也不夠。特別是坐在後面的男同學,他們貌似很認真,但不做筆記,也不積極回答問題,而我也沒有及時提醒他們。
同時,如何把課堂連綴得更流暢,怎樣把問題引到深處,促使學生思想素養的提升,如何讓教師的點評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覆斟酌提煉,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