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會計研究畢業論文範文

  “經濟越發展,管理會計越重要”,這已成為國內外會計學界的共識。自80年代管理會計引入中國以來,眾多學者從不同理論視角探索管理會計研究,促進管理會計發展,豐富管理會計體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計研究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會計研究畢業論文範文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研究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一***二者的相同點

  1.物件相同。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是企業的財務活動,因此,其面對的物件是企業,這一點來說,二者是相同的。

  2.資訊同源。

  在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資訊收集源來看,二者都是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來採集、歸納、分析資料,並對其進行再加工,在這個基礎上,它們的資訊源是相同的。

  ***二***二者的區別

  1.服務物件不同。

  管理會計是強化組織內部管理,服務物件是企業內部管理,把企業日常管理活動的情況通過資料收集分析再加工,為企業經營者提供內部的管理資訊,以此來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而財務會計編制的企業報表、企業的資產評估等,通過企業的財務活動的往來收集資料資料,為企業決策者,或者與企業外部相關審計機關會計機關提供可參考的理論資料,因此,管理會計的服務物件是整個與企業有關的部門。

  2.工作重點不同。

  管理會計的工作重點在管理,其主要工作是評估當前發生的經濟活動,用來設計企業未來的組織活動,為組織的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的資訊依據。而財務會計的重要是財務,主要工作是反映企業已經發生過的經濟活動,並且對這些經濟活動進行記錄,作為企業決策層的理論根據。

  3.工作主體不同。

  由於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性質不同,因此,二者的主體不同。管理會計的主體是多層次的,除了把企業作為主體以外,還可以把組織內部的管理作為主體,甚至是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都可以作為管理會計的主體。而財務會計的主體只能是一個層次,這個層次就是企業,把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對這個整體進行資產評估,財務情況報表等,對其他部門的管理並不涉及。

  4.工作涉及面不同。

  管理會計是多層面的,涉及面廣,包括運籌學、統計學、計算機資訊網路、現代管理學等等,多種門類學科的綜合運用,其本質是管理,在運用過程中,受到國家財務制度的影響不大,服務於企業,與會計單位沒有關係。財務會計專業性很強,受到國家稅制度的約束,遵循相關財務規定,嚴格工作程式,規範財務報表,以此來為企業決策層提供資料資訊。

  ***三***二者的聯絡

  1.管理會計是財務會計的延伸與發展。

  在傳統會計中,財務會計是會計的核心內容,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經營權、所有權開始分離,企業為了加強自身內部管理,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進行預算、分析,對各部門的責任權利進行控制、考核,建立責任中心,以此來提高競爭力。從定義上來看,這項工作已經屬於管理會計的範疇了,在這個內部孕育、發展、分化的過程中,管理會計完成了財務會計的延伸與發展。

  2.管理會計的內容是財務會計內容的深化。

  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企業不得不突破傳統觀念中的思路,運用財務會計對企業的運營通過財務的資金評估、財務狀況說明以及財務報表等資料對企業的決策及管理進行考核,並且重新加強自我各部門的管理,以成本核算,預測分析、產品決策等手段,來加強企業內部組織的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已經使財務會計的內容漸漸轉向管理會計的內容,因此,管理會計是財務會計進行擴充套件後,內容的深化與延伸。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發展趨勢與融合

  ***一***二者的發展趨勢

  通過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絡來看,二者的融合是必然的趨勢。首先,財務會計研究的是資金的運動,管理會計研究的是價值差量和資訊管理,如果,企業把資金的運動與價值差量運用資訊管理的方式融合起來,既能夠從總體上來把握企業的經營方向,又是能夠從區域性或細節上來控制管理企業的內部活動,既能夠運用嚴肅專業的財務資料及會計核算、成本預算等來為決策提供理論資料,又能夠靈活地運用管理、資訊等綜合體系科學、合理地對企業內部組織進行強化管理,有利於企業全方位地提升運營能力,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把二者融合起來,一方面可以通過財務會計的專業評測,以財務報表及財務狀況表,成本的預算及控制為基礎,對企業的資金、財力進行估算,分析企業的生產能力以及現有生產經營情況、未來發展趨勢,然後對企業的管理與決策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增加企業管理的效率與質量。二者的融合,使得企業有一個更完整的經營體系,並在這一體系內順利運營,持續穩定地發展。第三,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有著融合的基礎。融合的基礎有二,其一,會計的終級目標是一致的。一般說來,財務會計的目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企業的持續發展,加強競爭力,在市場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並且能夠為企業創收。其二,二者內外部資訊使用者在資訊要求上是一致的。對於財務會計,其資訊要求在企業的經濟活動的基礎上必須真實有效具體動態,以方便財務人員根據企業的經濟活動編制會計資訊資料;對於管理會計,也必須得到企業經濟活動的具體資訊,使得在強大的管理會計資訊系統下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因此,在內外部資訊使用者在資訊要求上二者是一致的。

  ***二***二者的融合

  二者的融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首先,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會計觀,從傳統的觀念跳出來,加深對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的理解,培養專業人才,以滿足二者融合的素質需要;其次,以健全的會計制度為約束,充分利用資訊科技,建立二者共同的目錄與資訊庫,使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的系統更加完善。

  三、結束語

  在新形勢下,企業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是必然趨勢,是重要的發展手段。二者的融合不但能夠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還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因此,企業要把握機會,做好二者的融合工作,以增強本企業的競爭力。

  會計研究畢業論文範文二:鐵路運輸企業人力資源會計研究

  一、鐵路運輸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現狀

  雖然鐵路運輸企業在科學發展觀和鐵道部的正確引領下,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和進步。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傳統的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鐵路運輸企業是通過配置人力的方式來執行。根據相關資料的有效統計,鐵路企業幹部隊伍中有高階職稱的只佔3.8%,其中中級職稱佔25.6%;在鐵路工人中高階技師和技師所佔的比例是工人總數的0.03%和0.68%;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還佔13.9%。可以看出,鐵路職工的文化素質整體處於偏低狀態。通過以上兩張利潤表,可以看出大秦鐵路三季度共達到淨利潤為7209619207元,如果參考一季度229806萬元來算,四季度達到淨利潤為950766萬元。塑黃鐵路8月份的投資收益為12315萬元,按當初的評價計算,預計投資收益是147769萬元,比當時招股全年15億元的預測低許多。這一個月的資料可以作為鐵路運輸企業經濟的一個參考。太原鐵路運輸企業資產三季度共實現淨利潤91728萬元,四季度就算按三季度35608萬元淨利潤算,全年可以達到的淨利潤為127530萬元,這也遠低於招股時全年13億的淨利潤的預測。綜合以上分析,大秦鐵路在這一年達到的淨利潤為1115281萬元,每股收益0.74元。可以看出,目前鐵路運輸企業的財務狀況計算比較複雜,涉及的因素較多,這就對鐵路運輸企業人力資源會計在工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趨勢

  根據對中國鐵路現狀的分析,中國鐵路的發展主要按以下方向:

  1、動車組的全面運用和全路段的提速。

  2、運營和擴建客運專線,過載運輸的發展。

  3、客貨分離,在鐵路客運發展方面,要做到速度高,密度大,採用或者擴編雙層的客車。在進行貨物運輸時,要做到集中化、型別化、大型貨物運輸時的過載化。

  4、管理運營的網路化和自動化。

  5、通訊訊號的快速化和現代化。

  二、在鐵路運輸企業開發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概念

  人力資源會計這個概念的產生是在20世紀60-70年代,它既包含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同時也包含會計管理的內容,它的主要目標是給相關企業和外界的有關個人提供企業的人力資源變化資訊,使用會計的工作方法,計算和統計企業的人力資源人數,是一種用來計量的會計程式和方法。

  ***二***在鐵路運輸企業開發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

  1、鐵路運輸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在企業內部管理上,要實現對人力資源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經濟價值等資訊的及時反饋,及時掌握對人力資源投資和變更的有關情況,把人力資源的投資支出及時地納入統計,滿足人力資源對資訊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就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人力資源會計。

  2、鐵路運輸企業財務資訊運用者的需要。現在是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時代,企業的運營成敗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人力資源會計管理的影響,企業的運營者也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這就使得人力資源會計能夠長期的發展。

  三、對鐵路運輸企業人力資源會計資產的確認

  鐵路運輸企業的人力資源能不能對資產進行確認,以及採用怎樣的確認方式,是鐵路運輸企業在建立人力資源會計時必須要明確的一個問題。一個企業的資產是指企業本身擁有和能夠自由控制和支配的資源,鐵路運輸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多方面支出都是企業付出的,這些付出都是能夠通過貨幣來計量的,也是能夠獲取企業預期的效益和收益的,是企業可以自由支配和控制的資源,因此能夠被認為是企業的資產。那麼,鐵路運輸企業人力資源會計的資產管理都是在管理哪部分人群,使其成為企業的可控制資產[7]。當前來看,鐵路運輸企業的職工裡,高學歷、專業性強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僅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低學歷、專業度不高、從事熟練工種的人佔很大的比例,企業把那一部分高學歷科技型人才納入到鐵路運輸企業的人才庫,對他們進行重點培養和管理,因此,企業就要支付大額的管理和培訓費用,以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能力。

  四、如何在鐵路運輸企業管理中運用人力資源會計

  ***一***鐵路運輸企業在建立人力資源會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1、鐵路運輸企業把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支出費用統計到了當期費用中,這違背了權責發生制原則。這會導致企業的執行過程出現錯亂,領導層的管理出現不當。

  2、鐵路運輸企業把人力資源的支出進行費用化,這樣很容易導致人力資源會計完成的財務報告盈虧不實,給企業決策者提供虛假的資訊,導致管理層的決策出現錯誤。

  ***二***在鐵路運輸企業管理中開發人力資源會計的作用

  1、能夠促進企業每個部門更合理有效地運用人力資源。在傳統的人力資源會計中,實行的是不利於企業各部門領導層和管理者關注其企業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的作法,也就是將人力資源的投資支出直接劃為費用的支出。如果引進人力資源會計後,這種情況將會有所改觀,管理者在考核各部門的經濟效益時就會加入各部門人力資源的因素,這樣就使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達到最大化。

  2、人力資源會計是企業制定經營管理決策的有效方法。企業人力資源會計可以提供給企業管理者可靠的人力資源資產以及它的發展變化資訊,企業管理者就有了準確的依據可以做出正確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

  ***三***人力資源會計在鐵路運輸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1、鐵路運輸企業職工的工資由人力資源會計來管理。目前,鐵路運輸企業對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方法是存在缺陷的,它把人力資源的價值和職工領取的工資關係有所顛倒,認為工資的折現價值代表了人力資源的價值,企業主要採取工資加獎金的方式對人力資源的價值進行計量,其實質也就是認為鐵路運輸企業的職工從最開始直到退休或者從企業離職時間的工資總和進行折現後,它的價值就是人力資源的價值。隨著現代鐵路運輸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需要引進大量的優秀人才,來強化企業的運營管理。那麼,在人力資源會計提供資訊的基礎上,鐵路運輸企業怎樣能夠吸引頂尖人才的加入,同時又能夠合理的控制人力資源成本?企業可以採用新的機制來管理職工的工資,實行工資由人力資源價值決定的投入法,這種計量方式可以正確地反應人力資源價值和工資的關係。鐵路運輸企業職工在形成其當前的知識技能水平時,前期投入的生活物質,健康保險、培訓管理等決定了其經濟價值的大小。基於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公式:多種投資額分別除以相對應的回收期之和就是等於年薪。例如,一位年齡50歲的鐵路高階管理人員,能夠獲得企業對他的預計健康保險和各種生活物資投資各20萬,知識培訓管理的支出18萬元。在退休之前這些生活物資、健康保險的支出會繼續發揮效應,所以把回收期定為10年,而專業知識的管理培訓支出,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其週期也是隨著變化的,假定3年為回收期。根據公式計算,這位鐵路高階管理人員的基本年薪為***20/10***+***20/10***+***18/3***=10萬元。

  2、鐵路運輸企業職工的人員流失由人力資源會計來管理。許多剛畢業的高校學生和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型人才對工作崗位的要求比較高,為了求得更好的發展前途,他們會選擇從鐵路運輸企業離職,這就導致企業員工人員數量的嚴重流失,可是企業又缺少一種固定的標準去衡量這種流失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加之鐵路運輸企業有沒有其他的制約措施用來規定,會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這些問題的解決可以通過引進人力資源會計的方式,一方面能夠給管理者提供人員大量流失帶來的經濟,另一方面提供的這些可靠資訊,便於管理者借鑑參考以制定相應的政策來制約和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比如,一名高校的本科學生,在一個鐵路運輸企業已經工作有五年的時間,因為不太滿意現在的福利待遇而已經離職,而該大學生因為離職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能夠通過人力資源會計提供的資料表現出來。假設這個大學生的人力資本價值的餘額為5萬元,他相應地就給企業造成了5萬元的經濟損失,該學生在離職的時候應向企業做出賠償,否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拒絕辦理其離職手續。由此可看出,人員流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力資源會計的控制。

  五、如何進行鐵路運輸企業人力資源會計核算

  ***一***對人力資源的投資進行核算

  把“人力資產”科目設定在一級科目中,用來主要核算各類人力資產的原價,這和工業會計中的“固定資產”有些相似。用該科目綜合把人力資源的投資增減變動情況表現出來。因為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而帶來的人力資產價值,主要包括新增員工的投資成本,這些人力資源的增加由借方由反映出來;而職工因為離職、退休、調離、發生意外事故減少的人力資產主要由貸方來反映;人力資產的歷史成本或重置成本通過餘額來表現。運用人力資產的專案,可以把“科技型人力資產”、“管理型人力資產”具體的子科目設定在裡面。

  ***二***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核算

  把“人力資源成本”科目設定在一級科目中,主要用來核算鐵路運輸企業在新增職工開發方面所投資的實際費用支出,以及各項結轉成本,結合鐵路運輸企業的實際發展,設定“培訓課程”“工資計算”等子科目。

  ***三***對人力資產攤銷進行核算

  1、設定人力資產攤銷年限:主要兩個方面,一是合同年限,就是指員工在鐵路運輸企業準備服務的預期年限,也稱為取得成本的攤銷年限。二是開發成本的攤銷年限,根據企業員工在培訓後預期準備的服務期限來確定。

  2、結算人力資源攤銷率:可以運用一個公式:1/預計攤銷年限100%,人力資產攤銷額=人力資產原始成本人力資產攤銷率;用這個公式能夠簡潔計算人力資源攤銷額。鐵路運輸企業可通過比對固定資產折舊率的辦法,對人力資產的個別、分類、綜合攤銷率進行確定。

  3、分錄企業人力資產攤銷:借方包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售出費用***,貸方包括***人力資產累計攤銷***。

  ***四***對人力資源的權效力分配進行核算

  鐵路運輸企業的職工作為人力資源的所有者有其相應享有的權益,這稱為人力資源權益。主要有:國家規定的人力資源權益,就是國家明確以法律法規形式規定,如職工工資、培訓經費、保險費等的人力資源權益。把“應付職工利潤”設定在一級科目“應付利潤”中。

  ***五***人力資源會計進行的報告

  1、對內報告。一方面是貨幣資訊,指鐵路運輸企業各負責中心的人力資源價值,另一方面是非貨幣資訊,就是指企業當前的人力資源構成、運用、分配。

  2、對外報告。一部分內容是把企業的人力資產情況在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項下單獨列出來。另一部分是。把從動態和靜態方面詳細揭示的人力資源狀況列在附註中。

  六、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可以瞭解到,在我國現階段,尤其是在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中,人力資源會計問題不管是在理論認識上還是在實際運用中,都處於不完善的起步階段。由於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人們觀念的轉換更新,執行機制的改進,人力資源會計逐漸被人們瞭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