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健康論文範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學生教育主要以學校教育為主,學校應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學生教育主要以學校教育為主,學校應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從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改善教育環境、教學活動中的心理衛生、降低教學難度、改善師生關係等方面對學生產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
關鍵詞: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意義 教育措施
健康是人的一項基本需求和權利,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健康的含義已經從過去的單純從生物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的片面理解發展到今天的全面認識。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憲章中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落,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這就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新健康觀。所以,一個完全健康的人,不僅有健壯的身體、高超的智慧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及協作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心理健康是社會適應的基本條件。健康的定義強調了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而學生目前主要以學校教育為主,學校如何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隨時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減少心理機能紊亂,以充沛的精力從事各項活動,這顯得很重要,必須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對學生生理健康有直接影響。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有密切關係。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心理健康對生理健康產生直接影響。大量研究發現,在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長期處於不健康的狀態,必然會導致生理上的異常或病變。
3.心理健康關係到學生學業的成敗。美國一位教育家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學業的成功,只有20%是由於他們的素質,80%靠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學生正處於受教育的時期,心理健康是他們有成的保證。
二、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心理障礙是指影響個體正常行為和活動交通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狀態。有人認為心理障礙是心理異常和心理疾病的表徵和症候,但還有沒有達到心理異常或心理疾病的程度。在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疾病主要有智力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意識障礙、人格障礙。
心理不健康的進一步惡化,就會導致心理疾病。在學生中主要表現為心身疾病、神經官能症、精神病等。學生由於心理不健康而導致這些心理障礙和疾病時,就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對於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不良後果。在學校教育中應儘量預防和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三、學校應積極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門性較強的工作,可以通過系統傳授、專業講座、組織討論座談等形式,向師生介紹基本的教育學、心理學和心理衛生學知識,使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內容、途徑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標準等問題有初步瞭解,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準備。實踐證明,通過學習,對學習有很大益處,表現為:
1.它可以促進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2.可以解答學生在思想和生活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目的。例如,學習了“性格問題”,可以使自己對性格的產生和鍛鍊有所瞭解,從而矯正不良性格,完善性格。學習了“青春期心理問題”,可以瞭解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變化規律,從而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順利地渡過青春發育期。
3.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主動預防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
總之,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是大面積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
四、改善學校的教育環境
從訓練健康教育的角度看,必須全面優化學校的教育環境,清除一切妨礙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消極因素。其中包括:端正校長和老師的辦學思想,改善學校和家長的教育態度與方法,協調師生之間和同伴之間的人際關係,形成積極健康的校風和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心理氣氛,這些都是有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外因。
五、注意教學活動中的心理衛生
學生的主要活動是學習,因此注意教學活動中的心理衛生,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與內容,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
2.要加強學習指導,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3.要改革教學方法,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變苦學為樂學,提高學習效率。
4.要合理使用評價手段,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防止因過多使用否定性評價而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顯然,要落實以上幾點要求,關鍵是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六、提供全面的心理服務,及時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心理服務包括心理諮詢、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三方面。
1.心理諮詢。主要是指心理學家、醫生、教師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知識解答人們提出的各種有關的心理問題,幫助人們克服心理障礙。心理諮詢最大的優點就是專業性。學校要請經驗豐富的教師、醫生擔任心理工作者,切實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並能為他們保密隱私。而且必須熱情、耐心、誠懇,給予學生心理輔導。
實踐證明,心理諮詢對疏導學生的個性心理問題和個性心理的發展起積極指導作用。它是一個可以使學生抒發真情、解決心理問題和困惑、提高健康心理品質的新穎教學方法。
2.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是指教師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和其他活動提供指導和幫助,以使活動效果得以增強,活動效率得以提高。心理輔導與心理諮詢很難區分,一般來說心理諮詢是學生主動找上門來,心理輔導是教師主動輔導學生,心理諮詢是問答式,心理輔導的方式較多,而且需要跟蹤、連續的工作。心理輔導需要教師深入細緻地瞭解學生,以敏銳的眼光發現問題,並能從學生的行為表現上分析學生在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心理輔導主要從心理上進行調適,它不是批評指責,不是命令禁止,不同於一般的批評教育,也不是一般的忠告和建議,而是進行心理剖析、疏導。因此,心理輔導一定要精心設計,要有一定深度。
3.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於心理障礙嚴重、有心理疾病的同學,我們要配合心理醫生給予及時治療。心理治療是心理醫生用語言、表情、態度和行為,恢復大腦神經系統的正常技能,這個工作應該由心理醫生做。學校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學生就醫,現在的問題是不少學校教師忽視學生心理疾病,把學生的心理疾病也看成是思想問題,企圖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解決,這往往是延誤治療時機,使學生病情加重。
這裡特別需要指正的是,有些教師不但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甚至由於教育不當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如採取“暴君式”的教育,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採取“警察式”的教育,導致學生與教師產生“隔閡”;有些教師不尊重學生人格,諷刺、挖苦學生,導致學生產生一些不良心理,這些更是我們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克服的“精神虐待症”教育。
七、在體育與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降低教學難度。在體育與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由於一些學生缺乏在艱苦環境中鍛鍊自己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加上目前家長的溺愛,在一些專案上,他們的能力就表現得不足。如中學的中長跑專案比較枯燥,在練習中自覺性、堅韌性和自制力不夠的學生,意志品質的障礙就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時就會出現“怕跑”和“不願跑”的現象。我們要針對這一現象及時進行說服教育,梁啟超先生說:“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事實上單調枯燥現象在社會各行各業中也大量存在,在學校進行必要的單調枯燥訓練是學生走向堅強、走向成熟的育人之路。耐得單調枯燥,對培養未來勞動者良好的心理素質有積極作用,這些道理要向學生講透,以引起學生更多的理性認識和思考。其次,通過改進教法,引導學生克服畏懼心理。如在上述長跑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段跑、越野跑、計時跑、追逐跑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克服學生恐懼心理。對一些身體條件不同,或運動能力差異很大的學生,在教法上應有區別,降低難度、改變方式、變換條件等,增強學生自信心,減輕心理負擔,使學生在心境中進行活動。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學生對教師的親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神的管理和領導方式。精神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充分信任學生,不以“權威者”自居,不發號施令,給予學生提不同意見的權利和機會。不應把學生視為變動的接受者、執行者,而應視他們為主體參與者和創造者。給予學生積極的期望,適時而恰當的鼓勵,一旦教師的期望被學生髮現,學生便會加倍努力學習、積極主動鍛鍊。教給學生正確的練習方法,幫助學生明確練習目標,減輕練習的負擔。適時引進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練習成就動機,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組活動,教師在適當的時候也要和學生一起活動,這樣使師生關係融洽,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班集體,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生的責任感。
3.藝術化的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既要客觀公正,又要講求藝術。要打破傳統的“優等生表揚多,後進生批評多”的模式。要善於發現後進生的閃光點,哪怕是極細微的,只要適時加以鼓勵和表揚,就能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也是好學生,增強自信心。優等生有缺點和錯誤時,教師應如實地指出,或用眼光教育或提醒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觀。
總之,學校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提上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特別是體育教師應樹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強烈意識,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鮮明個性的跨世紀合格人才。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