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腳底養生法有哪些

  在人們的腳底部位,是有著與身體上各個地方都有聯絡的穴位存在的,因此,很多人在養生的時候,都比較推崇與足底按摩保健的方式。?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腳底養生的方法吧!

  中醫腳底養生的方法

  一 敲擊腳底

  每天晚上臨睡前用拳頭敲擊腳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勞。通過敲擊給腳底以適當的刺激,促進了全身的血液迴圈,可使內臟功能得以增強,儘快恢復精力。

  正確的敲擊法是以腳掌為中心,有節奏地向四周放射進行,以稍有疼痛感為度。也可以盤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腳放在另一側腿的膝蓋上,這樣比較容易敲擊。每隻腳分別敲100次左右,不可用力過度。

  二 腳底浴光

  日光浴是增進身體健康的自然療法讓有第二心臟之稱的腳底接受日光浴,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陽中的紫外線刺激腳底,可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增強內臟器官的功能,使身體結實起來凡是實行腳底日光浴的人。

  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天氣晴好時,每天可以在室外讓陽光直接照射腳底20~30分鐘不要隔著玻璃晒太陽,因為大部分紫外線會被玻璃所吸收。

  三 雙腳晃動

  全身血液迴圈不佳,就會發生內臟失調的現象,出現諸如頭痛、食慾不振等亞健康徵兆,簡單的腳部刺激便可促進血液迴圈。

  仰臥在床,先讓雙腳在空中晃動,然後像踏自行車一樣讓雙腳旋轉,只要持續5~6分鐘,全身血液迴圈就會得到改善,此法還可以使腿肚和膝蓋內側的肌肉得到伸展,徹底消除腿部疲勞。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寢前施行此法,就會感到全身溫暖,有助於改善睡眠。

  四 赤腳行走

  此法的最大優點是使腳掌心獲得鍛鍊的機會。腳掌心是保持人體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體健康的人都具有結實的腳掌心。行走時儘可能讓腳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嘗試走走卵石路,讓5個腳趾不粘在一起,能夠自由地分離和運動,是赤腳行走的一大優點。

  特別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間留有間隙,可使步履變得輕鬆起來。為了增進身體健康,在家應該儘可能讓雙腳從鞋襪中解放出來,實行赤腳行走。

  五 腳底摩擦

  不少患者向醫生抱怨說,他們由於心事重重或者煩躁不安,常常躺在床上睡不著覺,輾轉反側,睜著眼睛到天亮。

  雙腳怕冷,也容易患失眠症。失眠時可以讓雙腳合攏起來相互摩擦,使血液迴圈暢通,待腳部感到溫暖,便可以在短時間內

  酣然入睡。

  足療的方法

  1、用醋泡腳治療香港腳

  每天洗完澡之後,用醋泡腳,一天一次,每次三十分鐘,泡一個星期後不乾淨的腳皮就會慢慢剝落了。

  2、雙腿疲勞時按摩足弓

  腳非常累的時候,在腳底內側最凹的部位,用手指用力壓下去,一邊把腳趾放開、縮起來,重複著做這個動作,疲勞很快就會消失了。

  3、腳指擦蜂蜜改善粗糙

  腳指變的很粗糙時,可以擦上蜂蜜,然後用OK蹦貼好,一個晚上就能有所改善。

  4、手泡熱鹽水改善手腳冰冷

  手腳感覺冰冷時,可以先泡在熱水裡,再加上一匙的粗鹽,等泡到水冷掉之後再按摩,對血液迴圈較好,身體也會熱起來。

  5、襪子裡灑蘇打粉除腳臭

  有腳臭汗香港腳的人,可以把蘇打粉撒在鞋子裡或襪子裡;再怎麼嚴重的腳臭也會消失,對香港腳也有不錯的效果。

  或是把明礬放在襪子或鞋子裡,但一定要時常更換;另外,洗澡時把藥皂抹在毛巾上,在腳趾間搓揉,對預防香港腳也很有效。

  6、腳部龜裂長繭要磨掉

  為了使面板更平滑,先讓雙腳泡熱水幾分鐘使角質軟化,然後用磨砂膏搓揉按摩腳部。

  繭較厚的地方可多搓揉幾下,清潔過後再擦上乳液。針對龜裂部位,用膠布剪成小片貼在患處,洗澡時用磨石磨一下,然後再擦上保溼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