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愛上幼兒園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有個適應的過程,特別是那些從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孩子,想第一天就快快樂樂地上幼兒園是不太可能的,要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父母是需要動動腦筋的。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方式一、緩解分離焦慮

  家長應試圖改變關注孩子的方式。以前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孩子生理的需求,現在就要多關注一些心理需求,這時候把我們在生活照料中形成的那種快速反應,就是說水、吃的、大小便生活照顧上的這種快速反應要收一收,讓孩子學會自己的這種能力以後,我們引導他做更多的遊戲,幫他學會應付困難,孩子掌握了能克服困難的那種品質,是入園的準備工作之一。

  發展孩子的同伴。可以把小夥伴請到家裡來,這樣會在相對放鬆的環境下為孩子建立夥伴關係,這種夥伴到幼兒園去可以形成他一個很好的依託,就是說兩個孩子之間會相互照顧,因為他們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熟悉起來的,在這個新環境下如果其他的安全感還沒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這個孩子、這個夥伴就是他建立安全感的一部分。

  媽媽可以跟老師商量,把孩子平時喜歡的東西帶到幼兒園裡,以減輕孩子的不安全感。

  方式二、順利度過適應期

  送孩子態度堅決

  當老師接過孩子以後,父母最好馬上離開,不要在幼兒園逗留,更應避免出現孩子在裡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況。有的父母離開後,又偷偷回來看孩子,一旦孩子發現父母也在園內,定會產生依賴情緒。有的甚至會因此而哭鬧,拒絕參加任何活動。請相信,老師肯定會盡職盡責地帶好每一位孩子。父母們,請剋制自己的感情,送孩子入園時態度要堅決。請記住:你心軟的表現只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地哭鬧。高高興興地送、高高興興地離開,才是明智之舉。

  儘量早接孩子

  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集體中,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這時他心裡也許會委屈地想,是不是父母不要我了。為了減少剛入園時的恐懼心理,在第一個星期可以稍微早點接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並沒有忘記他。回家路上,最好用關愛的語言與孩子交流,詢問他在幼兒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心感受到被愛。

  幫老師多瞭解孩子

  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於老師更多地瞭解孩子,更好地照顧孩子。例如,有的孩子一哭鬧就要小便,有的孩子要成人摸著耳朵才能入睡等等。另外,最初父母最好堅持接送孩子入園,鼓勵孩子積極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做好精神準備

  首先,要讓孩子充分了解幼兒園不僅有遊戲還有其他活動,但活動時間有一定限制。其次,不要將幼兒園描述的過於理想。老師人數畢竟有限,要同時照顧很多孩子,難免出現不周到的時候。如果孩子覺得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很大,就會產生失落感,從而引發哭鬧等行為。再次,父母應積極地與老師溝通聯絡,瞭解孩子在幼兒園時的狀況,幫孩子輕鬆度過分離焦慮階段。

  提高孩子身體免疫力

  提醒孩子多喝水,養成隨渴隨喝的習慣。當你發現孩子的尿液不是清亮透明的,就更要注意讓孩子多喝水了。如果孩子一開始不喜歡喝,可以一次少喝點,一天多喝幾次。如果孩子生病了就接回家積極治療,但痊癒後還應該堅持送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和抵抗力的過程,只是再回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老師密切溝通,讓她知道孩子最近的情況,並加強保育工作。避免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事,不要怕他做錯。鼓勵孩子什麼都要吃,保證營養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配合幼兒園的生活,即使節假日也要堅持早睡早起,不要打亂孩子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經常帶孩子做些適當的消耗體能的運動,不能總是“靜坐”。

  方式三、家長要調整心態

  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得太嚴重

  有很多孩子分離時哭得淚人一樣,而在家長離開他的視野之後,很快就又開心地玩了起來。那些面露不忍,一步三回頭,甚至抱了孩子離開的媽咪,她們的孩子往往哭鬧的時間更長一些。為什麼會這樣呢?要知道,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直接看到的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他們發現:哦,我一哭,媽 媽就能多和我呆一會兒!結果,媽 媽的猶豫變相地獎勵了孩子的哭鬧,他當然越哭越起勁了。既然知道了其中的奧妙,那麼媽 媽應該理性地處理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到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孩子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問題,然後大人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孩子剛進入幼兒園的表現看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步,平靜而理性地對待這個問題。

  以正確的方式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孩子入園之初,家長想了解孩子在園表現時,可以向老師提問,或檢視幼兒園的家園聯絡簿,幼兒園也應該主動向家長說明孩子的情況,但家長最好不要一見到孩子便立刻問長問短,顯得格外焦慮。曾經有一位小朋友,適應得比一般孩子慢。後來和家長聊起來,才知道原來孩子的奶奶很不放心,每天孩子回到家,媽 媽都要當著孩子的面給奶奶打電話,報告孩子今天哭了沒有,看上去情緒是否低落等。家長如此緊張,對幼兒園如臨大敵,家長的這種焦慮情緒當然會傳染給孩子,進一步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

  讓孩子堅信上幼兒園是他的責任

  當孩子在家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時,如果您確信這只是孩子不適應的反應時,可以淡然處之。入園期間,媽 媽可以多陪陪孩子,與孩子多一些身體接觸和撫慰,但一定不要隨便哄孩子說:“好好好,我們明天不上幼兒園。”媽 媽可以簡單向孩子說明:“寶貝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 媽上班一樣。”然後就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對上幼兒園的問題不再討論,也不深究。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認識到,媽 媽的決心不是哭鬧可以改變的。這種處理方式反而能縮短孩子哭鬧的時間,減少大人孩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