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愛上寫字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愛上寫字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愛上寫字的方法篇一

  1講述名人習字故事

  學生愛聽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漢字的喜愛。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國書法燦爛輝煌,名家輩出。其中不少書法家都是從小開始練習寫字,並在不斷的學習中領悟要領,逐步掌握方法,堅持不懈,最終成名的。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將清水池變“墨池”;晉代書法家王育“折蒲學書”,從不放鬆;歐陽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近代書法大師鄧散木、林散之、費新我身殘志堅……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不僅使學生從中明白刻苦出真才的道理,敬佩名人之情更是油然而生,從而激發他們的寫字興趣。

  2講述書法美譽故事

  魯迅先生說過:“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正是這博大精深,造型生動優美的書法藝術陶醉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甚至連外國人也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學習。可以不失時機地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讚美,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責無旁貸的。

  3自編筆畫兒歌,降低寫字難度

  托爾斯泰說過: 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小學生的學習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興趣”的支配, 凡是他們喜愛的,學習的永續性就相對較長, 效果也較好。兒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文字簡練, 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把筆畫造型等編成兒歌, 讓學生樂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如“撇”像掃把, “捺”像劍, “點”像小雨點,“橫”像小扁擔,“豎”像小棒棒, “鉤”像人踢腳。這樣就讓學生一下子記住了基本筆畫的形狀。如:“三點水這樣寫, 上點下提一直線,半點突出才好看。” “撇捺在上像把傘, 在中像鳥飛, 在下像支架”等。生動的講解, 準確的示範, 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形象動作,親眼看到了起筆、行筆、收尾的全過程,書寫漢字也就化難為易了。

  教育孩子愛上寫字的方法篇二

  樹立榜樣示範,激發孩子寫字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讓學生覺得有興趣,那麼學習的全過程才會是一個主動的、輕鬆的過程。老師、家長和同學的榜樣的力量,會讓學生感到文字的魅力,看到自己的潛力,從而相信自己。

  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老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作為老師,不僅要有堅實的業務基礎,也要有過硬的寫字基本功,能寫一手漂亮的“三筆字”,無論是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應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

  記錄孩子成長,增強孩子寫字自信心

  在寫字教育中,評價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恰當的評價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領悟寫法、尋找差距、建立自信,促使學生把字寫得既工整又美觀。這樣做,既可讓學生學會認真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反思中培養對漢字的審美能力,又可讓學生在階段回頭看時學會讚賞自己,增強自信心。

  俗話說“字無百日功”,寫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要摒棄那種“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傳統機械練習的陋規,努力探索能激發學生寫字興趣的一切途徑,讓寫一手好字成為每一個學生的自覺追求,一種美的享受。讓興趣引領學生開啟習字的大門,奏響學生習字的樂章吧!

  孩子學習寫字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

  學習書法能使學生提高專注力,因為學習書法需要腦、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學生養成專心致志學習習慣。

  ⊙開發孩子智力,培養協調性

  使大腦的左右半球的技能獲得同時發展並增進互相協調能力,學習過書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都顯著高於一般孩子。

  ⊙提高孩子的整體能力

  學習過書法的孩子思考和處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視野和境界,都高於後者,他能用藝術的眼光看待和處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提高孩子修養與文化素質

  學習書法使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文化藝術素養,形成書法特長及愛好;寫字是小學生的基本技能,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書法素養和藝術修養,而且對培養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一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書法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兒童的求知慾,對字帖的觀察與分析,對書寫過程的思考與領悟,對書法習作的評價與反思,將有助於兒童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孩子在操作活動中逐步學會了合乎邏輯的積極思考,因此書寫硬筆書法字能夠促進兒童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