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喝什麼湯好適合養生
夏末秋初時節,暑氣未消,但也開始受到秋燥的影響,此時喝湯宜祛暑潤燥,那麼夏末秋初喝什麼湯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夏末秋初喝的湯吧!
夏末秋初喝的湯1、綠豆燉老鴿湯
材料:綠豆30克、生地15克、老鴿1只、生薑3片。
做法:綠豆浸軟;生地漂洗;老鴿宰洗淨,去髒雜。一起下燉盅,加入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
夏末秋初喝的湯2、石斛麥冬煲豬心
長夏時人們常因暑熱和“秋老虎”流汗特別多。中醫認為“汗為心液”。所以養心護心尤為重要,以養陰益胃的石斛,養陰生津的玉竹,養陰清熱的生地燉豬心,略帶清香的中藥氣味,又不失醇和可口,能滋陰生津,養心益氣。
材料:石斛、麥冬各30克,生地25克,蓮子20克,豬心1個***剖片***,豬瘦肉250克,生薑3片。
做法:前四者各洗淨,稍加浸泡,然後與後三者共置瓦煲內,加清水約30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2.5小時,加入細鹽調味即成。
夏末秋初喝的湯3、蝦皮絲瓜湯
夏末秋初,是絲瓜豐收的季節。絲瓜味道清香,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它提供的熱量僅次於南瓜,在瓜類中名列第三。絲瓜味甘性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下浮汗等功效。蝦皮配以絲瓜煮湯,可補充夏季流失的大量水分和鈣質。
材料:絲瓜1根,蝦皮10克,香油、精鹽、植物油適量。
做法:絲瓜去皮洗淨、切成片;將炒鍋加熱,倒入植物油,熱後加入絲瓜煸炒片刻,加鹽加水煮開;加入蝦皮,文火煮兩分鐘左右,加入香油即成。
夏末秋初喝的湯4、銀耳棗仁湯
夏秋季白晝時間較長,悶熱的天氣往往會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許多人一天只能睡上四至六小時,甚至通宵難寐。而銀耳棗仁湯對夏日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材料:銀耳15克,酸棗仁20克,冰糖25克。
做法:將銀耳15克,洗淨泡發,酸棗仁20克,用布包扎,冰糖25克,共放入砂鍋內加水煮熬成湯,棄棗仁,即可服用。
夏末秋初喝的湯5、南杏仁雪梨湯
秋天來了,白天和晚上的氣溫相差較大,這樣的天氣很容易易出現肺熱咳嗽,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南北杏有理氣平喘、化痰涎、止咳嗽之效,雪梨性寒汁多,能增加人體津液,由津入血,由血入肺迴圈,故對血熱津傷之肺燥者有一定療效。
材料:南北杏仁各10克,雪梨1個,白糖30克。
做法:先將南北杏仁用水稍浸去皮;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四塊。燉盅內注入200毫升清水,放入南北杏仁、雪梨和白糖,加蓋隔水燉1小時,便可食用。
夏末秋初喝的湯6、沙蔘玉竹蜆鴨湯
正是夏末秋初之時,鼻部、咽喉,支氣管等都易於受累,此時煲燙又宜既要清暑邪之餘威,又要防燥邪之傷肺。本湯既有沙蔘、玉竹的滋陰清肺,養胃生津,又有蜆鴨的補中益氣,和胃消食,三者合用,既清又補又養,對於熱邪未盡,陰津微傷,虛火上升之體,實乃清補之良湯。
材料:北沙蔘30克,玉竹30克,蜆鴨一隻,味料適量。
做法:先將蜆鴨剖殺,去除毛及內臟,洗淨血汙,砍成粗件備用。北沙蔘與玉竹分洗淨,然後將上述湯料同放進湯煲內,先用中火,後用文火燜煮一個半小時,加味料。
夏末秋初喝的湯7、塘葛菜生魚湯
廣東民間稱野葛菜為“塘葛菜”,有清熱祛溼,利水祛煩之功效。生魚營養價值甚高,為藥食俱佳之物,中醫認為能補脾利水,益胃消腫,益陰壯陽,養血補虛,養心補腎,益精髓,活脈絡。塘葛菜煲生魚是廣東民間有名的清熱利水,滋陰益陰的湯水,對夏末秋初腰膝痠軟尤佳。
材料:鮮塘葛菜100克,生魚1條***約150克***,瘦肉150克,蜜棗3枚。
做法:生魚去鰓、去鱗、洗淨,用少許食油在鐵鍋內煎至金黃色。加入少量開水與上料同放鍋內,加適量清水,煲2小時,以鹽調味,便可飲用。
夏末秋初喝的湯8、芥菜鹹魚頭豆腐湯
芥菜有宣肺、祛痰、溫中、利氣的作用。還有“小柴胡”之稱,意為它具有發汗散熱之功。廣東民間認為鹹魚頭入湯,能清熱、去虛火。豆腐香滑可口外,能去熱、潤燥、生津、解毒。三者合而為湯,味道鮮美可口,為夏暑秋熱時的下火、清熱、生津的家庭靚湯。
材料:芥菜400克、鹹魚頭1個、豆腐3塊、生薑4片。
做法:芥菜洗淨,切段;鹹魚頭去腮、洗淨,切對邊,置沸水中稍滾片刻,洗淨***即“汆水”***;豆腐切小塊。在鑊中加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和姜,滾沸後下魚頭滾約20分鐘,續下豆腐、芥菜滾約15分鐘,試味後下鹽或不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