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寶寶總是手腳冰涼

  寶寶手腳總是冰冷,媽媽們總害怕寶寶生病了。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原因?

  內熱分為實熱和虛熱

  與手腳冰涼的症狀相反,很多寶寶的手腳總是熱乎乎的,像小暖爐一樣。

  現在小兒手腳熱的情況非常常見,多與內熱有關。而小兒內熱分為實熱和虛熱。

  那麼,我們如何分清寶寶到底是實熱還是虛熱呢?

  實熱的孩子多半愛上火、經常口渴咽乾,實熱又可以分為胃實熱、肝實熱等。虛熱的孩子大都臉色潮紅,手心、腳心很熱,晚上睡覺經常會踹被子,總想光腳丫。

  內熱也會引發疾病

  “我家寶寶手腳總是熱乎乎的,這是不是體質好的表現?內熱會引發疾病嗎?”家長徐明問道。

  其實,內熱的孩子家長也應該多注意,專家分析,實熱的孩子大都是體質比較好,但是孩子的內火較盛,容易出現口舌生瘡的症狀。如果胃熱過盛,有可能出現口臭、噁心、大便乾燥、想要嘔吐等症狀。

  陽氣虛 小心寒邪入體

  手腳冰涼的孩子總是讓人很擔心,感覺其體質較弱,陽氣虛,只要一不小心著涼就會生病。寶寶的手腳冰涼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是家長們也要多加關心。

  陽氣虛引起的手腳冰涼的孩子抵抗力較弱,很容易反覆生病。特別在冬季,可能導致寒邪入體,孩子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還有可能患上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等。

  另外,如果冬天寶寶的小手被凍之後,有可能生出凍瘡等其他面板問題。

  室溫20℃左右就行

  寶寶手腳涼應該怎麼辦?是不是要給他們穿得更多、捂得更嚴實?在家的時候,是否應開啟電熱毯、空調,別讓寶寶著涼了?

  其實,家長們如果一味地給孩子捂得太嚴實的話,也很容易引起疾病。文江舸表示,小兒比較適宜的室溫是20℃左右,如果溫度太高孩子經常出汗,也很容易引起疾病。而且有句俗語,“孩子凍出來的病好治,熱出來的病不好治。”

  補充維生素A有利於對面板的表層產生保護作用,因此平時飲食上最好多吃胡蘿蔔、動物肝臟、蛋黃、牛奶、魚類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或服用複合維生素片,避免手腳脫皮越來越嚴重。

  李雪莉主任特別提醒廣大患者,脫皮時千萬不要撕去尚未完全剝離的表皮,因為這樣可能會出現出血、疼痛、裂隙,加重脫皮的症狀,使面板更加發硬和乾燥。

  如何緩解寶寶們手腳冰涼的狀況?

  專家建議,家長們可以在平時給孩子做一些促進血液迴圈的搓手運動,也可以到醫院進行小兒推拿,還可以服用一些疏通經絡、溫補陽氣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