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緩解壓力的運動簡單介紹

  冬天有的時候我們不願意出去走走,因為天氣太冷了,所以我們會有一定程度上不願意運動的。經常鍛鍊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明顯減少一年中呼吸系統等疾病的發生。那麼對於冬季緩解壓力的運動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冬季緩解壓力的運動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冬季緩解壓力的運動

  騎單車

  騎著這種靠體力去踩的腳踏車,穿越周圍像畫卷一樣美妙的風景,心情不禁暢快無比,頓時感覺這不僅是一種健身運動,更是一種心靈放逐的愉悅。

  人的手和腳上有很多人體相應的穴位,當你緊握車把與用力蹬單車時,實際上已經不知不覺開始了身體的穴位按摩。騎單車不僅能借腿部運動使血液迴圈加速,同時也強化了微血管組織提示:自由騎車法就是不限時間和強度,主要是以緩解由於生活壓力所造成的身心疲勞。

  強度騎車法可以規定自己每次、每小時多少公里的騎車速度,可以有效地加強對心肺的刺激,鍛鍊人的心血管系統;間歇性騎車法可以快慢交替騎行,例如,先慢騎5分鐘,然後快騎5分鐘,再照此迴圈反覆幾次;有氧性騎車法主要以中速騎行,一般要騎45-60分鐘,對減肥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好處。

  登山

  登山是一項極佳的有氧運動,山中的空氣異常新鮮,對於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處,同時還能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山間道路坎坷不平,有益於改善人體的平衡功能,增強四肢的協調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沒有經過人為修飾的非臺階路段,可使人體肌纖維增粗、肌肉發達,增強肢體靈活度。

  另外,在山巔之上極目遠眺,可以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勞,還可使緊張的大腦得到放鬆和休息。

  慢跑

  慢跑是一種簡便而實用的運動專案,它對於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和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還有助於調節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消除便祕。

  慢跑前做3-5分鐘的準備活動,如伸展肢體及徒手操等。慢跑速度掌握在每分鐘100-200米為宜,每次鍛鍊時間以10分鐘左右為好。慢跑的正確姿勢為兩手握拳,步伐均勻有節奏,注意用前腳掌著地而不要用足跟著地,慢跑後應做整理運動。

  鍛鍊時間以早晚為宜,宜選擇空氣新鮮、道路平坦的地方進行。

  放風箏

  在春光裡踏青放風箏,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清醒頭腦,促進新陳代謝。在放風箏時,可以活動周身關節,可以舒展筋骨,促進血液迴圈;新陳代謝,改善血液迴圈狀態,放風箏時昂首眺望,極目遠視,能調節眼部肌肉和神經,消除眼疲勞。

  冬季放鬆心情的妙招

  第一招:把屋子變得更明亮

  冬季漫長的黑夜常常讓人們心情抑鬱,這時,明亮的顏色就會減輕人們的這種抑鬱之感。使用一些有香味的蠟燭或者是色彩明亮的各式燈具,重新粉刷牆面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將自己最常用的房間重新粉刷上明亮溫暖的顏色,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居住環境。

  第二招:多出去走走

  當天氣灰暗時,窩在家裡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多出去走走保持和外界的聯絡會讓你更加愉悅。所以,穿的溫暖些,給自己足夠的交通時間,帶著一份閒適的心情出去走走。你會因為發現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雀躍不已。

  第三招:做一頓火雞大餐

  據調查顯示,抑鬱和人體內血清素的缺少有關。而火雞中的色氨酸有助於提高人腦內血清素的含量,幫助克服抑鬱。所以,不要只在節日裡才吃火雞,閒時也動手為自己做一份豐盛的火雞大餐吧!

  第四招:多鍛鍊

  鍛鍊是讓身體和精神興奮的最好方法。運動中產生的酶不僅可以幫助身體保持活力,也可以讓大腦興奮起來。所以,當你沮喪抑鬱時,鍛鍊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戶外運動小常識

  1、迷路時

  ***1***回到認識的地方。山野行走,一旦迷失方向,趕快回到自己所認識的地方,用羅盤和地圖確定所處方位和目的地方位。休息時多注意周圍風景與標誌,不要直走下坡路,因為下坡路視野範圍小,方向不易確認。

  ***2***山路上用塑料帶,樹枝或石頭作記號,走在前方領頭的人,遇到情況,要做標誌通知後面跟來的人,標誌要放在易見又安全的地方,不要隨便做些無意義的記號,混淆記號。

  2、遇到落石時

  有時自己不小心踏落石頭,要立刻發聲,通知下面上來的人。通常易浮動的石頭,我們稱浮石,多石頭的地方,浮石的顏色比周圍的石頭新,仔細觀察即可分辨,走路時要避免踩踏浮石。

  3、預知雷擊和避免雷擊

  ***1***預知雷擊

  首先看到亂雲變天,不久即變成雷雲,趕快想辦法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如帶小型收音機,收聽廣播時,有刺耳的雜音,即表示附近有雷擊,忽然下大粒的雨滴,這也是打雷的預兆。

  ***2***避免雷擊

  趕快跑向低地;離開高樹或茂密樹林;離開鐵塔,去除身上金屬物;在河中游泳的,要趕快上岸;要許多人集中在一起,儘量分散開;附近有小屋的,躲進小屋,汽車也可以,但不要靠牆,雷擊時,會經過牆壁傳電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