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再婚的利弊

  新老人法規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老年人再婚面臨最大的障礙便是子女的不理解甚至是阻撓,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老年人再婚的好處

  有利於減輕子女的精神負擔。多數獨身老人的子女已建立了小家庭,他們忙於自己的工作,忙於撫男育女,忙於家庭生活,擔心對老年人照顧不到,如老年人再婚的要求和願望得到滿足,就可以減輕一部分子女掛念老人的精神負擔。

  有利於減少虐待遺棄老人的行為。老年人再婚重新組合了家庭,新家庭接納了老年人的進入,有利於減少和防止嫌棄和虐待遺棄老人行為的發生。

  2、老年人再婚的壞處

  老年人再婚易產生財產糾紛。老人再婚後壓力大,贍養、財產分割等問題多。重新組合的婚姻必須面對房子、財產、子女、生活習慣、文化素養等多方面的相互磨合問題。男女方的思維差異極大:男方怕財產損失,怕承擔責任;女方則想輕鬆瀟灑,不當保姆,還要考慮如何照顧原先的子女;雙方各自的子女也會考慮如何繼承財產、如何贍養老人等問題。

  容易產生家庭糾紛。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差的老年人再婚在居住條件偏緊的情況下,無奈只好了再婚物件的子女同住一個屋簷下。俗話說得好,遠香近臭,距離產生美不是沒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居住在一起難免會因為一些家庭瑣事產生摩擦,一些子女的情緒也容易影響到再婚老年人的心理,導致老年人產生心理壓力,不利於家庭的和睦。

  3、子女應該認可老人再婚的權利

  子女和親屬應該認可和保障老年人再婚的權利,給予理解和包容,給老人的晚年婚戀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來自自身的阻力,主要是老年人定位不準。有些老年男性因自理能力差,想找個比自己年輕、身體好的“保姆型”老伴,伺候日常生活,只站在自己角度選擇,往往不能如願。

  有些老年人找老伴屬於“利益交換型”,更多考慮利益,比如想找離退休幹部、退休工資高、要有房,其實感情基礎不牢靠,還可能盲目相信一些婚介所的虛假宣傳,導致上當受騙。

  同時,老年人要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對再婚問題要慎重,不可草率行事。再婚老人要事先處理好和子女之間的關係,給自己定好位,找老伴應與對方在情感上能夠溝通,在生活上互相關心照顧,這樣才能共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人再婚需克服的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

  要正視自己的再婚,並勇敢地開始新的生活,不要感到自卑或覺得再婚是件不光彩的事。

  2、自私心理

  要多為對方及其子女著想,不要自私,特別是在財產方面要保持公正,以免夫妻雙方產生敵對情緒。

  3、懷舊心理

  偶然回想起或定時祭奠已去世的愛人,是人之常情,但不宜整日思念或談起,更不能把目前的伴侶與去世的伴侶相提並論,以免引起對方反感。

  4、失望心理

  要容忍目前配偶的一些缺點和不足,努力尋找對方的優點和長處,不要總以為對方不如自己以前的伴侶,而出現失望和不滿等負性情緒,從而導致婚姻再次破裂。

  老年人再婚會面臨哪些問題

  1、子女的不理解甚至阻撓是老年人再婚的最大障礙

  子女阻撓父母再婚,在過去主要是因為觀念上難以接受,可不少人覺得面子上不好看,這都是陳舊的思想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意識的不斷進步,這種顧慮已經在逐步的消除。而更為現實的因素卻凸顯出來。如今,子女阻撓父母再婚更為常見的原因是贍養及財產問題。這也是老年人同居、“走婚”現象的根源所在。

  2、再婚後的贍養問題是老年人的顧慮所在

  父母再婚後,有些子女由於與父母的配偶無感情基礎,難以建立融洽的關係,有的子女推卸責任,不願繼續負擔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對父母再婚後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此外,老年人在看病就醫等方面的花費往往較高,一般在老人財產不足的情況下,醫療保險以外的費用多由子女承擔。而再婚雙方子女相互推諉,拒不承擔醫療費用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有的老人,因經濟條件不太好,擔心再婚後子女不再給予贍養費、醫療費等,從而放棄了自己再婚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