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黃湯茶概述

  溫州黃湯是浙江的一種名茶,溫州黃湯你瞭解多少,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溫州黃湯概述

  溫州黃湯亦稱溫州黃湯、平陽黃湯。產於平陽、蒼南、泰順、瑞安、永嘉等地,以泰順的東溪與平陽的北港所產品質最佳。該茶創制於清代,並被列為貢品。

  其特點是:條索細緊纖秀,色澤黃綠多毫;湯色橙黃鮮明,葉底嫩勻成朵,香氣清高幽遠,滋味和酸鮮爽。民國時期失傳。新中國建立後,於1979年恢復生產。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溫州黃?a href='//' target='_blank'>樂譜鞴ば?/h2>

  溫州黃湯清明前開採,採摘標準為細嫩多毫的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要求大小勻齊一致。溫州黃湯製造分殺青、揉捻、悶堆、初烘、悶烘五道工序。

  殺青:溫160℃左右,投葉量1~1.2公斤,要求殺勻殺透,待葉質柔軟,葉色暗綠,即可滾炒揉捻。

  揉捻:繼續在殺青鍋內進行,降低鍋溫,滾炒到茶葉基本成條,減重50~55%時即可出鍋。

  悶堆:將揉捻葉一層一層地攤在竹匾上,厚約20釐米, 溫州黃湯上蓋白布,靜置48~72小時,待葉色轉黃,即可初烘。

  初烘:用烘籠烘焙,每籠投悶堆葉1.2公斤左右,烘焙時間約15分鐘,七成干時下烘。

  悶烘:初烘後適當攤涼,收放在布袋內,每袋1~1.5公斤,連袋擱置在烘籠上悶焙,掌握葉溫30℃左右,經3~4小時達九成幹,再經篩簸,剔除片末,復火到足幹,即可包裝。

  探索溫州黃湯茶葉發展史

  創始於清代的浙江名茶——平陽黃湯***溫州黃湯***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以其優異的品質,倍受茶友青睞且一度被列為貢品,是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每年有千餘擔運銷上海、營口、天津、北京等大城市,而後因多種原因停產,加之原先茶葉加工由農民手工操作,缺少系統、書面的文字記載,以致平陽黃湯加工工藝逐漸失傳,茶市上不見其影。

  為了恢復平陽黃湯的加工工藝,讓歷史名茶重放光彩,早在1987年,在浙江省平陽縣農業局工作的高階農藝師林平與平陽縣水頭名茶開發場的盧立浣、陳積柱開展合作,共同從事黃湯茶葉的加工研究,經過十多年的反覆試製,一套完整的“平陽黃湯茶葉加工工藝”終於出爐。

  以平陽縣農業局高階農藝師林平為組長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試製,攻克了揉捻、發酵、悶烘等三道茶葉加工工藝關鍵技術,成功開發出平陽黃湯加工工藝,並加工成品茶葉,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與摸索,平陽黃湯產品終於在2009年研製成功並少量上市。

  成品茶其外形為雀舌形,且具有嫩黃油潤、湯色嫩黃明亮、香氣嫩爽、滋味甘和鮮爽、葉底金芽壯美、嫩黃明亮的特色,得到市場充分認可,目前,黃湯芽茶批發價高達每公斤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