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怎樣晒田好

  水稻晒田是水稻增產的主要技術之一,那麼要怎樣科學地進行晒田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水稻晒田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水稻晒田的方法

  水稻在晒田時間上,要堅持“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的原則。所謂“苗到不等時”,是指夠苗***一般每畝總莖櫱數20萬~25萬***就要晒田,不必等到水稻生長髮育達到一定時期才晒。由於雜交水稻分櫱能力較強,剛開始晒田時仍然能夠繼續分櫱,因此應將晒田時間適當提前,在總莖櫱數達到計劃苗數的八成時就要開始晒田。所謂“時到不等苗”,是指水稻一旦進入分櫱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即使每畝總莖櫱數尚未達到預定目標,也要及時排水晒田。否則錯過時機,水稻對水的敏感性增強,就不宜再斷水晒田。

 

  在晒田程度上,要看田、看苗、看天氣靈活掌握。一般葉色濃綠、生長旺盛的肥田,以及低窪冷浸爛泥田要重晒;葉色青綠、長勢一般、施肥不多的瘦田,以及灌水困難的旱田要輕晒;對保水效能差的沙土田,晒后土質易變硬、覆水後難泡軟的膠泥田,以及缺乏灌水條件的“望天田”,就不宜晒田。晒田時間一般控制在5-7天,以晒至田面出現雞爪裂紋、秧苗葉色轉淡、葉片挺直如劍、進田站立不陷腳、新根現田面、老根往下扎為宜。晒田後要及時覆水,同時根據苗情長勢每畝追施尿素2~3公斤,直到抽穗前不再斷水,促水稻孕穗拔節。

  水稻晒田時間

  1、晒田一般應在分櫱末期,撥節初期進行。晒田過早,影響有效分櫱的產生與生長,晒田過晚,新分櫱過旺生長,延遲幼穗分化速度。分櫱力中等的,每穴達到25-30個櫱時應排水晒田。

  2、稻株莖葉生長過旺,氮肥用量過多,葉片發黑的應重晒田,早晒田。反之稻株長勢弱小應晚晒,輕晒或不晒。

  3、土層深厚、肥沃,稻株呈現出徒長,葉色發黑的應早晒,重晒;土質較薄,保肥保水較差的應晚晒輕晒。粘土層透水性弱的應早晒、多晒;漏水田不晒。

  4、當田間有三分之一左右植株已撥節時,應停止晒田,進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證幼穗分化期對水分的需求,促進幼穗分化生長髮育。此時應適當深灌,控制水層在5-6釐米左右。

  5、晒田時間一般為5-10天左右,輕晒田塊,要達到田面開細縫,人腳下去不粘泥;中晒的田塊,晒到田面出現雞爪狀裂紋;重晒的田塊,要達到白根外露,葉色褪淡,葉片直立即可。

  水稻排水晒田的技巧

  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晒田時應根據不同栽期、不同的土壤型別、水源條件、田間苗情按 “苗夠不等時、時到不等苗”的原則適時排水晒田***一般水稻移栽後40天左右***。晒田時間:5月15日前移栽的田間苗數已達最高苗,應立即排水晒田;6月1日前移栽預計在7月1-2日達到晒田標準;6月1日後移栽的無論田間苗數是否達到晒田標準都應在7月5日左右進行晒田。

  二、堅持標準,保證質量

  晒田應按照“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則來確定晒田程度,以“下田不陷腳,田間起裂縫,白根地面翻,葉色退淡,葉片挺直”為晒田標準。對苗數足、長勢旺的田塊應早晒、重晒;對苗數少、長勢弱的田塊應輕晒或晾晒;對冷浸下溼田應早排水露田;對保水性差、水源無保障的田塊實行晾晒或不晒。晒田時間長短要因天氣而定,如晒田期間氣溫高、空氣溼度小,晒田的天數應少些;如氣溫低、溼度大的陰雨天氣,則晒田天數應多些,晒田時間一般控制在5-7天。

  三、做到及時覆水,確保水稻正常生長髮育

  根據水稻發育程序推測,水稻進入幼穗分化期,此時水稻對水分需求最為敏感,缺水會嚴重影響水稻生長髮育,造成減產。因此,晒田後必須立即覆水,確保水稻正常生長髮育,對田間秧苗長勢差、缺肥的水稻田塊晒田後畝追施尿素2-3公斤、鉀肥2-2.5公斤作拔節孕穗肥。

  水稻晒田的主要作用

  1、控制無效分櫱,鞏固有效分櫱。當水稻分櫱已達到一定數量即夠苗後,我省從時間上來看是6月末左右為有效分櫱終止期,早分櫱的能成穗,終止期後分櫱的不能成穗或只成小穗。在生產上通過晒田的方法,可使高位幼小分櫱芽得不到水肥供應而停止生長,減少養分消耗,從而使主莖和大分櫱獲得更多的養分供應,為壯稈大穗打好基礎。

  2、改善土壤環境,增強根系活力。插秧後至晒田前較長時間內田面保持一定的水層,導致耕層土壤內通氣性差,好氣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物分解緩慢,不利於根系生長。通過晒田處理,大氣可直接進入耕作層中,使土壤內的通透性增強,改善了土壤結構,增加了耕層內氧氣的含量。晒田後新根數目增多,促進根系下伸,擴大了根系活動範圍,增強了吸收能力。

  3、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通過晒田可使氮素代謝水平下降,控制營養生長速度,提高碳素代謝能力,促進碳水化合物積累。同時也抑制了節間的生長,稻莖基部第一、第二節間長度變短,稈壁變厚,莖稈組織較緊密,因此也增強了株體抗倒伏的能力,也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較多的養分來源。覆水後較多的碳水化合物由莖、鞘向幼穗轉移,促進了幼穗發育,水稻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方面轉化,滿足了幼穗生長髮育的養分的供應量,為形成穗大粒多打好基礎。

  4、降低田間溫度,抑制病蟲危害。水稻的許多病蟲害的發生與傳播都與稻株間的溫溼度有直接關係。如稻瘟病在田間相對溼度在90%以上適於病菌的繁殖與侵入。白葉枯病在田間空氣相對溼度在70%以上發病嚴重。水稻潛葉蠅及二化螟蟲等,它們卵的孵化和為害時,也都要求有較高的溼度條件。通過晒田降低了株叢間的空氣溼度,改善了田間小氣候環境,破壞了病菌與蟲卵繁殖傳播條件,抑制了病蟲害發生及危害程度。


猜你感興趣:

1.水稻後期種植要怎樣施肥

2.水稻個生育期如何進行田間管理

3.水稻怎樣催芽更好

4.水稻怎麼種

5.蝦稻共作的養殖方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