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漲水後怎樣釣魚的技巧

  不同的釣魚場地有著不同的釣魚技巧與方法,水庫是釣友都十分喜歡的釣魚場地,水庫漲水後想要釣友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庫漲水後怎樣釣魚,希望你們喜歡。

  水庫漲水後釣魚技巧

  一、水位上升與垂釣的關係

  通過實踐表明,水庫在一定的範圍內,釣友的釣獲量隨水位上升而增加,超過一定範圍,則隨水位上升而直線下降。這“一定範圍”數值,隨水庫大小而定。在小型水庫,大約是20—25釐米;在中型以上水庫,大約是15—20釐米。不管哪種情況如果一次水漲量超過30釐米,垂釣效果都差;漲水越大,效果越差。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是因為水庫漲水後,水中溶氧量增加,從岸上衝到水中的事物增多,魚兒呈積極覓食的活躍狀態,所以垂釣效果好。但如果漲水過大,水域面積增加太大,魚兒密度呈反比例下降;衝入水中的食物也相對增多,魚兒咬鉤的機會自然下降,因而垂釣效果不好。

  二、漲水原因與垂釣效果的關係

  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非降水性漲水,沒有引起溫度、氣壓等氣象條件的變化,魚兒在正常覓食的基礎上隨水位在一定範圍的上升而更加活躍,是垂釣的大好時機。

  第二種是由於雷陣雨引起的漲水,一般出現在夏季,由對流雲引起降水,來勢凶猛,歷時較短,漲水不大,往往雨後放晴或或陰轉多雲,溫度下降不大,氣壓迅速回升。這是魚兒覓食最旺盛期,也是垂釣的最佳時期。一般所說漲水後好釣魚,多指這種情況,釣友切莫錯過。

  第三種是連續中到大雨甚至暴雨引起的漲水。這種情況往往由於高空低氣壓槽侵入,帶來大片濃密雨層雲滯留於某一地區上空所致。雨量大,降雨時間長3—5天或更長,水庫容水量飽和或溢位,水域面積達最大值。溫度下降較大,又持續維持低氣壓天氣,水中溶氧量銳減。魚兒相對密度下降,又不積極覓食,這時出釣定無收穫。

  三、垂釣時機的選擇

  不論哪種情況造成的漲水,都要正確的選擇垂釣時機。一般來說,在降雨過後,水庫水位迅猛上漲時,魚兒從相對靜止狀態轉變為十分活躍狀態,大多浮游於水體中上層;此時泥沙大量衝入,水質渾濁,能見度很低,除能釣到鯰魚、黃顙之外,難於釣到其他魚類。當水位穩定不再上漲或緩慢下降,水質渾濁程度好轉時,魚兒才開始大量覓食咬鉤。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中雷陣雨引起漲水後的12小時以後至48小時之前;大雨或暴雨導致的漲水,則延遲到48小時以後,並能延續3—4天。

  因此,有經驗的釣友,在漲水開始時,並不馬上出釣,或者在咬鉤高潮到來之前耐心等待。例如去年7月4日夜,小編所在之地喜降中雷陣雨。第二天十幾位釣友同到一小型小庫垂釣,整整一上午,基本沒有收穫。於是釣友紛紛離去,只剩下小編和另兩位繼續堅持。下午2點後,魚兒開始頻頻咬鉤,待到天黑收收竿時,三人都滿載而歸。

  四、釣位與釣餌的選擇

  水庫漲水後,魚兒的活動規律是靠邊,游到出入水口處。因此,理想的釣位應選出水或入水處的小溝、僻靜的灣汊、有亂石或巖穴的石壁處、以及水庫狹窄或通道地段。水位的深淺,如釣鯽魚應在1—1.5米的地方;釣鯉魚,應在2—3米左右;拋鉤距離,一般在4.5米手竿可及的範圍內或更近一些;若為海竿,15米左右足矣。至於釣餌,應視水質而定。若水質渾濁,可見度低,應用腥味較濃的葷餌如紅蚯蚓、蠶蛹等,可釣到鯽魚、鯰魚和個頭不大的鯉魚。當水質逐漸澄清以後,要改用玉米粑、麵粉團、嫩玉米粒等素餌,可釣到鯉魚、草魚和鯽魚。

  春季釣魚的小妙招

  1.釣深與釣淺

  驚蟄前後,陽光下1~1.5米的淺灘水溫稍高,魚兒最先活躍、覓食,釣淺優於鉤深,但上鉤的多為小鯽、白條、小麥穗等。在釣淺的同時,若以海竿串鉤掛蚯蚓遠投,往往上大鯽魚。清明以後由於水溫升高,釣2~3米深比較適宜。

  2.有草與無草

  有草微生物多,魚兒有食物,也有藏身之處,但大片水草覆蓋日光晒不透,水溫反而偏低因此,早春不釣密草釣稀草或釣草的邊緣和較大的空隙,效果更佳。

  3.曲岸與直岸

  曲岸即小水灣,是魚兒棲息、洄游逗留處,而直岸很少有魚。湖庫沿岸有很多灣和汊,汊裡又有小灣,越難去的地方越有釣頭,圖方便在大壩和路邊人車嘈雜處下鉤,常常一無所獲。

  4.向陽與背陰

  三月份陰岸水涼,幾乎無魚可釣,四月中旬逐漸有魚咬鉤,到了春末夏初,地勢較好的背陰處則是理想的釣位。先陽後陰,先淺後深,精選釣位,心想事成。

  5.上風與下風

  大中型湖庫水寬浪大,上風口和下風口魚的多少不明顯,小風時下風口較好,有三、四級風浪時,宜在上風口垂釣。

  6.早晨與午間

  早春水溫低,早晨很少有魚攝食,10~15時魚旺,但四月中旬以後水溫升高,7~11時和15~18時上鉤率高午間魚少,同夏季比較相似。

  7.乍冷與乍熱

  冷暖氣流到來氣溫突然升降以及由此帶來的暴風雨,魚兒懼怕、不適應,在正常生理機制未調整過來時,一般蟄伏不動,亦不攝食,出釣應躲過這個時刻。

  8.漲水與落水

  大中雨漲水時,水質渾濁,影響魚的視線,有機物質增加,魚不缺食物,不貿然吞鉤。而農田春灌水位大幅度下降時,魚兒產生恐懼感,此時出釣效果也不好。

  9.葷餌與素食

  春釣的釣餌以蚯蚓為主,面餌次之,誘餌應具備色、香、散條件。清明後除鯽魚外鯉、草、鯧、鯰也咬鉤,因此,一窩雙竿、一葷一素,既不放棄小魚,又能釣到大魚,比單打一效果好。

  10.機動與固守

  早春水溫低,魚兒很少遊動,在一處垂釣的時間長了,會出現魚源枯竭,補窩也難見效,這時與其“守株待兔”,不如另闢蹊徑或就近走釣。四月以後魚兒普遍遊動、覓食,魚源枯竭的情況少見,實行多窩輪釣,可提高上魚率。規。只有根據複雜多變的垂釣環境,運用靈活機動的方法,處理好垂釣中的幾個關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庫釣魚的小訣竅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沉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複雜,有時恰好沉在岩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如果幾個喂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喂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裡試釣遊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穫較多。並且能豐富釣魚知識,鍛鍊身體,體會大自然之妙,真是一舉多得啊!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夏季水庫釣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