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與美國夢殊途同歸

  2013年的6月7日,在同奧巴馬共同會見記者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這一重要的理論判斷,表明中國夢與美國夢除了具有明顯的區別之外,還應有相互銜接、相互關聯的共通點。

  中國夢與美國夢的不同,是歷史邏輯演進的必然結果。兩國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傳統、經濟水平、地理環境等因素,決定了中國夢和美國夢的主要差別。其中,最為核心的在於價值導向的差異。中國夢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而美國夢則以個人主義為價值導向。中國夢優先追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實現群體的和諧幸福,然後通過國的家富、民族的振興以及社會的和諧,來為個人的幸福提供可靠的保障,進而拓展“人民幸福”的空間。美國夢則將“個人成功”作為首要目標,它主張個性的張揚,追求個人的富裕和榮耀,追求個人的自由和快樂。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夢即個人通過自我奮鬥而獲得成功的夢想。

  中國夢與美國夢,既區別又聯絡,而且具有相通性。不論是中國夢還是美國夢,它們都是攸關個人幸福、國家進步的美好願望。從哲學意義上講,中國夢與美國夢在終極目標上是相通的,都追求生命的質量,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類的本性。當人們滿足或超越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往往就會去追求更高層次、更為豐富的幸福生活。中國和美國都已經具有了雄厚的綜合國力,都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國夢與美國夢在終極狀態上也是一致的。2013年6月,基辛格訪華時曾指出,,追求的都很相似,即建立一個更加和平、繁榮和合作的世界。

  中國夢和美國夢都具有對國民的激勵價值或激勵功能。之所以提出“中國夢”,就是要進一步激發人們內心深處追逐夢想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共識,激勵人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從而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強大的原動力。美國夢最大的特點,就是任何一個來到美國這片熱土上的人,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奧巴馬成為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駱家輝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州長,他們堪稱實現美國夢的典範。美國夢激勵著任何一個在美國生活的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就有各種實現夢想的可能。

  雖然中國夢與美國夢基於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但這兩個夢想追求的都是國家幸福和人民富裕,與之相對應的是夢想的個體維度和集體維度。從個體維度講,中國夢並不排斥美國夢倡導的“個人成功”,相反,中國夢提倡個人的“人生出彩”,讓每一個人“夢想成真”、“成長與進步”。從集體維度講,中國夢首先強調的是“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而美國試圖維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人很大程度上只講個人成功,但是美國從來沒有放棄維持其世界第一的地位。

  中國夢與美國夢都基於一定的現實邏輯。中國夢既有深厚的歷史邏輯,又有廣泛的現實基礎。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一百七十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多年來的經驗總結。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來,為實現中國夢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寶貴經驗。中國夢基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中國夢,堅持問題導向,具有問題意識,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美國夢的歷史相對短暫,可以借鑑的歷史資源較少,只能是基於廣泛的社會現實基礎。美國通過利用其他國家的物質資源和人才資源,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夢需要做的是把這種現實延續下去,保證美國“世界老大”的美夢。

  中國夢和美國夢互為參照、互相學習。中國以美國為主要參照系。當今美國是經濟、科技、軍事最發達的國家,值得中國向美國學習。放眼世界,美國是推動中國發展、實現中國夢的最主要的參照系。而美國也需要以中國為重要參照系。在人力資源方面,美國著實離不開中國這個人口資源大國。在制度機制上,美國需要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學習。在這種良性互動中,中國夢和美國夢有許多相通性,兩國人民也將在夢想的實現過程中生活地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