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與美同行演說詞範文

  美,是人們嚮往的東西,美是一種境界。讓我們與美同行,把美傳遞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與美同行的中學生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

  中學生與美同行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美同行》。

  鋼筋水泥的城市是灰色的,灰得有點冷。曾經以為這樣的城市會拉開人們心與心的距離,然而,因為我們與愛同行,鋼筋的冰冷永遠也淡漠不了我們的情感。因此我也相信,混凝土築起的灰色風景線始終擋不住美的色彩,我們,也會與美同行。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失去雙腿的年輕女教師張麗莉是孩子們心中最美的老師,她用生命與青春為孩子們撐起最晴朗的那片天空,成為最美的那一抹藍色。見義勇為,便是如天空般無盡延伸的美。

  愛崗敬業是如大山般威嚴的美。“自敬方能自尊,敬業方能自成。敬者心之主宰,而萬事之根本也。”你看到天空中那一抹亮麗的黃色了嗎?那是殲15戰機在天空中畫出的最美的圖畫。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條新聞:殲15戰機的總設計師羅陽,在飛機首次試航成功著陸後,不幸心臟病發作,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人們說,他是為了航天事業而生的,他也是為了航天事業而失去生命的,是他用生命為戰機鋪成了最堅實的跑道,中國的強國夢因為有了他又邁出了一大步!

  尊老愛親是如流水般清澈的美。今年剛上初中的13歲小女孩吳林香,每天照顧癱瘓外婆、殘疾外公、癌症媽媽和5歲弟弟,用稚嫩的雙肩堅強地撐起了一個五口之家。小林香滿臉的汗水、執著的眼神、樂觀的微笑,觸動了無數人內心最柔軟的角落。我們相信,在小林香家人的心中,他們那小小的家,永遠有著最美的風景!

  樂於助人是音符般歡快的美,誠實守信是太陽般不變的美。這些便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美德,也是人們眼中最美麗的風景。正是這樣的美支撐起了中國夢,圓夢中國,德耀中華!這是中國獨特的文化底色,是炎黃子孫數千年來的精神積澱。

  美多麼令人神往。大千世界,上到日月星雲,下至江河湖海。美的世界色彩繽紛,氣象萬千。她引出人們千種風情,百般慨嘆。

  麗日藍天之下,孩子們在綠茵之上嬉戲,你會由衷地讚歎:生活多美!在公共汽車上,看到青年人主動讓坐,你會發出會心的微笑;這些高尚的情愫,定會在善良的人們心裡掀起崇敬的波瀾……

  中學生與美同行演講稿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與美同行。

  喜歡天空的顏色,因為它很美,r純淨的藍色,令人神往。喜歡森林的顏色,因為它很美,醉人的綠色,令人沉醉。這是大自然的美,簡單的美,沒有雕琢的美,心曠神怡的美。

  生活中,美無處不在。一個善意的微笑是美;一個諒解的眼神是美;一次真誠的合作是美;一段親密的友誼是美……它們是五彩的顏料,是多姿的音符,它們把我們的世界裝點得有聲有色,五彩絢麗。身邊的美,需要我們去發現的,只要你擁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才會收穫美,擁有美。

  一個故事散播了對社會的美,2011年7月,年輕母親吳菊萍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最美媽媽”一天中午,吳菊萍吃過午飯準備出門辦事。剛走到小區門口,就聽見有人大喊大叫:“孩子,孩子……吳菊萍發現了立馬甩掉自己的高跟鞋,一個箭步衝到了正對著孩子的樓下那片綠化帶裡!伸手將孩子接住。“砰”的一聲,孩子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向她手上砸下去,分量之重,孩子和她都種種跌倒在草地上。巨大的疼痛讓吳菊萍昏了過去。最終她們平安出院了,真是好人有好報!那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真誠的關心,讓人心裡那股高興勁兒就跟清晨的鳥兒迎著春天的朝陽,美是什麼?美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美好情感,也許是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美無處不在,我們就生活在被美包圍的世界裡!當你在上學的路上看到涓涓細流的小溪旁洗衣服的農家婦女你就會明白:美是無私的奉獻是默默給予他人,美曾讓生命延續讓人得到欣慰,美不僅是涓涓細流的小溪還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的一種美德是一個驕傲,與美同行就是與心同行!

  謝謝大家!

  中學生與美同行演講稿篇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七***9***班的朱瑞雪,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與美同行》。

  美到底是什麼呢?美,也許是一處風景;也許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幅畫。而在我的眼中,美,則是一種精神,一種無私的精神。我們也許沒有“最美司機”吳斌叔叔那麼偉大;沒有“最美媽媽”吳菊萍阿姨那麼勇敢;沒有“最美女孩”吳佩傑姐姐那麼堅強。但是,我們周圍就有無數的令我感動的美,讓我們與美同行,去體驗這溫馨幸福。

  就在前幾天,班裡的黑板報要重新刊出了,原先黑板上粘著的東一塊、西一塊的顏色不一的不乾膠和顏料很難清理。幾乎沒有一個人肯做這項“體力活”,不過一直在班級裡不太積極的袁翊軒同學卻提出要幫忙清潔黑板,這讓我們很是驚訝,但是更多的是讚賞,讚賞他那種為班級服務的精神。袁翊軒提來一桶水,並將布打溼,在黑板上努力的擦著,當看見原先的黑板報一點點的被擦去,恢復本來的墨綠時,我們看見的不只是黑板的變化,更多的是他那種堅持的精神,為班級奉獻的精神。要午休了,同學們都趴在桌上休息,但他卻還是站在椅子上賣力地擦著。要把不乾膠處理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名同學張天樂也提出幫忙,這讓我感受到了合作的精神!他們先將鏟子拿來使勁地鏟著不乾膠,但是力度很難把握:輕了怕擦不掉,重了就怕黑板被刮壞。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十五分鐘過去,黑板上的不乾膠仍然貼在那裡,還是不太理想,他們又將布拿來用盡全身力氣在那來回擦動,黑板也隨之動搖,終於黑板上的不乾膠一點,一點地消失。雖然袁翊軒的手磨破了,臉上也呈現出疲倦的神情,但他依舊堅持!上課的鈴聲響起來了,還沒清理好,但我深信他們一定會出色地完成任務的!我被這種“美”深深地感動著。

  校園中,還有一種人也是在默默奉獻著,不求一絲回報。雖然他不是我的任課老師,也沒有主課老師的容易親近,但他卻讓我感受到了“美”,他就是女籃教練——徐安舟老師。在前幾周,我們為了市體育節的初中籃球比賽天天放學後依舊留在學校訓練。當我們訓練時,他會嚴格要求我們,讓我們儘量做到最好;休息時,會與我們開開玩笑,問問暖飽;出去打比賽時,他又會非常嚴格,事事關照。雖然只是幾聲問候,但我卻感受到了那種老師對學生獨特的關心,關愛學生難道不也是一種美嗎?

  在這一切的“美”中,我都只是一個旁觀者、感受者,但他們美的行為也呼喚我行動起來,以他們為榜樣,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給予他們幫助;在班級需要人手時,隨叫隨到。現在,我會在班裡擔當起小導師的角色,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同學們排憂解難。

  同學們,從我做起,從做起,從現在做起,只要人人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世界便有無處不在的“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美”,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