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怎麼種

  南瓜是 葫蘆科 南瓜屬的植物。“南瓜”一詞可以特指南瓜屬 中的 ,也可以泛指包括筍瓜***又稱 印度南瓜***、北方又稱倭瓜,西葫蘆***又稱美洲南瓜***等在內的其他南瓜屬栽培種。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南瓜的特徵

  一年生蔓生 草本, 莖常節部生根,伸長達2-5米,密被白色短剛毛。葉柄粗壯,長8-19釐米,被短剛毛。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有5角或5淺裂,稀鈍,長12-25釐米,寬20-30釐米,側裂片較小,中間裂片較大。

  三角形,上面密被黃 白色剛毛和 茸毛,常有白斑,葉脈隆起,各裂片之中脈常延伸至頂端,成一小尖頭,背面色較淡,毛更明顯,邊緣有小而密的細齒,頂端稍鈍。卷鬚稍粗壯,與葉柄一樣被短剛毛和茸毛,3-5歧。

  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萼筒鐘形,長5-6毫米,裂片條形,長1-1.5釐米,被柔毛,上部擴大成葉狀。花冠黃色,鍾狀,長8釐米,徑6釐米,5中裂,裂片邊緣反捲,具皺褶,先端急尖。雄蕊3,花絲腺體狀,長5-8毫米,花葯靠合,長15毫米,藥室折曲。雌花單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3,膨大,頂端2裂。

  果梗粗壯,有稜和槽,長5-7釐米, 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瓠果形狀多樣,因 品種而 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灰白色,邊緣薄,長10-15毫米,寬7-10毫米。

  南瓜為一年生 蔓生草本。多為 橢圓形,莖長數米,節處生根,粗壯,有稜溝,被短硬毛, 卷鬚分3~4叉。單葉互生,葉片心形或寬卵形,5淺裂有5角,稍柔軟,長約15~30釐米,兩面密被茸毛,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沿邊緣及葉面上常有白斑。

  單性花,雌雄同株異位。雄花花托短。 花萼裂片線形,頂端擴大成葉狀。花冠鍾狀,黃色,5中裂,裂片外展,具皺紋。雄蕊3枚。花葯靠合,藥室規則S形折曲。雌花花萼裂顯著,葉狀,子房圓形或橢圓形,1室,側膜胎座,花柱短,柱頭3,各2裂。 瓠果,扁球形、壺形、圓柱形等,表面有縱溝和隆起,光滑或有瘤狀突起。

  似桔瓣狀,呈橙黃至橙紅色不等。果柄有稜槽,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5~2釐米,灰白色或黃白色,邊緣薄。花期5~7月,果期7~9月。

  南瓜的種類

  ① 蜜本南瓜:早熟雜交種,果實底部膨大,瓜身稍長,近似木瓜形,老熟果黃色,有淺黃色花斑。果肉細密甜糯,品質極佳。全生育期95天,單果重約2千克,對病毒病有強抗性。

  ② 黃狼南瓜:上海市優良地方品種,又叫小閘南瓜。植株生長勢強,莖蔓粗,分杈多,節間長。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十五至十六節,以後每隔一到三節出現雌花。果實長棒槌形,縱徑約45釐米,橫徑15釐米左右。果皮橙紅色,完全成熟後被蠟粉。果肉厚,肉質細膩味甜品質好,較耐貯運。全生育期110~120天,單果重1.5千克左右。

  ③ 大磨盤南瓜:北京市優良地方品種,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八至第十節。果實呈扁圓形,狀似磨盤,橫徑30釐米左右,高約15釐米。嫩果皮色墨綠,完全成熟後變為紅褐色,有淺黃色條紋,被蠟粉。果肉橙黃色,含水分少,味甜質面品質好。

  ④ 小磨盤南瓜:早熟品種,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八至第十節。果實呈扁圓形,狀似小磨盤。嫩果皮色青綠,完全成熟後變為棕紅色,有縱稜。果肉味甜質面,品質好,單果重2千克左右。

  ⑤ 牛腿南瓜:晚熟品種,果實長筒形,末端膨大,內有種子腔。果肉粗糙,肉質較粉,耐貯運。全生育期110~120天,單果重15千克左右。

  ⑥ 蛇南瓜:中熟品種,果實蛇形,種子腔所在的末端不膨大。果肉緻密,味甜質粉,糯性強品質好。全生育期約100天。

  南瓜的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鋪膜:印度瓜產量高,肥水需求量大,應在沙壤土中種植為宜。前茬以豆、薯類、玉米為好,不宜選重茬瓜地種植。整地作畦,寬4米,長度視種植植株而定。播種前20天整地,種植行應稍高於莖蔓,匍匐行2至3釐米。這樣做是為了中後期追肥澆水時,不澆瓜和莖蔓,以防爛瓜。

  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至5000公斤,複合肥10至15公斤。施肥深夜15至20釐米,宜寬不宜深,寬度以點穴半徑50釐米為宜。最好開溝施入以加大根系收面積,不宜穴施。

  底肥施好後,鋪地膜地膜寬50釐米,長視播種量而定。播種前7至10天鋪膜,四周壓嚴密封。

  2.激素處理:為了促進種子發芽、生長壯和產量高,播種前要用ABT4號增產靈20ppm浸種4小時。浸後用清水淘洗淨,放入容器同內催芽,溫度20℃至25℃,上覆溼沙布。每天淘洗一次,待種子裂嘴後點播。

  3.適時播種:北方在穀雨後、南方在清明進行播種,每穴1至2粒,點播。播時用木棍扎深2至3釐米的孔,株距米,畝種300至500株。播後將孔穴用細溼土封嚴。北方寒冷地區可搭拱棚,棚高30至40釐米,寬50至60釐米,以防霜害。霜期過後揭膜。播種後要經常檢查,防止日灼燒苗。

  4.管理:印度南瓜以主蔓結瓜為主,根瓜不留。在距根部2米以上,或在10至12對葉片處留瓜1至2個。如求單瓜個大,最好留1個。如求籽多,瓜多,可選留2至3個。當所留瓜坐穩後,其餘瓜一律摘除。

  留瓜後主蔓生長到10至12片葉時切頭,蔓保留4米左右,瓜前多留葉片,以增加營養面積,側蔓一律抹除。壓蔓印度南瓜生長旺盛,曼長葉大,為防止風捲折秧、增加根系生長、促進瓜體增大,應隨蔓的生長進行壓蔓,埋土3至5釐米。在結瓜處可壓成弓形,使瓜增重。

  【授粉】花期為了提高坐果率,應進行人工授粉。將初開的雄花摘下倒扣在雌花上,使其傳粉。無用的雄花在末開前摘除,減少營養消耗。切勿同株授粉。

  【噴施激素和追肥】當幼瓜長至10公斤以上時,應及時追肥。每株追稀糞水2至3公斤、二銨100克,分3至5穴追施,施後灌水。也可能在瓜蔓兩側開溝施肥,促根、瓜、葉生長。在南瓜生長期可噴施1000ppm豐農1萬倍的植寶素、多效好***每畝1包6克***等。

  【防病】印度南瓜生長期末發現任何蟲害,病害花葉病、 根腐病等。應噴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或抗枯寧、克菌靈等,如發病嚴重時可採取灌根防治。

  【墊瓜】當印度南瓜生長到20至30公斤時,要用草繩或柳條編成圓圈墊瓜。每個瓜墊2至3個***石頭也可***,使之離地面3至5釐米,以防爛瓜,並使瓜著色一致。

  5.及時採收:當瓜體變為橘紅色、瓜面呈現出稜條、用手指按不動時,視為成熟,應及時採收、加工或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