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登山常識

  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地理景觀介紹

  隊伍行進過程遇到視野開闊的地點或休息期間,嚮導群須適時介紹周遭景觀與地圖定位,讓隊員瞭解活動山區的景觀概況與簡單的地圖判讀,步伐與調節呼吸

  隊伍行進初期的一公里內,領隊須提醒隊員1步伐無需太快,呼吸調勻,儘量不要用嘴呼吸,步幅的寬度不超過肩寬,同時嚮導隨時注意周遭隊員狀況,2脫去多餘的禦寒衣物。

  :休息

  隊伍行進過程須有數次的休息調節隊員的體力與掌控全隊的功能,領隊與嚮導自行視狀況決定之,基本的決定為1隊伍前後差距太大,前導者須適時以增加休息的次數,縮短休息時間的方式縮短隊伍差距,2每位嚮導的目視距離內至少能看到全隊1/4~1/3的隊員,否則須以休息方式等對員,如此嚮導都能照顧到全體隊員,不會出現中間的隊員走到叉路,自組探勘隊找新路,3休息的地點須能容納嚮導周遭的隊員,嚮導須依地形決定為人員為縱列或聚為一堆的休息方式,並非自己看到一個最佳的位置就一屁股坐下,若造成其他人無合適坐或立空間與防礙其他人員通過就會被視為自私行為。至於休息時間視狀況而定,每次最好不超過五分鐘,不可等到身體感到冷涼才走。

  行進過程,欲休息可將揹包置於巨石、倒木或樹幹如此揹包好上肩,若是揹包置於地面,將大腿彎曲呈半蹲姿勢,把揹包移至大腿,右手伸入右肩帶,將揹包重心移至肩膀同時左手再伸入左肩帶,此種方式僅限揹包重量25公斤以下,超過此重量的揹包最好採坐姿揹負。

  :記錄

  領隊須指派人員依據活動記錄表格,完成文字與圖片記錄,文字記錄內容含行程時間記錄與一篇遊記,時間記錄依負責人的時間為基準,遊記屬每日行程日誌,詳述行程路況、營地、水源與景觀慨況。圖片記錄須至少表達1山區景觀,2登山佈道概況,3隊員活動慨況,4營地生活概況。風景圖片須註明拍攝點與拍攝方向。重新分配器材

  隊伍行進一小時左右,前導者可確認周遭隊員的體力狀況是全隊最佳的人員,此時須確認各項的炊事裝備與當日炊事糧食,前導者所屬的前集團人員需要有一組以上的炊事裝備,否則前導者須等到裝備重新分配才能全力和隊員向前走。如此不會前集團到達山莊卻無炊事器材或無法搭帳篷的糗事。

  前導者到達目的地需分配任務1炊事下午茶或晚餐,2開始點名,如此隊員才會集中,同時讓後面的隊員知道前導者已開始炊事,自然會放快腳步。

  押後者須攜帶醫藥品,因為後集團的體力差容易出狀況,尤其是擦傷藥品,押後者需瞭解每個人的狀況適時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後集團出現任何狀況,押候者全權處理,事後再回報領隊即可。有任何爭議必須等檢討會議再議決之,活動期間不可發生爭吵事件。

  :迷路

  一般行走於傳統登山路線的隊伍很難出現迷路狀況,因為登山步道會有許多登山社團的路標,即使叉路亦會有人置枯木阻隔且開闊的岩屑地或河床都會出現人為的疊石指示登山步道,隊員容易發生迷路的情況是抄捷徑,林道叉路,此種路線發生迷路僅需退回原路重新觀察再出發。

  一般行走於非傳統路線的隊伍迷路的機率較高,地圖定位判斷錯誤與天候惡劣,所以此種探勘路線,天候惡劣不宜行進避免全隊進退失據,發生call直升機載客的情形。

  :箭竹林步道

  小隊伍的探勘或訓練活動常會躦行於箭竹林或茅草堆,前導者的體力與精神消耗相當大,前導者稍不留神就很容易走錯且容易出現不可預知的錯誤,前導者的後方隊員須適時的提醒修正,同時領隊須適時輪換前導者避免全隊被誤導與單人的體能消耗太多影響全隊行進速度或陷入危險地區。

  :摸黑訓練

  不論任何型態的隊伍最好排定一日凌晨輕裝行進的行程活動,目地是訓練隊員使用頭燈攀登的感受,自己須找出走路的感覺,摸黑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否則人員易疲睏想睡覺。

  :失溫處理

  隊伍行進間遇到天候惡劣容易出現隊員失溫狀況,一般隊員行進就會發現他的步伐不穩,如喝醉般行走方式,此時就須就地想辦法保護他的安全,大致上可用1取出暖暖袋此物品每位幹部隨身至少攜帶三個,按照暖暖袋使用說明使用,等到溫度上升到理想狀況再置於患者的胸部與心臟附近,2取出爐子,煮開水或攜帶一隻保溫瓶,沖泡甜飲料,如薑湯等。

  如果隊員以成半昏迷或昏迷狀態,合併兩個睡袋,失溫者於胸部置兩個暖暖袋,重點是失溫者須全部脫掉外衣物,另派一人也是脫掉外衣物以共享體溫的方式緊抱失溫者,此時大家須輪流提供體溫給失溫者,同時自己須不斷的喝薑湯驅寒,若失溫者依然昏迷,將雙腳浸泡於溫水,須注意水溫的恆定。

  :高山病處理

  行前會議須告誡所有隊員,出發前兩日必須睡得好,吃的好,正常作息可減少高山病的發生,高山病的徵兆與潛水夫病類似,主要是對於外界氣壓環境不適應所引起的疾病,每個人的適應能力皆不同,解決之道是讓已發生高山病的隊員於原地或下撤10公尺休息約半小時,再視狀況決定是否繼續前進,若能勉強行走,等到營地再想辦法解決。

  結語

  從營地返回登山口代表活動接近尾聲,隊員的掌控更重要,從營地到登山口都需逐一清點人數,避免隊員被放鴿子,開車前亦須再清點一次。

  親近大自然是每個人於假日最想找一處清淨感受天地之美的時刻,然而本身的野外經驗不足常無法盡興,野外的經驗累積除前人的口述、書本的資訊外,更重要的是親身的體驗,身處自然環境忌晦意氣用事與不服輸的心態,只要沉著應付,頭腦冷靜,小心行事,一切的狀況自然能克服,野外知識無標準可依循,亦無正確操作手冊,它在於自己如何能零活運用自己的頭腦與現有的器材與裝備。

  山永遠在,一次不行,下次再來,仔細觀察,用心體會,一切的自然脈動盡在眼中。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