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後應做哪些拉伸運動

  我們都知道拉伸運動對於跑完步的我們來說十分重要,那麼大家知道跑完步之後應該做哪些拉伸運動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跑步後的拉伸運動

  拉伸膝蓋

  1、拉伸膝蓋也是重要內容之一,用手將膝蓋用力向下壓,維持20秒的時間。

  2、用右手支撐身體,左肘向右膝扭腰側壓,右腿會被向外側拉伸,要好好的感受這種感覺,位於左側的肌肉部位也是如此,時間為20秒,到時間後重復進行動作。

  3、改坐姿變為站立姿勢,雙腳開啟與肩同寬,同時,腳尖呈外八字狀態,注意腿要伸直。

  身體的大部要向下彎曲,用手觸碰腳尖、腳側、腳後跟等地方,拉伸膝蓋。

  拉伸腹部

  拉伸腹部是跑步後的拉伸運動的最後一環了,從站立變為坐姿,屈膝,兩腳底置於身體前方,並儘量靠近腹股溝處,保持該動作的時間為15-30秒左右,部分人可能比較容易就能做到這動作。

  如果能夠輕鬆做到的話,就儘量把身體前傾,增強鍛鍊效果,但是,也要控制好度,不要弄傷身體。時間同樣是15-30秒。

  拉伸韌帶

  1、雙腿相互交叉,彎腰並伸直膝蓋,試著用手去摸腳,或將身體儘量貼近雙腿,維持該動作20秒的時間,然後換腿重複進行。

  2、前胸向著膝蓋靠攏,但是要注意,膝蓋要保持伸直狀態,不能夠彎曲,然後,腿部韌帶與後背會感到有痠痛感,這是效果的體現,之後,停止拉伸,深呼吸兩次,慢慢將動作恢復為起始狀態,恢復為起始動作後,再重複進行12次。

  3、將繃直的左腿慢慢的拉起來,同樣需要注意,膝蓋要保持伸直狀態,不能夠彎曲,同時,臀部和大腿部位的肌肉也要緊繃,一直到身體與大腿成直角狀態後,拉伸才能夠停止,然後,再次進行兩次深呼吸,將身體恢復為起始動作時的狀態。

  拉伸小腿

  在跑步時,小腿所需要承受的壓力是很大的,跑步完畢後,小腿肌肉非常的需要放鬆拉伸。

  1、將兩手臂分開,按在牆上,兩腿一前一後分開,前彎後直,然後兩腳均向前伸直,同時後腳跟放在地上,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感受小腿肌肉的拉伸,避免力度過大,拉傷肌肉,時間保持在15-39秒左右,到點後再換腿進行上述運動。

  2、雙手撐住牆,後腳跟保持著地,雙腿要繃直,保持該動作20秒,細細感受小腿肌肉的拉伸感,時間到後再重複進行。

  3、俯下身子,利用雙臂和一條腿來支撐身體,保持身體平衡,另一條腿屈放於身體前,保持放鬆,將整個身體的重心都集中於支撐身體的那隻腳的腳尖部位。

  同時,腳跟向後和向下用力,保持緊張狀態,令小腿後部的肌肉被拉緊,細細體會這種感覺。心裡默唸10下然後放鬆,再重複進行上述動作,重複3次,然後換腿再做。

  拉伸臀肌

  1、兩腿一前一後分開,雙腳指向前,臀部向前運動,但是,身體要保持直立,用手對大腿進行按壓,臀部和大腿部位會感到有拉伸感,保持這種狀態30秒後換腳進行。

  2、髖部向前慢慢滑動,然後雙手後撐,一直保持30秒的時間。

  3、該動作同樣是維持20秒左右的時間,將雙手枕與腦後,與此同時,兩膝和髖部向一側用力。

  以上這些便是跑步後需要進行的拉伸運動。跑步後的拉伸運動能夠將跑步產生的效果擴大,讓身體得到更好的鍛鍊哦!

  跑步的正確技巧

  抬起腳尖

  大多數跑步時的損傷都是由於跑步時腳尖向下而造成。儘量保持腳尖上翹並用中間的腳弓落地。努力使您的腳跟在臀部下方向後向上運動。這將使運動姿勢自動調整正確,從而在腳部落地時以弓起部位著地。

  不要邁步過大

  腳應落在臀部下方,而不是身體前方。避免邁步過大的方法之一,加快步頻。更快步頻的跑步將促使以更快速度抬起和落下雙腳,從而使得邁步過大變得難以實行。雙腳應以每分鐘約170至180次的頻率落地。

  讓軀幹也得到充分鍛鍊

  在抬高腳部跑步時應保持腹肌收縮。儘量抬頭使其遠離尾骨,從而使肌肉儘量收緊,並在跑步時訓練您的核心軀幹。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可供選擇,全力關注在跑步時抬高腳部,就像是有繩子拉住臀部前進的方向。

  放鬆拳頭

  保持雙手微微彎曲,但不要緊握拳頭。握拳會導致小臂緊張,這樣會影響肩部的正常運動。此外,不要繃緊手指並在空氣中滑動。這樣可能會導致手臂進行圓周運動,而不是前後運動。

  保持肩部下沉和後展

  在感覺勞累的時候會有聳肩的趨勢。保持肩部下沉和後展可保持挺胸狀態,從而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此外,應像鐘擺一樣,從肩膀發力帶動您的手臂運動,從而使手肘彎曲角度保持穩定。

  找到正確的角度

  保持手肘固定在正確角度彎曲90度上,並將其向靠近身體的方向拉動,不要讓手肘外擴。這樣做會使手臂運動更加高效。

  眼睛直視前方

  保持抬頭姿勢,將目光固定於地平線上,從而在跑步時保持腿部抬高和挺拔姿勢。

  健康的跑步習慣

  1、適量

  每週健身跑不超過4次,總量低於30公里。如果你還有精力和體力,可以在跑步之餘練些其他專案,尤其是膝關節受衝擊少的運動。可以是低衝擊舞蹈、上肢力量訓練、墊面訓練、橢圓機等。

  2、適時

  有跑步習慣者需根據自身的年齡選擇跑步量,隨著自身年齡的增大,要適度減少訓練量。同時要注意跑步時令,比如一個“夜貓子型睡眠者”沒必要強令改變自身生活習慣進行晨練,他可以把跑步時間安排在下午或傍晚。

  3、傷痛問題

  當在跑步訓練時遇到肌肉、關節疼痛抑或其他不適,要及時調整;若不適感不能排除,要停止訓練,休息療養或諮詢訓練專家,找到問題癥結並解決問題後再行訓練。

  4、適體

  根據個體差異安排訓練計劃。你要根據你自己的實際,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量,聽從自己身體本身的召喚,不要刻意去照搬別人的訓練量。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