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養生口訣
現在人們養生比較青睞於中醫養生,而中醫養生中的養生方法確實也很不錯。其中穴位按摩法就是一種很不錯的養生保健方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穴位按摩的優點
按摩的優點很多,容易學習。操作簡便,經濟實用,還可代替藥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後,可使精神振奮,起到興奮劑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靜下來,起到鎮靜劑的作用。
由於按摩有利於迴圈系統和新陳代謝,對於一般慢性病或身體過度虛弱的患者,是比較安全可靠的。對於不便吃藥的孩子,按摩可增強小兒體質,起到預防保健作用。對於某些複雜疾病,還可配合鍼灸、藥物治療。
對於一些急性的或高燒的傳染病,或臟器有病變,如傷寒、肺炎、肺結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腫瘤,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腸穿孔、膽道蛔蟲引起的膽囊炎等,發病凶急,速轉醫院急診,決不可應用按摩而延誤病情。對於閉經二月左右,突然發生下腹部劇烈疼痛的已婚婦女,為了確診是否有宮外孕或其他急性病發作的可能,也應該急速送往醫院搶救,不要耽誤。
頭痛左右太陽穴,風池風府一樣攻,
連捏帶按十餘次,須臾頭上即覺輕。
雙目昏暗視不明,按覓睛明運目框。
鼻塞無聞香與臭,通利鼻竅按迎香。
耳聾渾沌不聞聲,耳旁各穴均能聽。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諸穴皆可用。
肩臂痿痺不能舉,肩禺按之效無疑。
兩肘攣痛動艱難,按罷曲池將肘牽。
頭面手足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動脈,二七呼吸臂上通。
鎖骨窩內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雲門肩頭巨骨下,按定動脈在內生。
此乃要摧肺中氣,二十一度氣要行。
極泉腋窩心脈始,按定此穴心竅清。
乳旁期門是肝脈,重按腹內亦有聲。
大包穴在乳筋內,此是脾經脈絡通,
斜按能調五臟氣,心胸之病往下衝。
兩手齊攏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闕中,
指下氣動即是病,隨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鬆,
兩腿宛如火來烤,熱氣走到兩腳中。
左右有動石關穴,此是積聚在內橫,
一樣按法往下送,淤氣下降病覺輕。
肓俞穴動腎氣走,抬手熱氣散如風,
一樣按摩三五次,腹中輕快病無蹤,
是寒是火隨氣降,七疝原來是腎經。
盤臍有塊聚是氣,按住猶如石塊形,
重按輕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費功,
按來按去氣血散,臟腑調和病不生。
臍下二指名氣海,按之有動氣脈橫,
丹田不通生百病,體衰身懈氣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動脈明氣衝,
一連按動數十次,小腹淤氣往下行。
陰股動脈通五里,伸手摩脈抓大筋,
能調五臟陰陽氣,疼痛難忍方為真。
陰陵穴在麥輔骨,手指振動筋有聲,
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氣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盡,再從背後一程行,
君若試探勞心記,胸腹疾病定掃清。
平肩大筋真氣聚,捏此開通氣血行,
脊骨旁邊一寸五,此是太陽膀胱經,
兩條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聲,
內連五臟與六腑,風寒暑溼盡皆通。
伸手抓到腎俞穴,按之大痛穴為真,
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見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術定非輕,
腎旁左右名帶脈,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脅下陰陽氣,六脈調和甚分明。
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兩旁,
伸手連揉數十次,背氣相通到腿上。
承扶閉結用腳踩,此穴陰股綰中央,
腿上痠麻氣血降,患者不覺細參詳。
陽陵泉在膝外側,振動小筋痛難當。
承山能治五臟病,伸手摸捏痛非常。
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難言不要忙,
此穴能調周身氣,寒火腹痛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