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服藥注意事項

   兒童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對於藥物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寶寶用藥要注意什麼呢?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不要什麼藥都用溫開水送服

  不是所有的藥都適合用溫開水送服,下面幾類藥最好用涼開水服用。

  維生素類:維生素類藥物屬於水溶性製劑,很不穩定,遇熱後容易被破壞而失去療效。

  止咳糖漿:止咳糖漿之所以有止咳作用,主要是因為糖漿口服後會覆蓋在發炎的咽喉黏膜表面,從而減輕對黏膜的刺激,緩解咳嗽症狀。如果用溫熱的水送服,可能會稀釋糖漿,降低粘稠度,就不能形成“保護膜”,也會影響藥物療效。

  益生菌:一些對腸道有保護作用的益生菌製品,用溫度稍高的水服用,可能會殺滅菌群而影響藥物效果。

  預防疫苗:給寶寶吃預防小兒麻痺症的糖丸前後,都應避免食用熱的食物或喝熱的飲料和水,因為疫苗會在高溫下被殺死而失去活性。

  助消化藥:一些幫助寶寶開胃助消化的藥物,是通過藥中所含的一種活性蛋白酶發揮作用的,這種酶遇熱後會凝固變性失去作用,達不到助消化的作用。

 

  2、寶寶吃藥後不要馬上睡覺

  寶寶躺著吃藥或吃好藥後馬上睡覺,往往會使部分藥物粘在食道里,這樣,既影響藥物發揮作用,又可能損傷食道。所以,給寶寶服藥後,應多喝水,最好半小時後再讓寶寶睡覺。

  3、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

  現在很多醫生都提醒家長不要濫用抗生素,於是有的家長就一味地拒絕使用抗生素。專家提醒家長,應該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處方藥,不贊成家長自作主張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診時,醫生明確診斷是細菌感染並且開了抗生素,就應當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而不應當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絕。

  4、服藥要看藥品說明書,不要忽略服藥時間

  飯前服用:是指飯前1或2個小時服用,以利於藥物吸收。很多止瀉的藥物需要在飯前服用。

  飯時服用:是指在飯前或飯後片刻服用。一些開胃的或幫助消化的藥物應在飯時服用。

  飯後服用:是指飯後半小時或1個小時服用,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一般來說,抗生素類等大部分藥品都適合在飯後服用。

  5、不要把一天吃3次的藥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後吃

  “一日3次”或“一日2次”,是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的代謝速度後規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成三段或兩段,每8小時或12小時服用一次。按時吃藥,才能保證體內的藥物濃度,達到治療目的。如果把一天吃三次的藥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後吃,就會使白天寶寶身體裡藥物的濃度過高,而晚上又達不到治療的作用。

  對每天服藥次數,醫生用字母表示。qd,代表一天服藥1次;bid,代表一天服藥2次;tid,代表一天服藥3次。

  嬰兒喂藥要注意什麼

  喂藥時間

  喂藥時間嬰兒吃藥,大部分跟吃飯時間沒太大關係,隔6小時,或8小時吃一次藥。

  沒有特別指定服用時是時,選擇比較容易吃藥的餵奶前或吃非乳性食品前,給孩子吃藥比較好。第二次、第三次也都儘量在指定的時間吃藥的好。但如果白天睡覺時間有所延長,吃藥時是也可以有所變化,這是沒辦法的事。

  喂藥次數

  規定一天要吃幾次的藥,時間上可以不等間隔分配。儘量按規定的次數來給孩子服用夠就可以。如果沒有按規定的藥量來吃藥,那治療就沒法取得效果。但為了遵守這種現象,吃藥時間的間隔要縮短,重要的是儘量在孩子入睡之前完成服用。而且必須深夜也要起來吃的藥,醫生一般都會事先說清楚,所以那時要按照指標去做。

  喂藥藥都被吐出時

  剛喝完藥,藥就吐出來的情況下,如果吐的量很少,就沒有多大關係,但如果吐了很多就需要再喝一次藥。

  喂糖漿性液體方法

  由於藥有可能積澱在瓶底,所以服用前振一次,然後估計一次的服用量,如果孩子能用杯子喝水,可以直接對著藥瓶子喝。但不會使用杯子的嬰兒,可以用空奶瓶或專用藥來喝藥。可以用少量的牛奶或果汁與藥一起混淆之後喝,量太多的話,會喝不完,所以要少量。

  開過口的口服藥,應放在冰箱裡儲存。

  喂粉末狀藥的方法

  先把手指洗乾淨後放在藥水裡,然後直接觸一下嬰兒的臉頰外側溼一點,看看反應,這種方法最能識別溫度是否合適。之後,跟牛奶或涼開水攪在一起要把他一次性喝完。放進嘴裡不能喝下去時,可混淆少量的飲用水或果汁等,那時如果使用餵奶瓶,瓶內則會粘上藥粉,要用勺子或杯子及專用藥瓶來喝比較好。

  剩下的藥怎麼辦

  如果醫生沒說能儲存的話,那麼扔掉。剩下的藥即使能儲存,只能儲存到2-3個月以下,那時嬰兒的體重增加了,所需的藥量也變多了,雖然是同樣的症狀,但服用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要重新就診,開處方。嬰兒雖有類似的症狀,但有可能得的是不同的病,所以有必要防止使用已用過的藥,特別是口服藥易變質,所以請不要把剩下的藥無意給孩子喝。

 

  總而言之,為了不讓孩子隨便喝,保管藥時,要放在孩子手夠不著的地方。眼藥的使用方法讓嬰兒正面躺著,用大人的兩條膝蓋來夾住嬰兒的頭固定不動,這樣可以順利滴藥。一個人較難時,可和愛人同時幫著給孩子滴藥,眼藥如果是用於結膜炎,為了預防感染,滴藥時,先滴兩眼中沒有炎症的眼睛,然後再滴另一隻眼。外用藥的使用方法發疹病很多,根據病名、狀態,所開的處方也不同。有時候即使是用於同樣的溼疹,但擦的部位不同,藥的種類也不同,所以按醫生的指示,指定次數來擦藥。擦另一種藥時,先用香皂來洗原來部位或用含橄欖油的藥布來擦淨之後,換新藥來擦按處方開的外用藥。用完了之後,症狀也沒好或出現噁心現象,就需要再次就診。栓劑的使用方法栓劑是從肛門塞進之後使用的藥,解熱劑是它的代表藥,嘔吐不能喝任何藥的時候用栓劑。塞藥時,先在栓劑表面上滴一點水或橄欖油,用換尿布的要領即可,先把尖的部位使頸插入,用拇指摁住一會兒。栓劑是以體溫來溶化,所要放在冷庫裡保管,只在使用時拿出來,如果藥的每次使用量是整個藥的1/2量的時候,先把固體狀態藥外面的整個膠囊,用剪刀來切了一半之後再保管。塞進肛門之後,如果萬一塞進去不久馬上跟大便一起往外排瀉的話,可以再塞栓劑一次。

  兒童用藥要注意事項

  1、給藥途徑的選擇

  我們提倡“能口服給藥治療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療的不靜點給藥”。雖然注射法給藥劑量準確、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響,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藥物的質量、藥物的刺激性、藥物本身的毒性、輸液中的微粒和熱原等都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病情不嚴重時,請選擇口服或肌注給藥,病情嚴重時才選擇靜脈給藥。

  2、給藥劑量要準確

  兒童給藥物量一定要根據日齡或體重計算給藥量。因給藥量大或靜點速度過快,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3、藥物的選擇要合適

  兒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腎均未發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腎清除功能較差,應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應較嚴重的藥物。

  抗菌藥物的選擇:一般的感冒發燒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時,也應選毒副反應小的藥物,如青黴素類抗菌藥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藥物,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等可引腎及耳毒性。氯黴素可引起灰嬰綜合徵。如確有應用指徵時,必須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據此調整個體化給藥方案,以確保治療安全有效。不能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者,不可選用上述藥物。四環素類可引起齒及骨骼發育不良,牙齒黃染。喹諾酮類可引起軟骨損害,避免用於18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磺胺類藥和呋喃類藥可導致腦性核黃疸及溶血性貧血,兒童應避免使用。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缺乏安全性資料,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避免使用或謹慎使用。兒童由於腎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經腎排出的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β內醯胺類藥物需減量應用,以防止藥物在體內蓄積導致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的發生。

  瀉藥與止瀉藥的應用:兒童便祕應先調整飲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使用緩瀉劑。兒童腹瀉時也應該先調整飲食,控制感染補充液體,一般不主張使用止瀉藥,因使用止瀉藥後腹瀉雖可得到緩解,但可加重腸道毒素吸收甚至發生全身中毒現象。

  解熱止痛藥的應用:兒童發熱的原因很複雜,也許是普通感冒、扁桃體發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在沒有查出病因前,濫用解熱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正確診斷,耽誤治療。特別是幼兒高熱時,如果使用解熱止痛藥不當,還會引起出汗增多、體溫突然下降而發生虛脫。有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的患者,應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鬆等藥物。

  鎮靜催眠藥的應用:鎮靜催眠藥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廣泛的抑制作用,產生鎮靜、催眠和抗驚厥等效應。兒童有高熱、過渡興奮、煩躁不安、頻繁嘔吐等情況,使用鎮靜藥可以使患兒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復。常用的藥物有苯巴比妥、***、異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鎮靜劑不當也可造成患兒呼吸抑制。不應長期使用鎮靜催眠藥。

  激素類藥物的的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常用的有氫化可的鬆、可的鬆、潑尼鬆、地塞米松、倍他米鬆等。應用本類藥物時,必需嚴格掌握適應症,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和併發症。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本類藥物,可引起肥胖、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一般感染不要使用本類藥物,因其對病原微生物無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炎症反應和免疫反應,降低機體防禦功能,反而可使的感染病灶***如化膿性病灶、結核***活動和擴散。如必須長期使用本類藥物時,應給予促皮質激素,以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同時給予鉀鹽,並限制鈉鹽的攝入,還應增加蛋白飲食,適當加服鈣劑及維生素D。停藥時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以免發生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症狀。

  維生素類、微量元素、滋補品的合理使用

  維生素類:應根據兒童身體生長髮育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類藥物。不應將其作為補劑給兒童長期服用,過量服用也會出現對肝、腎臟損害及中毒症狀,如周身不適,胃腸道反應、頭痛、骨及關節痛等。

  微量元素:兒童缺微量元素如鐵、鈣、鋅等時,補充時不可長期使用。最好到醫院做生化檢驗,測定其血中含量,以調整補充量,血中含量正常時,停止服用。

  補品:兒童不宜常吃補品,攝取營養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保一種營養物質攝入過剩,均會導致營養失衡。人蔘蜂王漿之類的補品,用多了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要避免濫用滋補品如人蔘、人蔘蜂王漿、冬蟲夏草等。

  聯合用藥須注意的問題

  藥物種類不易過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不要聯用可使毒性增加的藥物,如慶大黴素與卡那黴素***氨基糖甙類藥物***聯用。

  兒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劑

  兒童用藥要選擇兒童劑型的藥物。不要使用成人規格的糖衣片、緩釋片、控釋片、膠囊等。因糖衣片、膠囊劑,一方面可掩蓋藥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速效感冒膠囊”等複方製劑中含有中樞神經興奮劑咖啡因,高燒的兒童服用後易誘發驚厥抽搐,特別是5歲以下的小兒更不宜服用。

  用藥後要密切觀察

  如果出現寒顫、頭暈、噁心、嘔吐、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停藥,進行相應處理。

  外用藥膏類的使用要點

  即使同樣都是外用藥,也分為溶液、酊劑、粉劑、洗劑、油劑、乳劑、軟膏、糊膏、硬膏、膜劑、凝膠、氣霧劑等多種形式,其藥物特點各有千秋,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

  用藥特點

  溶液用於溼敷,酊劑要均勻塗抹;粉劑多擦會結成團塊,洗劑使用前必須搖勻;油劑用後感覺比較潤滑,乳劑則容易清洗;軟膏會阻礙面板散熱,糊膏滲透作用稍差;硬膏能阻止水分蒸發,膜劑可以深入面板;凝膠會在肌膚上形成一個薄層,氣霧劑噴灑均勻能代替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