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凍注意事項
然秋天是鍛鍊孩子們體質、增強耐寒能力的最佳時機,但家長們也不能一味的“凍,凍,凍,爸爸媽媽在訓練寶寶“秋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如果太極端,反而會危害寶寶健康。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寶寶秋凍的要領
要領一:掌握氣溫防突變
“秋凍”的基本理念就是從秋季開始鍛鍊機體適應嚴寒冬季的能力。自然都是隨著氣候變化,耐寒訓練也應循序漸進地實施。然而,當天氣變化出現反常、氣溫急降時,如果仍然堅持給孩子“秋凍”,不給其做好保暖措施,勢必會引起傷風感冒,體格差的孩子甚至會發生呼吸道感染,引發肺炎。所以,家長一定要掌握氣溫變化,及時地給孩子增減衣服,必要時仍需要適當地進行保暖,不可一味地“凍!凍!凍!”要根據突變的氣候,靈活掌握。
“春捂秋凍”雖然是句老話,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幫助其進行鍛鍊,要在孩子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進行,以免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影響。
要領二:各項引數有指標
秋凍的時令指標:秋凍適宜節氣是從立秋到立冬的三個月。從初秋開始就讓孩子對冷環境的逐漸適應鍛鍊。
室內外溫差指標:當室外的溫度低於室內2-5攝氏度時,孩子在外出可以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內外溫差超過7攝氏度以上,那麼就應該及時地新增衣服了,否則容易導致感冒。
晝夜溫差指標:秋季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溫差小於8攝氏度時,寶寶可以接受耐涼鍛鍊。一旦晝夜溫差》10℃時,就應該給寶寶及時新增衣服了。
觀察感受指標:如果寶寶面紅、氣喘、煩躁、多汗,表明溫度過高,應降溫減衣;反之,面色發白、手腳發涼、打噴嚏、流鼻涕、起雞皮疙瘩或打寒戰,表示過冷,應添衣加被。
要領三:不同年齡各有度
▲嬰兒入秋後只需單衣薄被,且不要緊包緊裹,衣帶要寬鬆,被褥需輕柔,便於寶寶肢體舒展活動;當室溫降至20℃以下,可穿夾衣,蓋夾被。在同樣的室溫環境中,儘量比大人減少一層衣被,因為孩子代謝旺盛,產熱多。
▲2-3歲幼兒秋天宜穿純棉貼身線衣褲,易於吸汗。隨著溫度下降,可單層加衣,不要給孩子穿化纖衣服,因為化纖衣服易產生靜電,它會加重面板的乾燥,而且化纖衣服不透氣。
▲3歲以上幼兒孩子的活動量逐漸增加,秋季更不能穿太厚的衣服、高領上衣,在其活動時可以穿單薄的運動服,以免活動時出汗太多,被涼風一吹更容易患上感冒。
總之,在秋季時不要給孩子穿得過於厚實、嚴密,也不要過度保暖,使得身體容易出汗,那樣反倒容易著涼感冒。
要領四:體質差異硬指標
寶寶體質是最重要的指標,即“秋凍”應因人而異。體質較虛弱的小兒不應實施秋凍鍛鍊,有先心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貧血、營養髮育不良、反覆發生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慢性胃腸疾病的幼兒,以及免疫低的小兒,因為他們對氣候比較敏感,尤其是早晚天氣變化大時容易感冒,所以不可以盲目實施秋凍訓練。
寶寶秋凍需要注意事項
多凍凍更“皮實”
“孩子感冒並不是因為穿少了,而是因為不適應低溫氣候,免疫力下降所致。”醫生說,孩子的抵抗力是在逐漸適應冷環境的過程中得以提高的。
特別是上幼兒園的孩子,由於經常要活動,穿得太多使寶寶一動就出汗,若不能及時擦乾、換上乾爽的衣服,更容易著涼生病。除了給孩子多準備幾件小馬甲外,還可以多準備一些墊背巾。
“三暖一涼”穿秋衣
“秋凍”進行之時如何給寶寶正確穿衣,醫生告訴家長一個小訣竅,檢視寶寶穿衣是否合適,只要保證“三暖一涼”就可以,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
手暖:撫摸寶寶手心,如果是溫熱而無汗,證明穿衣是得當的。
肚暖: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就會肚子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影響到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環,睡覺時圍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腳部是陰陽經穴交會之處,面板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頭涼: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如果頭部捂得嚴嚴實實,反而不利於體熱蒸發,特別是當孩子發燒時,更不可捂住頭部。
寶寶“秋凍”勿心急
“孩子的體溫調節功能有待完善,即使要凍,也不可操之過急。”醫生提醒說,家長可以從三方面鍛鍊寶寶的耐寒能力。
添衣循序漸進。氣候剛轉涼的時候,不要立即給寶寶添置過厚的衣服,要循序漸進,逐步新增。晚上睡覺時,蓋被也不要太厚,房間內可以通風換氣,這樣能讓寶寶呼吸道黏膜接觸更多的冷空氣刺激。
適當進行冷鍛鍊。最簡單的方法是養成用冷水洗手、洗臉及喝涼開水***以25℃左右為最宜***的習慣。由於這是一個逐漸降溫的過程,孩子一般都能適應,並且效果顯著。
多參加戶外活動。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只要天氣許可,就可帶孩子到室外活動活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