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之秋季養生
四季氣候不同暑,時節各不相同。秋季是如何養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常識,歡迎大家閱讀。
小常識
《內經》對秋季的特點是這樣描述的:“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秋季是萬物收穫的季節,秋高氣爽,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自然界的各種動物都在忙著儲存食物和能量,為即將到來的嚴冬做準備。人體在秋季時,陽氣逐漸由表趨裡,氣血執行減緩,新陳代謝相應減慢,腠理汗孔開閉有時,汗液排洩減少。
因而,歸結秋季的特點,便突出一個“收”字,養生也就要從“養收”著手。順應秋季自然界的這種氣候變化以及人體的生理變化特點,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起居,才有利於我們的養生保健。下面就談一談秋季的養生保健注意事項。
秋季起居注意
進入秋季,氣候漸轉涼,尤其入夜之後,溫度降低很快,人們此時不宜在戶外乘涼太久,以免感受深秋風寒之邪,而應該早早進入夢鄉,以幫助人體精氣的收斂閉藏;起床時間應延續夏季的習慣,以早起為宜,趁著早晨的涼爽,趕去工作的場所及安排準備一天的活動。
秋季著裝——“秋凍”
秋季氣候漸轉涼且多變,晝夜溫差增大,因此應該及時增添衣物以避寒。一般來講,秋季著裝要比夏季適當增多,以適應氣候的轉冷改變,減少熱量的散失,維持體溫恆定。
另外,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來講,秋季衣物的增添不宜太快,最好是在人體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漸、少量增加衣物。因為衣物增添太快往往不利於身體對氣候轉寒的適應力;如果使人體保持適當的微冷狀態,可以增加對寒冷的耐受力,有利於防病保健,此即民間俗語“春捂秋凍”中所講的“秋凍”。
秋季宜增加耐寒鍛鍊
秋季是炎熱的夏季向寒冷的冬季轉換的過渡季節,經歷了由熱轉寒的整個變化過程。為了適應氣候的這種轉變,秋季時最好適當增加耐寒鍛鍊,以增加人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冷水浴是一項很好的耐寒鍛鍊專案。對於決定要開始洗冷水浴的人來說,有一些事項還是要注意的:首先,初洗冷水浴時不要太突然,不要一次用冷水沖洗整個身體,以免身體適應不了而產生不適症狀,可以先用冷水潑洗面頰、手臂等處,待身體適應後再逐漸增加脖頸、胸腹、下肢、背部等處,這樣循序漸進地進行;另外,在水溫的選擇上,可以先用稍溫熱的水,然後每次逐漸降低水溫,直至變為涼水。
除了洗冷水浴這種耐寒鍛鍊之外,上面提到的“秋凍”穿衣方法也是一項很好的耐寒鍛鍊。此外,在微冷的環境中進行戶外晨練、爬山、慢跑、游泳等運動,也可以增加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適宜秋季的運動專案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氣候轉涼,人們經過了一整個炎熱夏季的避暑“蟄居”,秋季成為重新開始身體鍛鍊的好季節。秋季時,人體精氣轉趨於裡,因此秋季的運動最好選擇一些具有安神寧志、幫助精神內斂功效的運動專案,如內氣功、靜坐等,以幫助人體精氣的內斂和閉藏。
除去以上的運動專案,還可以選擇稍微劇烈的運動專案,以舒展筋骨、活動氣血,如年輕人可以選擇打球、爬山等,老年人可以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專案。
秋季在增加運動鍛鍊的同時,也應當根據氣候的變化特點,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保健。秋季燥邪當令,氣候多幹燥,溫度漸轉涼,且晝夜溫差大,因此,運動鍛鍊時要根據情況及時增減衣物,不要怕麻煩,避免太熱、出汗太多;運動前宜飲用適量溫開水,以補充水分,減輕呼吸道黏膜乾燥狀況;運動以微出汗為度;出汗後不要立即脫去衣物,以免感受風寒。
秋季進食注意
初秋時分,氣溫仍偏高,民間稱其為“秋老虎”,但陽光已不似夏季時毒辣,此時仍應繼續注意降溫防暑,避免陽光久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時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彌補汗液丟失。
仲秋至深秋,燥邪當令,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失水分,出現面板乾裂、皺紋增多、毛髮乾燥易脫落、咽喉燥痛等症狀或不適。因此,秋季應多喝水,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以“酸、甘、潤”為主,少食辛溫發散之品,如蔥、姜、蒜、韭菜等物,以免助燥傷陰。
中醫學認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陰生津。秋季氣候乾燥,因此適宜多食酸、甘、潤之品,如雪梨、蜂蜜、甘蔗、牛奶、銀耳、百合、蓮子、核桃、紅棗、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養陰、生津、潤燥,緩解人體乾燥症狀。
秋季易患疾病的預防
秋季氣候乾燥,人體水分很容易流失,加上夏季出汗太多,體內水分相對不足,到了秋天很容易引起“秋燥”的症狀。人們經常會感覺嘴脣乾燥脫皮,全身面板變得緊繃繃的,有時還會有瘙癢、咽喉部位乾燥疼痛、大便乾結等,這些都是“秋燥”的表現。空氣乾燥,人體呼吸道黏膜對病毒等微生物的抵抗力也隨之下降,加上晝夜溫差增大,如果不注意防護,很容易發生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
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多是由於衣物添減不當以及人體抵抗力下降引起的。秋季時氣候轉涼,晝夜溫差大,我們需要及時添減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不宜赤身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厚。另外,可以適當增加體育鍛煉和耐寒鍛鍊,以增強體質,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
秋季情志調攝
秋季肅殺之氣當令,萬物由榮轉衰,人很容易受到自然界這種變化的影響,產生悲愁傷感的情緒。因此,秋季情志的調攝主要是保養神志、收斂神氣,減少秋殺之氣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可以多參加些戶外活動,比如爬山就是秋季很好的戶外運動專案。我國古人有“重陽登高”的習俗,這對於秋季情志調攝是很有幫助的。秋高氣爽的季節,選擇一個好天氣,與親朋好友一道去登山暢遊,飽覽美景,可使人有心曠神怡、輕鬆愉悅之感,有利於消除憂鬱、悲傷的情緒。
食譜推薦
◆銀耳雪梨紅棗粥
材料:銀耳適量,雪梨1個,糯米60克,紅棗5枚,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洗淨泡入溫水中至黏軟後撕成小塊備用,雪梨洗淨去核切小塊,將糯米、紅棗洗淨入鍋加水煮沸,放入銀耳、雪梨塊,改文火繼續煮,待粥稠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銀耳雪梨紅棗粥可滋陰潤肺、美膚養顏,適宜常服,尤其氣候乾燥的秋季適合服用。
◆紅棗蓮子百合粥
材料:紅棗5枚,蓮子***去心***20克,百合30克,糯米5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紅棗、蓮子、百合、糯米洗淨放入鍋中,加水上火煮,先武火後文火,待粥快成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紅棗蓮子百合粥可清心潤肺、健脾補氣,適宜乾燥的秋季常服。
◆生地天冬粥
材料:生地30克,天門冬30克,粳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生地、天冬洗淨切細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取汁加入粳米再煮,待粥快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生地、天冬都是很好的滋陰潤燥之品,做出藥膳具有很好的潤肺、滋陰、止渴功效,適宜乾燥的秋季服用。
◆杏仁川貝粥
材料:杏仁15克,川貝粒20克,糯米6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糯米洗淨加水煮沸,加入乾淨的杏仁、川貝粒,改小火同煮至粥稠,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杏仁川貝粥具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適宜因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咽喉乾燥腫痛、咳嗽痰少難咯出、口渴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