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之夏季養生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萬物競長,日新月異,陽極陰生,萬物成實。《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那麼夏季養生減肥食譜有什麼呢?下面小編和您去看看,希望下面文章對您有幫助哦!
1.心理調節
夏屬火,與心相應,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自然界的陽氣在長,人體陽氣亦然,發怒容易使陽氣過度亢盛,氣血上衝,因此應該保持心情平靜,胸懷寬闊,神清氣和。精神面貌,應充沛飽滿,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洩和陽氣的旺盛。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鬱,以免阻礙氣機。
嵇康《養生論》說,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這與民間常說“心靜自然涼”的夏季養生寓意相通。
2.運動調節
夏天運動鍛鍊,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避開烈日,加強防護。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清新處,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操等運動量適中的方式為佳,有條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因為夏季暑熱使人出汗較多,劇烈運動,可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鹽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不要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否則,會引起感冒或引起寒溼痺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3.飲食調節
夏季炎熱,心火易於亢盛,宜選擇綠豆、西瓜、苦瓜、冬瓜、豆腐、薏米等,清熱解暑、清心瀉火的飲食。可適當多食味苦之物以清熱解暑,同時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出汗多,鹽分損失較多,可適當增鹽,保證機體正常運轉。
夏季人體氣血趨向體表,供應到消化道的血液相應減少,常使人感覺食慾不佳,消化功能減弱,若感暑溼更傷脾胃,出現胸悶、納呆、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溏等症狀。因此夏季飲食應以清淡、少油膩、少甜食、易消化為原則,適當食用酸味、辛辣芳香的食物,以開胃增食慾,助消化。
夏季暑熱出汗較多,可適當食用冷飲補充水分,幫助體內散發熱量。但冰鎮飲料、雪糕、冷麵、生冷瓜果等冷飲冷食不宜多吃。
過食會傷及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等解渴消暑之佳品,也不宜冰鎮。老人、兒童及體質較弱者,對冷熱刺激反應較大,更不可貪涼。
此外,夏季是致病微生物繁殖旺盛的季節,食物極易腐敗變質,此時為腸道疾病高發時期,特別要講究飲食衛生,謹防“病從口入”。
4.起居調攝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言:“夏三月,此為蕃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日長夜短,在作息上就應當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特點,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保持陽氣的旺盛。夏季炎熱,汗出較多,容易產生疲倦,應克服倦怠情緒,積極進取。
起居上還應注意預防中暑。“暑易傷氣”,炎熱可使汗洩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所以,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時,要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並注意補充水分、加強防護。午飯後,需安排午睡,一則避炎熱之勢,二則恢復疲勞。隨著空調的推廣使用,夏日患空調病的人數逐年遞增,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以及一些面板過敏症狀。
這是由於人們過度貪涼,將室內溫度設定過低,導致四肢溫度低於軀幹溫度,室內外溫差過大,室內空氣不流通,引起了人體陰陽失衡。因此,應注意保持空氣流通新鮮,定時開窗換氣,清掃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度為宜,夜間睡眠最好不用空調;從空調環境中外出,應先在陰涼地方活動片刻,讓身體逐漸適應,從戶外進入空調環境後,勿使冷風直吹;若長期在空調室內者,避免處於風口,注意衣著保暖,儘量到戶外活動,多喝溫開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
夏日天熱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換,久穿溼衣或穿剛晒過的衣服都會使人得病。提倡每天洗一次溫水澡,不僅能洗掉汗水、汙垢,使面板清爽,避免微生物滋生,消暑防病,而且能利用沖洗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鍛鍊身體、解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沒有條件洗溫水澡時,可用溫水毛巾擦身代替。忌用冷水洗澡,尤其是大汗後,以免受到風寒溼邪侵襲。
夏日炎熱,腠理開洩,易受風寒溼邪侵襲。可在樹萌下、水亭中、涼臺上納涼,但不要在房簷下、過道里,且應遠門窗之縫隙,以防賊風入中得陰暑症。睡眠時不宜長時間電扇送風,不宜夜晚在室外露宿,不宜袒胸露腹,不宜睡在地上和有穿堂風處,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