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筍茶茶道茶藝步驟
紫筍茶芽葉細嫩、芽色帶紫、芽形如筍、條索緊裹,沸水沖泡,芳香撲鼻,湯色清亮,茶葉舒展後,呈蘭花狀。那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水質
能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古人曾雲“茶性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水質對茶湯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還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沖泡烏龍茶,亦覺不堪一飲。古人的茶書,大多論及用水。所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終不過是要求水甘而潔,活而新。水的硬度直接影響茶湯的色澤和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則色黃褐而味淡,嚴重的會味澀以致味苦。此外,劣質水不僅無法沏出好茶,長期使用生成嚴重水垢,還會損壞茶具。所以泡茶用水,應是軟水或暫時硬水。一般來說,以泉水為佳,潔淨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則要視地下水源而論。至於雨水和雪水,以當今環境汙染之重,恐怕沒人敢喝。茶藝館的水,也多用礦泉水或蒸餾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則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廣州白雲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濾水器過濾後的水,也勉強可用。
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特別是在餅茶團茶時期,控制水溫似乎是泡茶的關鍵。概括起來,燒水要大火急沸,剛煮沸起泡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溫通過對茶葉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來影響茶湯滋味和茶香。綠茶用水溫度,應視茶葉質量而定。高階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以80C左右為宜。茶葉愈嫩綠,水溫愈低。水溫過高,易燙熟茶葉,茶湯變黃,滋味較苦;水溫過低,則香味低淡。至於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C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味淡薄。此外需說明的是,高階綠茶用80C的水溫,通常是指講水燒開後再冷卻至該溫度;若是處理過的無菌生水,只需燒到所需溫度即可。
茶的用量
茶葉用量,並沒有統一標準,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來說,沖泡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嚴格的茶葉評審,綠茶是用150ml的水沖泡3g茶葉。茶葉用量主要影響滋味的濃淡,這完全決定於各人的習慣。初學者可嘗試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茶湯濃度。
茶具沖泡綠茶,比較講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壺,只適於沖泡中低檔綠茶。玻璃杯比較適合於沖泡名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君山銀針等細嫩綠茶,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遊動、變幻。特別是一些銀針類,沖泡後芽尖衝向水面,懸空直立,然後徐徐下沉,如春筍出土似金槍林立。上好的君山銀針,可三起三落,極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藝館,多使用玻璃杯沖泡綠茶。古人使用的是蓋碗。相比於玻璃杯,蓋碗保溫性好一些。一般來說,沖泡條索比較緊結的綠茶,如珠茶眉茶。好的白瓷,可充分襯托出茶湯的嫩綠明亮,且蓋碗比較雅緻,手感觸覺是玻璃杯無法可比的。此外,由於好的綠茶不是用沸水沖泡,茶葉多浮在水面,飲茶時易吃進茶葉,如用蓋碗,則可用蓋子將茶葉拂至一邊。總的來說,無論玻璃杯或是蓋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沖泡方法
綠茶的沖泡,相比於烏龍茶,程式非常簡單。根據條索的緊結程度,應分為兩種。然而,無論使用何種方法,第一步均需燙杯,以利茶葉色香味的發揮。外形緊結重實的茶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溫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葉如旗;湯麵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45-55C。若高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合適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完全依靠經驗,所以實踐是最重要的。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窮。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於平水珠茶、湧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較緊結的茶。
條索鬆展的茶燙杯後,取茶入杯。此時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衝入適溫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此時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茶藝館中,普遍是直接將水衝擊茶葉,這種方法不妥。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利用水的衝力,反而易燙傷嫩葉。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後微微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此時茶香高鬱,不能品飲,然恰是聞香最好時候。稍停約兩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再衝水至滿。沖水方法如前。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其它步驟,皆與緊結茶相同。合適這種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蘭花等。有些條索不是特別緊結亦非特別鬆展的茶,兩種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習慣而已。
紫筍茶茶道發展過程
紫筍茶以其“緊直帶扁、色綠潤、香氣清高、鮮醇回味甘甜、芽細嫩綠清澈明亮”的品質特點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1982年至2003年,先後被評為中國名茶、榮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獎、中國國際農搏會名牌產品稱號、浙江省精品名茶展示會金獎、中國國際無公害名優茶特別推薦產品稱號、中國浙江國際農博金獎、浙江和湖州名牌產品稱號、浙江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浙江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國家無公害產品、中國綠色食品稱號。同時,長興縣積極實施紫筍茶品牌戰略,爭創紫筍茶“國標”是其中一個方面。2002年,以省農業廳為主、縣農業局、技監局配合起草紫筍茶農業行業標準,在完成初稿的基礎上,結合省市有關茶葉權威人士的意見形成送審稿。
2003年11月30日—12月1日,農業部組織國內有關科研、教學、生產、檢測等領域的20名專家對送審稿進行評審,並形成評審意見,以為“該標準規定了紫筍茶的有關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標籤、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標準編寫符合GB/T1.1—2000,GB/T1.3—1997《標準化工作導則》基本要求;在廣泛蒐集國內外有關茶葉產品的科研成果、生產經驗與實際情況和相關標準的基礎上,首次制定了紫筍茶農業部農業行業標準,該標準內容涉及生產、加工和商品,並對其在相關生產、流通環節中的相應要求作了明確的規定,對生產者、加工者與經營者有著較廣泛的通用性;該標準所確定的技術指標與我國現行的有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相吻合,符合我國農業產業政策的發展方向,並與現有標準協調一致。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對保證紫筍茶產品質量,尤其是衛生有重要作用,並對增強紫筍茶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最後,評審委員一致認為:該標準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建議該標準作為農業部行業推薦性標準。經過進一步修改完善,並經報批,紫筍茶農業部行業標準終於正式通過審定並頒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