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栽培蓮藕高產

  種植蓮藕的種植戶都想自己種植的蓮藕高產,想高產關鍵害的靠好的技術方法,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蓮藕高效栽培技術

  一、精細整地,施足底肥

  藕是在泥土中生長的,它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質,軟滑而疏鬆,並且透氣性良好,這樣最有利於蓮藕的生長,且容易獲得優質高產。所以植藕前應深翻土壤,精細整地,施足基肥。一般在冬末解凍前結合採藕進行排水,然後深翻33-40釐米,使土壤充分風化,立春至春分,開始打地鋪糞。做法是:首先起表土33-40釐米,然後用電夯打池底,以防漏水漏肥。蓮藕池一般長16.7米、寬10米,池埂上部寬50-67釐米,下部寬1米,高67米。池與池相連要不得壘過水道。藕池打好後,接著畝施入人糞尿3000-4000公斤,腐熟有權肥4000-5000公斤,並連續深翻4遍,拌勻土肥,整平地面,使其達到池平如鏡。最後放水踩池,踩池時先放淺水10-13釐米深,然後反覆進行踩地,待池土完全踩成軟滑泥漿時即可,以備栽植。

  二、適期栽植,合理密植

  1、種藕選擇栽植前認真選擇種藕是培養壯苗,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種藕應選擇藕節肥大,芽子茁壯,無病蟲危害,並且具有本品種特徵特性的蓮藕作種藕,種藕越肥大越好,這樣的種藕既具有大量的養分,又有生命力旺盛的芽子,能促進新生走莖很快生長髮育,從而為蓮株的健壯生長打下基礎。

  2、適期栽植根據多年實踐,穀雨至立夏為蓮藕的栽植適期。栽植時期不能過早或過晚,過早,水溫和地溫低,發芽緩慢,藕苗不旺;過晚,種苗過大,緩苗時間長,栽植時容易碰傷或折斷,同時生長期縮短,影響產量和效益。

  3、合理密植,方法得當栽植的密度不能過大或過小,適宜的密度一般是行距2.3米,株距1根挨1根,每畝用種藕400-450公斤。為便於栽植,池水不宜過深,一般保留10釐米左右,其栽植方法有2種,一種是斜栽法,一種是平栽法。栽植時先挖長1-2米,寬13-16釐米,深16-20釐米的溝,然後將種藕尖端向下傾斜舊調重彈入溝中,上面壓蓋10-13釐米厚的池泥,以蓋住芽為宜,蓋泥時藕頭稍深些,後把微露水面,以利用陽光提高泥溫,促進生根和發芽。如果用採用平栽法,其走莖易跑出泥外,種苗易因風吹而擺動,故栽後要經常檢查,如飄出水面,需重新栽下。

  栽藕的方式,採用互動排列的方式,一行向南,即藕尖向一個方向,順行稍偏左、右;另一行向北,南北兩頭,藕頭均向池埂。

  三、栽植後的管理

  1、科學灌水與施肥蓮藕要求流動性的淺水和充足的肥料。栽植後幼苗生長期,池內要不得經常保持10-20釐米深的水層,發現水位降低,應及時灌水補充。一般栽植後1-2天灌水1次,這樣池內水層淺,有利用接受陽光照射,土溫提高快,能促進葉子及走莖的抽生。如果水層過深,池溫低,不利於藕苗生長。夏至後灌水較少,因池底已經踏實,不易漏水,一般1個星期灌水1次。夏至開始結藕,立秋為藕膨大盛期,水深應保持在33-40釐米。

  蓮藕蟲害防治

  一、蓮藕常見病害

  1、蓮藕腐敗病又名黑根病、藕瘟。是蓮藕生產上的第一大病害,一般在耕作層淺和水淺的老藕田及連作田易發病,影響結藕而減產。它是由藕球莖狀鐮狀菌侵染後所致的蓮藕病害,主要為害地下莖、地上部葉片和葉面。病莖抽生的葉片、色澤淡綠,從葉緣開始發生褐色乾枯,葉柄最後枯死。病菌多從傷口、吸收根或生長點侵入,病菌隨流水灌溉傳播。

  2、蓮藕葉枯病是蓮藕上的第二大病害,病原是單絲殼屬的病原真菌。主要危害荷葉,荷葉邊緣先出現淡黃色的病斑,後逐漸向葉片中間擴充套件,呈黃褐色,最後從葉肉擴及到葉脈,直至全葉枯死。高溫多雨,有利發病,藕田肥力不足,病害嚴重。

  3、蓮藕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上有時也可發生,是由棒束孢屬的病原真菌危害所致。

  二、蓮藕病害、綜合防治

  1、實行2-3年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對減輕病害有重要作用。

  2、選用無病種藕栽種種藕帶菌是腐敗病發病的主要菌源,預防該病,關鍵要從無病藕田選擇健株作種藕,杜絕菌源,在植藕前,種藕用50%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悶種24小時時,晾乾後播種。

  3、清除病株徹底清除發病藕田病株及病殘體,並深埋或集中燒燬。植前每畝施生石灰50-100公斤,既殺菌清潔田園,又可加速有機肥的分解。

  4、合理施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肥料必須充分腐熟。對土壤酸性重、還原性強的土壤中,宜重施石灰,石灰要早施、多施。生長期間注意氮磷酸肥的配合施用,有條件地方應增施矽質肥,提倡補施硼、鋅、鉬等微肥,切勿偏施化學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科學管水生病期深水灌溉,降低地溫抑制病菌繁殖。留種蓮田每天保持深水浸泡,切勿排幹水和冬翻晒垡。非留種田在採完蓮子後一律砍伐荷梗翻耕或挖藕,最好栽上一季冬作物。不種冬作物的也要翻耕灌水浸田,減少土壤及病殘體的帶菌。

  6、及時用藥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噴霧。也可用上述混合藥粉500克拌細土25-30公斤,堆悶3-4小時後撒入淺水層蓮蔸下,2-3天后再用上述混合劑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多菌靈200倍液混合“402”4000倍液,噴灑葉面或葉柄,連噴2-3次,能有效地減輕或控制此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