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怎樣栽培
睡蓮想必大家對睡蓮都不會感到很陌生,它和荷花很像,花朵大而且十分美麗,因此被很多朋友所喜歡,?有哪些栽培的事項需要注意的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睡蓮又名水浮蓮、子午蓮、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花卉。它原產亞洲東部,性喜強光、高溫、溼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耐寒,但忌冰凍。對土壤選擇不嚴,而以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為好。繁殖可用分株或播種法。分株法一般在3月下旬將根莖挖起,切成10-15釐米長的小段,然後栽植。播種法於3-4月盆播,氣溫保持25-30度,約半個月可發芽。待幼苗有3-4片真葉時,再分栽於盆中。
盆栽睡蓮應在每年春季分株換盆一次。換盆時最好選用內徑30釐米以上的花盆,這樣植株才能充分伸展,生長髮育正常。使葉大、花大。盆土用塘泥土或菜園土,盆底部先放進少許蹄片或碎骨塊等作基肥。將根莖栽植後,上面蓋一層河沙、田泥等表土,澆足水分,待出芽後,再將盆土浸入水中,水面略高於土面,放置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保持水質清潔。隨著氣溫上,葉子伸展,應逐漸加水。夏季生長旺盛,水位稍深些,最多可灌至水深20釐米,但不可淹沒葉面。若要換水,應在清晨進行。
在高溫季節,要注意保持盆水清潔,開花後及時把枯死的葉片、葉柄和花梗剪掉,防止消耗養分並能保持植株美觀。但花謝後沉入水中的話更切不可剪掉,以使他們完成結實階段。生長期,如長勢不旺、葉小而薄,可在根莖旁邊埋少許餅肥或尿素。睡蓮屬陽性植物,在生長期間要求陽光充足,若放置在遮蔭處養護,水面易生青苔,且植株生長衰弱,只長葉不開花。睡蓮盆栽一般一年能開花,花後等葉枯凋後,將根莖自泥中取出,藏於溫室或含水的砂土中,也可在寒露節前後,將盆水倒出,剪去枯枝爛葉,將其移入冬季不結冰的室內越冬。第二年春季再進行上盆栽植。
睡蓮的切花栽培
傳統的自然利用
睡蓮是夏天水中花卉,花姿楚楚可人,從自然的生態,移至接近觀賞的地方來培養,則有一番清新的風致,近來蔚成庭園池泉裡不可或缺的水生植物。切花壽命雖苦短,但花色晶瑩亮麗,供作水盤插花裝飾,大有滿室生涼的觀感。
植株性狀:幾近於圓形而橢圓的葉,最大直徑達30~60公分,基部深缺刻,葉色濃綠。葉基缺刻銳花瓣尖端隨之而尖;葉缺刻鈍瓣端亦鈍。葉緣稍向內側彎曲,尤其是熱帶種較明顯。花具多枚花瓣,四萼,雄蕊特多。通常浮上水面綻放。花色有白、桃紅、赤、紫、黃等,花期五~十月。著花良好的每株70~80朵,花謝後連莖沒入水中,散播完熟的種子。根莖普通種每年增生新芽; 熱帶種圓球形塊根發生的子球,可供分株 *** 球 *** 繁殖。
切花怎樣栽培
一、種植時期 熱帶種通常晚普通種一個月,以五~六月為適期。此時正好老球根新芽將要發生,千萬不可超過六月底。睡蓮的球根或塊莖,外觀呈黑色,很難分清良劣。要分別良劣可用小刀切皮,肉質白色又堅硬者為良球,如嫩芽出現的種球最可靠。久置的乾燥球或腐爛球絕不得使用。
二、土壤和種植方法 種植需具黏重質土壤,且日照良好為佳。不然施行黏質土壤的客土法亦可供栽培。種植前先在植穴中施基肥,薄鋪土壤掩蓋基肥。球根***苗***下種,植穴填土至芽端,堆置小卵石滿穴面,以防球根浮動,並防池水混濁。灌水高出池底3公分的程度,以後觀葉的伸高隨時增加水深。
三、植後管理 種植約經一週,開始出現小芽,在未伸出原水平時,池水增深為30~45公分。初生的嫩葉捲曲,葉柄長達水深高度展葉;此時便要決定保持水深。當葉片載浮於水面,以後不論何時都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時常注意水深,如見減少立即增加水量至一定的深度。管理中如看到黃色枯葉,應及時拿掉外,其它不需特別的照料。
四、過冬的處理 秋後水中的葉和柄開始枯萎,進入寒冬則僅剩下根株。若任置池中且池水不減,便有寒害而枯死的危險。因此入秋就要全部從池中挖出收集,使用特大號方盆密植根株,存放於溫暖的室內過冬,以策安全。生存的最低溫限度為 13℃左右。
五、繁殖 入秋挖起存放的老株母球,四周著生大大小小的子球,至次年五月重新種植時,整株全部挖離方盆,同時分球如同母球同樣種植池中。分球雖小如蠶豆大,但一經種植不久即發育粗壯成株。為獲得良好後代,應行人工交配。種子採收後立即以黏質土箱播,叫做「取播」。實生栽培次年一部分開花,如要全部開花,需要到第三年才有可能。
六、切花方法 睡蓮由於生育水中,切花保鮮力反而遜及陸生植物,一旦切花脫離水中,吸水能力意外的拙劣。因此祇好依賴注水法,強迫把水自切口注入,以達吸水目的而利插花保鮮。這項措施可由切花業者施行,也可由消費者自行處理。除了多備註水器外,操作均較其它保鮮法簡單又省錢,既方便且事半功倍。
睡蓮葉腐病
症狀: 主要為害浮貼水面的葉片,病斑形狀不定形,有的呈“S”形,有的形如蚯蚓狀,褐色或黑褐色,壞死部後期出現白色皺球狀菌絲團,後生茶褐色球狀的小菌核,發病重的,葉片變褐腐爛,難於抽離水面。
病原: Sclerotium hydrophilum Sacc.稱為喜水小核菌***球小菌核***,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核球形,橢圓形至洋梨形,初白色,後變黃褐色或黑色,表面粗糙,大小315-681*290-664微米,外層的深褐色細胞大小4-14*3-8微米,內層無色至淺黃色,結構疏鬆,組織裡的細胞大小3-6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核 隨病殘株遺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漂浮水面,氣溫回升後菌核萌發產生菌絲侵害葉片,病菌發育適溫25-30℃,高於39℃,低於15℃不利發病,夏秋高溼多雨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
1.減少菌源,採收時清除病殘株,深埋或集中燒燬。
2.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會、50%混殺硫懸浮劑600倍液,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