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怎麼種植
秀珍菇***學名:Pleurotus sajor-caju***,是蠔菇類***oystermushrooms***中的一種;最早採自印度喜馬拉雅山腳的Euphorbia royleans樹。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秀珍菇的介紹
秀珍菇,學名環柄香菇,原產於印度南部查摩省。1974年由菌物學家Jandiaik.C.L馴化成功,20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至大陸地區,平菇的一種,在分類學上屬於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秀珍菇這個名稱來源於臺灣,是商業味比較濃厚的的一種鳳尾菇。它不同於普通的鳳尾菇,其菇體姣小,柄長5-6釐米,蓋直徑<3釐米,所以稱秀珍。秀珍菇因外形悅目、鮮嫩清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獲食客好評。秀珍菇的營養價值相當於牛奶。鮮菇中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種類較多,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齊全。
秀珍菇子實體單生或叢生,菌蓋扇形、腎形、圓形、扁半球形、後漸平展,基部不下凹,成熟時常波曲,蓋緣薄,初內卷、後反捲,有或無後沿,橫徑1.5~3釐米或更大達4釐米,灰白、灰褐、表面光滑,肉厚度中等,白色;菌褶延生、白色、狹窄、密集、不等長,髓部近纏繞型;菌柄白色,多數側生、間有中央生、上粗下細、寬0.4-3釐米或更粗,長2-10釐米,基部無絨毛。 秀珍菇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蕈菌,原產於印度。1974年Jandiaik,C.L在印度詹務郊外,喜馬拉雅山腳下,羅氏大戟的樹樁上發現。經分離並人工栽培,證實是一株高產優良食用菌。1978年,菌種經香港引進後,廣東、福建、山西、吉林等省都栽培成功。 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經多年引種試驗,發現它和其他鳳尾菇一樣,無論在食用、栽培和產量等方面均比通常栽培的平菇有更多的優點且菌絲生活力極旺盛,具有很強的腐生能力,可以在稻草、麥稈、香蕉稈、廢棉、茶葉渣等各種植物廢料上生長,極易進行人工栽培。
秀珍菇的種植
栽培場所的選擇
菇房應選擇通風良好,清潔的地區,四周沒有雜草和臭水溝等菌蠅和菌蚊滋生的場所。菇房應安裝通風裝置,門窗均應安裝細眼紗網,以防蠅蚊類進入。
出菇前的準備
栽培種發滿後應該菌絲潔白,均勻,健壯,無雜菌感染;對菇房應該進行預處理,DDV藥劑燻蒸一整夜後散氣,再用高錳酸鉀和甲醛燻蒸一夜,待氣味散盡後,對菇房進行預溼處理,在整個床架,房間***包括大棚***的地面和牆壁均應大量噴水,使整個房間的溼度增加上去。在菇中佈置2-3個殺蚊燈,以便控制蟲口密度。
栽培袋入棚
將菌包擺放於栽培床架上,高度以床架高度為準,搬入栽培房中可以養菌兩天,不用通風,房間仍然噴水保溼,一個棚中能放多少菌包,且放置多少層,這要與菇棚中的通風換氣量匹配
第一潮菇出菇
第一潮菇菌絲的養分積累最為集中,所以將來的產量也是所有潮次中最高的。開袋時沿著頸圈將塑料袋割掉,颳去原先老的菌種或肥大的原基。此時保持菇房的相對溼度達90%***可通過在菇房中懸掛無紡布噴溼來實現,有加溼器則最好***,連續保持3-5天,房間溫度保持在23-25℃,每天給予一定的漫射光,此時菇房應該勤加噴水,在噴水的時候給予通風。此階段對通風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使CO2濃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即可。3-5天后可見料面上原基已經開始分化,並形成行大量的菇蕾,此時應該將無紡布收起來,增強通風和光照時間,或全天通風,但溼度一定要保持在85-90%,此時菇蕾分化很快,等菇柄伸長達3-4cm,菌蓋直徑達2cm即菌蓋漸平展時可用細服噴霧器勤加噴霧,霧點可直接噴在菇體上,要細噴和勤噴,尤其在晴天干燥的天氣條件下。條件合適一天後即可採菇,採菇後,去除料面的老根和一些沒有分化的原基,可直刮至新鮮的培養料,刮完後不可直接向料面噴水。如果菇房中出菇不太整齊,則需將新採完的菌包轉移,以方便其它菌包的出菇管理。一潮菇全部採完後,最好當天能全部刮淨***颳去表面老根與枯死的幼菇及菇蕾,這些地方最容易受雙翅目害蟲的危害而爛包***,此時菇房的溼度只要維持在70-80%即可,這樣的目的就是讓培養料表面乾燥一點,這樣可以防止黴病的大量發生及防止部分蟲卵的孵化***太乾燥時每天可用噴霧器稍稍噴一點細霧***,在此條件下養菌7-10天。
第二潮菇的管理
第二潮菇出菇前需對菌包進行浸水處理***處理措施是用刀颳去表面稍乾的培養料,這樣處理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去除表面可能攜帶的一些蟲卵與病斑;另一個是增加菌包在短時間內的吸水性,一般一天的浸水可使菌包增水30-50克,這就為出好下一潮菇提供了水份的保證***,此時有黴病的最好能分開處理,以防交叉感染,然後放入4℃的冷庫中24小時給予低溫刺激,同時給雜菌以抑制處理。低溫刺激一天,這個時間可以對菇房進行清潔處理,也可以用殺蟲劑控制一下蟲口密度。將菌包從冷庫中搬出後,尤其要注意保溼處理,可以重新搭上無紡布隨時噴水保溼,並增加菇房的光照時間和頻次。待菇蕾再次顯現後,管理同第一潮,此時通風與保溼顯得尤為重要。第三潮、第四潮及五六潮等的管理同二潮類似,關鍵是一個養菌與增水的處理上要合適。
末潮菇的處理
可將菌包的尾部開部分袋面,出最後一批菇。
秀珍菇的生長環境
基本環境
秀珍菇生長髮育需要碳素、氮素和各種礦物質養分等。它是腐生性菌類,同其它真菌一樣,不含葉綠素,不能自己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而完全依靠現成的有機物質營生活。在它的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碳素、氮素、礦物質及生長素等,均從栽培料內獲得。
溫度
菌絲生長的溼度範圍為10-35℃,最適宜生升溫謨25-27℃。溫度低於10℃,菌絲基本停止生長;低於20℃,菌絲生長緩慢。溫度高於30℃,菌絲生長、稀疏,色澤變黃,易於老化;溫度高於37℃,菌絲停止生長。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範圍較廣,在10-32℃條件下都能出菇,這是與其它平菇不同的地方。原基形成和菇蕾生長最適宜溫度是15-20℃,溫度低於10℃,很少再產生原基。低於15℃,子實體生長緩慢。溫度高於25℃,菇蕾生長快,成熟早,菌蓋成熟時多呈漏斗狀。出菇階段,如果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刺激,原基容易產生。
水份與溼度
菌絲體生長的基本要求含水量65%,從原基形成至了實體成熟,要求空氣相對溼度為85-90%,空氣相對溼度低於70%時,原基產生少,菇朵易幹萎。相對溼度高於95%時,子實體易變軟腐爛。
空氣與光照
菌絲體階段,一需要特殊的通氣條件,子實體階段,則需要有良好的通氣條件,如果空氣中CO2濃度高於0.1%,極易形成菌蓋小,菌柄長的畸形菇。菌絲體階段,不需要光照,子實體階段,需要光照,散射光可誘導原基形成和分化。沒有光照,子實體不能產生。子實體在200-2000勒克斯光照之間,生長正常,光線過暗,易形成畸形菇,過強,特別直射光子實體易乾枯。
PH值
秀珍菇適宜偏鹼的的環境生長,因此生產上常用3—5%的生石灰水調節培養料的PH值,一般調整至7.2-----7.5。這樣不僅能促進菌絲生長,而且還能抑制夏季高溫黴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