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蛹食用謹慎中毒

  蠶蛹是蠶吐絲蠶上蔟結繭後經過4天左右形成的。蠶蛹入饌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

  在我國,蠶蛹蒸煮入宴已有1400多年曆史。據研究分析,蠶蛹含有蛋白質56%、脂肪28%,蛹體含有20種氨基酸,包括人體及動物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但是,由於蠶蛹成分較多,處理工藝很複雜,因此,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食用後中毒。

  造成中毒的原因有:一、蠶蛹放置時間過久,蠶蛹體內有雜菌汙染、繁殖、發酵、黴變,從而產生毒素。二、有些蠶蛹中有“微粒子”病,這是一種由蠶卵、蠶糞傳播的變形蟲病,這種蠶蛹也可使食用者產生中毒反應。三、蠶蛹雖然經過處理,仍然帶有惡臭,說明蠶蛹中已有黴菌、細菌、寄生蟲等生長繁殖,從而造成蠶繭內蛹體蛋白變性,分解產生毒素。某些人對毒素敏感性強,就餐前空腹,對毒素吸收得多,就會造成中毒。邊吃蠶蛹邊喝酒,中毒將更嚴重。


蠶蛹

  因此預防中毒的發生必須注意五不食用:一、蠶蛹未經處理加工,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涼拌、鹽漬即食。二、蠶蛹不新鮮,變色發黑,或呈粉紅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三、蠶蛹發生異味、惡臭,不可食用。四、蠶蛹放置過久,冷天超過一週,熱天超過20~30小時,即不可食用。五、有魚、蝦等食物過敏史的人,不可食用。

  中毒者在進食蠶蛹一小時後就會突然發病,先有噁心、嘔吐、眩暈,逐漸昏迷。還有人出現狂躁、說胡話、產生幻覺、眼睛斜視。眼陣攣是最突出的症狀。同時伴有面部、頸部、軀幹部、四肢肌肉陣發性抽搐。病人站立不穩,眩暈呈醉酒狀,或視物旋轉,或自身感覺旋轉,嘔吐頻繁,嚴重者往往神志不清。還有人食用蠶蛹後全身面板出現蕁麻疹,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如發現食用者中毒,應迅速將其送往醫院治療。

  蠶蛹藥典標準

  本品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ymbyx mori ***Linnaeus*** 的乾燥蛹。由繅絲後的蠶繭中取出,晒乾或低溫下烘乾。

  【性狀】 本品近似紡錘形,長1.4~2.5cm,寬0.8~1.4cm。表面棕黃色至棕褐色,有油脂樣或蠟樣光澤。頭部鈍圓,尾部鈍圓而略尖,腹面皺縮而凹陷。頭部可見未完全分化的觸角,一對單眼及足;未完全分化的薄翅緊貼上腹部兩側;下腹部為環節。背面頭部為未分化的倒三角形盾片,以下約有10個環節,其中頸部及尾部3節不甚明顯。質脆易碎,橫斷面外層淡黃白色,內層深褐色,中空。氣微腥,味微鹹。

  【鑑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取濾液5ml,加茚三酮試液0.5ml,加熱,溶液顯紫色。

  【檢查】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中國藥典》附錄Ⅸ H 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2.0%。總灰分 不得過6.0%***《中國藥典》 附錄Ⅸ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熱浸法***《中國藥典》 附錄Ⅹ A***測定,用70%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8.0%。

  【炮製】 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性味與歸經】 甘、辛、鹹,微溫。歸脾、胃、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生津止渴,消食理氣。用於消渴,消瘦,小兒疳積。

  【用法與用量】 3~15g,炒用或生用。

  【貯藏】 置乾燥處,防黴,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