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肩周炎的方法

  肩周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給許多人帶來了困擾。可幸的是,治療肩周炎的方法也有很多,患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方法配合治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肩周炎的中醫治療,希望能幫到你。

  中醫治療方法

  1.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的中藥就可以治療肩周炎。

  2.拔罐,拔罐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刮痧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經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每週可刮1~2次。

  4.鍼灸,鍼灸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大椎、曲池、外關、腕骨等穴位。選用1~1.5寸鍼灸針,用75%酒精棉球消毒面板,刺入穴位,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兩週為1療程。

  5.理療,選用鎮痛安眠枕或超短波等高頻電磁療法,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可起到消炎、鎮痛、解痙、改善血液迴圈、鬆弛肌肉的作用。

  6.功能鍛鍊,功能鍛鍊對治療肩周炎來說十分重要。“醫三分練七分”,應鼓勵患者多做肩關節的運動,特別是適當做大幅度的運動,對預防肩關節的粘連,肩部軟組織的拘緊、攣縮,大有好處。

  中醫用藥

  肩部疼痛是肩周炎的典型症狀。肩周炎疼痛的程度差異很大,有的鈍痛,有的似刀割樣痛,也有的為針刺樣或牽拉樣痛,疼痛範圍較廣泛,多數疼痛延伸到上臂和肩後。疼痛厲害時,肩關節周圍肌肉呈明顯痙攣,嚴重時手不能梳頭,甚至不能穿衣服。預防肩周炎,最理想又簡單的方法是堅持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做操等,平時注意肩部保暖,夏天睡覺不要露肩吹風扇,不要在潮溼的地方睡臥,以防受風寒溼邪;防止肩部慢性勞損,不可突然做強力勞動或卸過重物體,以防肩部發生扭傷。

  治療肩周炎首選推拿與鍼灸,區域性用藥物封閉能起到明顯的消炎鎮痛作用。其次可選用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的中藥煎汁,以木棒蘸取藥汁來回擊打肩部痛點及穴位,能疏通經絡、活血止痛。以下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經濟安全、無副作用的中藥外敷療法:

  方劑組成:三七1g,紅花、桂枝、川烏、草烏、牛膝各5g,當歸、雞血藤、透骨草各10g,鹽750g,將中藥和鹽一起炒熱後裝入布袋,選擇肩髃、肩貞、曲池、外關穴等穴位外敷,溫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度,如有燒灼感,可在藥袋與面板之間加毛巾墊著以免燙傷。每次敷20~30分鐘,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一個療程後休息2天,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預防辦法

  1、兩手抱頭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緊抱繞後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周而復始。

  2、擴胸分肩法:

  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放於胸前,兩肘與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擴開胸懷,分開雙肩、吸氣;回覆時呼氣。

  3、單手壓肩法:

  以右肩為例。兩足似弓步,右腳在前,離桌尺餘;左腳在後伸直。右手收於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體向下向後擺動。

  4、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貼於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產生溫熱感,換手。

  5、按揉穴位法: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鐘,換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鐘,換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鐘再換手。

  6、頭壓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雙腿,手掌放在頭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頭緊緊壓住手掌中心***哪邊痛就壓哪邊的手掌***,每次20分鐘。開始幾天,手臂不能彎度過大,手掌也很難伸到位,可先採用側睡頭壓手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