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病是怎麼形成的

  乾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淚液質或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並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表組織病變特徵的多種疾病的總稱。又稱角結膜乾燥症。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乾眼病的相關知識。

  :

  最近研究認為,眼表面的改變、基於免疫的炎症反應、細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變等是乾眼症發生發展的相關因素,而各因素之間的關係尚未明瞭。病因可分為以下四類:

  1.水液層淚腺淚液分泌不足

  是最常見的乾眼角度原因;先天性無淚腺、老年性淚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淚腺發炎、外傷、感染、自律神經失調,長期點某些眼藥水或服用某些藥物都會造成淚液分泌不足;長期戴隱形眼鏡者。

  2.油脂層分泌不足

  由於眼瞼疾病造成瞼板腺功能不良。

  3.粘蛋白層分泌不足

  缺乏維生素A1者、慢性結膜炎、化學性灼傷等。

  4.淚液過度蒸發、淚膜分佈不均勻

  眼瞼疾病造成眼瞼閉合不良、眨眼次數減少、長時間停留在冷氣房或戶外強風燥熱的環境中。

  其他原因:

  長期低頭看手機、平板不眨眼

  現代辦公離不開電腦和手機,長時間注視電子螢幕讓乾眼症變得更普及,在都市人群中乾眼症尤其嚴重。長時間凝視畫面閃爍的電子螢幕,讓人忘了眨眼,導致眼球得不到淚液的滋潤,從而出現眼睛乾燥的症狀。

  除了接觸電腦遊戲的學生、長期面對螢幕工作的白領以外,長時間在空調環境、溼度不夠的環境生活工作的人,或者有酗酒、煙癮的人,也是容易患上“乾眼症” 的重點人群。早期的乾眼症狀是比較常見的,而且病情並不嚴重,但嚴重的乾眼症狀可能會導致眼睛和眼瞼慢性炎症、角膜潰爛、疤痕、永久性視力下降、甚至導致失明。

  乾眼病的臨床表現:

  常見的症狀是眼部乾澀和異物感,其他症狀有燒灼感、癢感、畏光、充血、痛、視物模糊易疲勞、黏絲狀分泌物等。有時眼睛太乾,基本淚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淚;較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黏附,這種損傷日久則可造成角結膜病變,影響視力。

  乾眼病的治療:

  乾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長期治療。若是因為眼瞼暴露導致的淚液過度蒸發型乾眼,應根據病情把握眼瞼重建的手術時機進行眼瞼的重建。

  1.區域性治療

  ***1***消除誘因 應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腦,少接觸空調及煙塵環境等乾眼誘因;瞼板腺功能障礙者應注意清潔眼瞼、應用抗生素等。

  ***2***淚液成分的替代治療 應用自體血清或人工淚液,嚴重患者應儘量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3***延長淚液在眼表的停留時間 可配帶溼房鏡、矽膠眼罩、治療性角膜接觸鏡等。

  ***4***其他 避免服用可減少淚液分泌的藥物,如降血壓藥、抗抑鬱藥、阿托品類似物等;有免疫因素參與的型別可加用免疫抑制劑或短期區域性使用激素;手術治療等。

  2.全身治療

  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防止繼發感染。食用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含胡蘿蔔素的蔬菜;口服魚肝油等。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為了減少痛苦可頻繁滴入生理鹽水、人工淚液或抗生素眼膏;或用電烙封閉小淚點,以減少淚液的流出。對於眼瞼閉合不全所致的眼球乾燥,可行眼瞼成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