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乾眼症的原因

  乾眼症一般在成人中比較高發,兒童淚液分泌較成人豐富,一向被視為對乾眼症“絕緣”。那麼幹眼症是怎麼產生的?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乾眼症是什麼

  主要是由於淚液分泌不足、蒸發過強或者質量差而導致眼部乾澀,有異物感、灼燒感,並畏光、紅痛、視物模糊的一系列綜合症狀,長時間近距離地使用電腦等終端視屏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孩子患上乾眼的原因

  兒童患上乾眼症後,不會細緻描述說眼睛幹,只會不停眨眼或揉眼睛,有的家長誤以為孩子得了角膜炎,到醫院開一些抗生素或抗病毒類的眼藥水,使得病情和症狀“愈演愈烈”。

  兒童乾眼症狀一般較輕,而且多是暫時性的,用眼藥水給眼睛“補水”就可以了。但是,不能選擇含防腐劑的抗生素類的眼藥水,它會抑制兒童角膜上皮的增長,加重病情。預防乾眼,還要注意讓孩子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牛奶、雞蛋、胡蘿蔔等,也可口服魚肝油或用魚肝油滴眼。

  預防乾眼症的方法

  1、低度遠視。即300度以下學齡前兒童,視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無視力疲勞症狀者可暫不配鏡。因為許多小兒都有300度的生理性遠視。有視力疲勞症狀者,若戴鏡後能夠提高視力,則應配戴。但不一定配足,可保留50~100度。

  2、中高度遠視,即大於300度以上者,此類兒童,遠近視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大部分有視力疲勞症狀。可分階段配鏡。先戴上稍低於驗光所得度數的遠視眼鏡,待適應後再按驗光結果將全部遠視度數比例給予處方,配戴第二付眼鏡。

  3、有眼球內斜者,原則上要配足遠視度數。尤其是戴鏡後內斜完全矯正或基本矯正且獲得雙眼單視功能者,即使戴鏡後視力反而降低,亦要按醫囑配足度數。若戴鏡後眼位暫無改觀,且視力下降明顯,上課時黑板也看不清,走路亦有困難,則開始時可適當戴淺一些度數的眼鏡,待適應後,再重新配鏡給足度數。通常情況下,初戴眼鏡總會有些不舒服,一般戴2個月以上便會適應。戴鏡適應後要堅持常戴忽摘,並經常檢查視力,對伴有弱視者要常遮蓋健眼並訓練患眼,以使患者視力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