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創業解讀

  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如今保險與網際網路的結合,開創不一樣的保險創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險從業解讀相關文章。

  高效精準 投融界助力網際網路保險創業

  臨近年末,網際網路保險行業迎來了轟動的事件:百度宣佈聯合安聯保險發起成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百安保險”。隨著百度的入局,網際網路三巨頭BAT在保險領域再度聚首:早在2013年,阿里、騰訊聯合中國平安設立“眾安保險”;今年6月,螞蟻金服發起設立“信美相互人壽”,之後控股臺灣國泰金控在滬全資子公司國泰產險;騰訊則聯手中信國安密籌“和泰人壽”。

  有媒體將2015年稱之為“網際網路保險的元年”,除BAT入局外,傳統險企也在加快互聯網布局:泰康線上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近日高調亮相,中國太平正在申請設立中國太平網際網路財險公司,中國人保也在籌劃申請電子商務公司等。此外,上市公司也在盯上了“網際網路保險”這塊大蛋糕,資料顯示,今年以來,至少有26家上市公司釋出公告稱“擬參與發起設立保險公司”。

  有專家表示,目前網際網路保險處在爆發前夜,所有對使用者以及行業有價值的創新都有機會。一方面,雲端計算和網際網路技術等可在減少其初期固定資產成本投入的同時保障運營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觸網意願強烈,在產品開發上貼近使用者需求,積極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共同開發新產品。

  近期釋出的《2015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已經超過10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今年剛成立的。據投融界研究院資料顯示,2015年投融界平臺上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專案數量就多達37個,資金缺口保守估計為58010萬元,其中不少專案受到眾多資金方的追捧。

  在投融界第174期沙龍現場,“足以保APP-網際網路保險第三方平臺”專案格外引人關注。該專案創新性地採用

  “‘線上+線下’的O2O+F2C模式”,線上銷售,線下服務,提高客戶體驗度。目前該專案已開通全國範圍內出單,與廣東、湖南、湖北、山西、山東、河南、浙江、福建、安徽等13個省市的保險公司展開合作,專案前景看好。

  投融界專家分析認為,2016年將是“網際網路保險爆發年”,會有更多的社會力量“試水”網際網路保險。作為專業的融資服務交易平臺,投融界將全面升級“標準化+個性化”服務體系,運用大資料分析和網路技術,使客戶的需求得到高效精準地匹配,有效幫助客戶解決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專案資金缺口大的問題。

  網際網路保險創業 哪個領域更有“錢途”?

  2000年前後,很多保險公司建立起了自己的網站,網際網路保險開始萌芽。自2005年《電子簽名法》出臺,催生第一張電子保單出爐,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0年。在網際網路保險的第一個十年,第一批網際網路保險弄潮兒進行了各種探索和嘗試,但失敗者遠比成功的多,整個行業也經歷了市場熱捧和監管層棒喝的冰火兩重天。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火爆,網際網路保險成了最後一塊資本爭搶的處女地。尤其是過去兩年,各類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破土而出。據曲速資本《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研究簡報》資料表示,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達到96家;而IT桔子收錄的2012年後成立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有69%順利獲得了融資。群雄逐鹿的網際網路保險行業,什麼切入點最有“錢途”?

  從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的切入點分佈來看,網際網路保險滲透了保險公司整個業務流程,包括保險產品研發、市場銷售、核保承保、理賠服務幾大環節,而其中切入點最多的是對銷售渠道和營銷模式的變革,其次是產品研發,這兩部分基本囊括了大多數的創業公司。

  產品研發機會無限

  傳統保險市場上,產品同質化嚴重,難以匹配客戶精細化分群的需求。保險條款複雜不透明,也導致了消費者對保險產品心存顧慮,直接造成了我國保險深度***人均保費271美元,人均保單不足1張***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均保費662美元***與鄰國日本的差距更是遙遠***人均保費4207美元,人均保單超過6.5張***。

  保險場景化定製時代已經來臨。隨著網際網路逐漸成為人們生活、消費的主要場景,保險生活化的步伐也大大加快。依託於豐富的場景和技術實現的可能性,人們對於保險的認知和顧慮也在得到改變:第一,保險再也不是可有可無的“賭博”,而是切實存在在網際網路生活中,彌補各類交易缺失的衛士;第二,不用再擔心晦澀條款的“挖坑”,也不用擔心理賠中的各種推諉,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使得保險服務更加透明和公正,大大提升了保險服務的品質和效率。

  保險服務化也成為未來大勢所趨。對於那些具備整合上下游資源能力的團隊來說,通過保險產品打通上下游服務鏈條,能讓保險變得更加有血有肉,更能被使用者所青睞。

  比如通過保險+服務,既可以發揮保險的損失補償,又可以實現人性的服務對接。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消費升級大勢和網際網路應用場景的愈發豐富,使用者在應用場景中對服務保障有更迫切的需求,場景化的保險定製產品和服務型的保險產品將迎來指數級增長。

  銷售變革還要繼續等風來

  更多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團隊通過銷售和渠道變革切入,例如比價平臺、導購平臺等。尤其是2014年以前,以這種銷售和渠道變革作為切入點的創業團隊佔據了大多數。

  從商業邏輯來說,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變現方法,導購和比價平臺以收取佣金盈利,並不需要考慮產品研發和核保核賠的責任,這是典型的輕資產模式。但是導購和比價平臺需要有兩個基礎條件:一是大流量;二是高轉化。只有同時做到這兩個條件,才能獲得比較客觀的收益。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短期內獲得大流量本來就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隨著競爭的升級,使用者成本不斷升高,對需要大流量的創業公司來說,運營成本將會居高不下。此外,由於這種平臺不參與保險產品研發,保險產品和傳統保險公司已有產品差別不大,使用者主動選擇的動力不強,購買轉化率偏低。

  也正因為如此,目前比價和導購平臺中,最常見的就是車險。因為車險是個強需求產品,且足夠標準化,具備了大流量強需求的特點,比價和導購就有存在價值。

  對於這型別創業團隊來說,必須開始著手研究人群細分和產品定製。當獲得一定的產品定製權和足夠高的議價能力,則可以通過產品端優勢來吸引客戶;此外,也可以嘗試與 B端合作進行銷售,拓展服務鏈,千萬不要死守面向使用者***To C***產品比價或者產品導購的路線一頭走到黑。

  To B似乎比To C更“性感”

  如果說商業模式的切入點是由創始團隊的專業能力決定的,那麼To B還是To C則是創始團隊的資源決定的。對於保險產品來說,由於客戶對風險感知程度不一,除了對個別產品如商業車險有著強需求外,其他的保險採用直接To C的方式顯然沒有To B聽起來那麼性感。

  網際網路連結著海量的使用者。To B就意味著通過一次合作,就能短期內達成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訂單數,這是在傳統保險行業中不可想象的,因此To B的商業模式非常受到投資人追捧。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To C的商業模式就前景黯淡。To C的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並不需要研究行業生態,而需將重心放在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需求上。因此,對於To C的專案來說,給自己打造個性鮮明的身份屬性,在一個細分領域、或某類人群中建立口碑,未來一樣有迅速複製到更多領域和人群的可能。例如互助保險,無論是抗癌公社還是全民保鏢,依然有著可以預見的美好前景。

  對於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來說,足夠容納得下各種玩法的創業團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堅持走好自己的路,向自己的使用者提供足夠好的產品和服務,促進保險產業鏈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這才是網際網路保險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