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網際網路創業解讀
上海網際網路創業為何一直默默無聞,是文化原因還是城市特性所導致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吐槽上海網際網路創業,網際網路江湖已沒有上海灘
恐怕不止上海人奇怪,作為中國的經濟重鎮,網際網路創業卻似乎與大上海無緣。人們對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從移動網際網路逐漸壯大之初就已經討論過幾輪了。
想當初,上海也是PC網際網路時代的大玩家
其實,網際網路在上海,並非從來就水土不服。在世紀之交的中國網際網路時代誕生之初,上海也曾有眾多婦孺皆知、聞名遐邇的網際網路高光企業。
“融資額最高、團隊最豪華”的億唐;“C2C電子商務先驅、成功退出”的易趣;“從門戶轉向商旅預訂服務”的攜程;“網遊求生併發達”的盛大、九城;“報紙與網路招聘並舉”的前程無憂等都是在21世紀最初幾年成立並一步步“著名”的網際網路明星企業。此後,上海還誕生了土豆網、百姓網、大眾點評、籬笆網、部落格大巴等網際網路企業。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上海同樣不發創業者,餓了麼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儘管如此,這依然不能與上海本身的地位相匹配,比起北京、杭州、廣州、深圳,上海似乎遠非一個網際網路創業花園。更有輿論指出:在中國網際網路江湖的版圖中,上海已經被邊緣化。
上海網際網路創業何以走上默默無聞之路?
觀點一:擺明了就不是給創業用的
兩年之前,也就是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有興起之勢時,網際網路產業模式觀察者魏武揮就分析過此問題,在他看來,上海之所以沒有像北京、深圳那樣的網際網路創業氛圍,原因有以下八點:
1、大學的佈局與規劃,造成了最有可能創業的人群——大學生,很難進行創業。北京有兩所頂尖高校——北大清華都在中關村一帶,產業界和校園溝通相對方便。但上海呢,若干個大學城的規劃,導致上海校園和業界距離極遠。
2、上海不是一個“扎堆”的城市,缺少一個“扎堆”文化。在上海這個極其繁華的城市裡,創業者卻是極其孤獨的。
3、上海的生活太豐富了,有大把的地方可以讓你去消遣,對創業者和ta的創業團隊,是一個不利因素。
4、上海人對新的東西能包容,但接受度並不高。在上海去宣傳一個新東西,人帶人的連環效應很小。
5、上海雖然有金融中心之謂,但其實不是VC聚集之地。尤其是做天使、A輪的,並不多。
6、上海這個城市,太過成熟。在上海找工作,相對容易一些,這個城市已經方方面面都成熟到,並不適合冒險。
7、上海的高科技園之類的規劃,擺明了就不是給創業用的。
8、上海的媒體,並不發達,對於新鮮事物、創業公司,關注很少。創業者缺少被關注的機會。***詳情見魏武揮文章《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版圖上,何以找不到上海?》***
觀點二:只能歸結為文化的問題
如果說魏武揮的觀點比較感性,那麼前不久雷建平的文章《深度解析上海網際網路產業為何沉淪》,對上海的網際網路產業何以不夠強大的分析就更加深入了。
原盛大影視CEO、現“微樂手機動態桌布”合夥人趙雨潤對於上海網際網路創業存在幾大核心問題做了一個深刻的解讀:
1、格局問題,上海地區的人一向以精明著稱,喜歡計算投資回報率,尤其看重前期1到2年的投資回報率,若收益率不高,甚至虧本,不如投資到房地產、汽車等更保險專案。這使得上海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偏重於離錢近的行業,如遊戲、網際網路金融等細分領域,這也是上海為何能誕生盛大、九城等企業,而不是騰訊、阿里、百度這些企業的原因。
2、上海人的特點是喜歡“買辦”文化,上海500強企業眾多,當地人喜歡進入世界500強工作,創業是有風險的事,不被大多數人接受。
華興資本CEO包凡把這一問題歸結為“文化”。包凡認為:大部分上海人的想法是,畢業後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做一個高階白領,根本不願意去創業公司,當然,上海相關部門對創業支援力度也不大。“上海不缺市場,上海是中國O2O最大市場,O2O又這麼熱。按理說上海人才也不缺,上海的高校每年產生很多人才,上海更不缺錢。”包凡說,那隻能歸結為文化的問題。
觀點三:上海VS北京,上海在工業文明道路上或許走更遠,但也成為了發展桎梏
談到文化問題,一個在北京工作過十多年的上海人錢偉峰的說法更為具體。他以自身的經歷,將北京和上海的網際網路創業環境做了一個對比。雖然不能視為“諦論”,但對於理解上海網際網路創業環境可以作為一個借鑑。
上海的網際網路圈子是個蠻奇怪的地方,和北京相比,大都離錢更近一點,遊戲、金融、電商,但是某種程度上,不論是視野還是對網際網路深層的理解,都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層次。是的,就是原始,這裡依然還是一個一切基於商業模式而不是產品模式的地方。所有人都還停留在自己的原始範圍內,從不試圖離開一步,金融的還是金融,貿易的還是貿易。
上海幾乎沒有成規模的網際網路媒體,大家還在使用傳統的媒體玩法,落後且粗糙。但大多數人並不覺危機,反而認為這才是踏實做事。缺乏高速資訊渠道和使用者互動讓大多數公司緩慢而僵硬,大多數公司不論大小都缺乏網際網路公司應有的活力,反而散發著一種我不熟悉的閒散舒適。
這是一座太過工業化的城市。生活舒適,大家各按己命的享受著穩定的社會分工,即使擁有一些外地湧入的新鮮血液,也在城市生活中逐漸適應下來。
很少有行業聚會,週末各自過各自的生活,大量的業內人士有著讓我驚詫的封閉生活。
網際網路創業的核心就是人,人才的質量決定了一個產業的發展潛力。上海缺乏一線***網際網路***公司,也缺乏擁有一線視野的產業人員。上海缺乏網際網路產業創新方面的多樣性,產業相對集中在幾個行業,也同樣缺乏本地有價值的媒體曝光渠道。
上海當然是一座適合創業的城市。但不適合網際網路創業。
網際網路創業大多是從他人眼中的“異想天開”開始的,但僅就網際網路創業這個角度來看,兩者又略有差別。
網際網路創業的初期,對於那些還生活在“工業文明”的人來說,大多是“不靠譜”的,這種對“不靠譜”的包容性會影響創業者所面對的環境。
北京是中國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上海則是屬於金融和貿易的中心,這個由於地理位置帶來的差別,造就了兩個城市對不同風格的追求。文化和政治更經常地務虛,這也導致在北方,說奇談怪論是一種普遍被適應的情況,大家對於從未聽過的概念會有新鮮感和好奇。金融和貿易則是另一種情況,大家會習慣和錢更近的生意模式,對於那些需要靠“影響力”來玩的商業模式不那麼感冒,更加崇尚腳踏實地的發展。
某種程度上,上海或許在工業文明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但這也成為了某種桎梏。
網際網路是基於資訊方式上的革命性行業,網際網路的革新往往是從觀念上的顛覆,這在工業文明的觀念中,是叛逆和不可接受的。
由此導致的,北京擁有更多的創業公司,更多領域的網際網路創業嘗試,創業者之間更經常地交流聚會,更加開放的心態。哪怕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係,也開始慢慢走向合作,而不僅僅是握有“資本”便是握有權力。在網際網路這個領域裡,“資本”恰恰不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這個觀念上,擁有更多國營資本和國外資本的上海顯然還適應的不那麼好。***詳情見錢偉峰文章《上海籍創業者告訴你為什麼相比於魔都,帝都更適合網際網路創業?》***
那麼,O2O在上海玩得轉嗎?
以上是幾種關於上海網際網路創業環境的吐槽。那麼問題來了:
在“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世界無死角的今天,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在上海仍然不斷有移動網際網路、O2O創業企業誕生的今天,在上海集中了眾多人才、資源和資本的今天……
上海的網際網路、O2O創業格局會不會有一個大的改變?
上海的O2O創業企業下一步怎麼走?
上海的資本會不會給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更大的支援?
就算上海不會有BAT這樣的平臺級巨頭,上海會不會有無數垂直領域的行業尖兵?
上海籍創業者告訴你為什麼相比於魔都,帝都更適合網際網路創業?
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北京的上海人,返回上海一直是難以拋棄的念頭,但是由於一直處於創業的情景中,這種念頭被壓抑著,直到去年又一次失敗。
理所當熱的,我認為這是返回上海的一個契機,於是成行。
上海的網際網路圈子是個蠻奇怪的地方,和北京相比,大都離錢更近一點,遊戲、金融、電商,但是某種程度上,不論是視野還是對網際網路深層的理解,都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層次。是的,就是原始,這裡依然還是一個一切基於商業模式而不是產品模式的地方。我甚至經常在面試等待的咖啡廳裡嗅到那種工業時代的陳腐氣息,所有人都還停留在自己的原始範圍內,從不試圖離開一步,金融的還是金融,貿易的還是貿易。
以至於在某一天,我終於下決心遮蔽所有金融方面的邀請,因為這幫人大都沒有意識到,網際網路正在乾的,是打穿資訊屏障,基於資訊不對稱的金融和貿易產業,究竟還會不會是原本的樣子,尚未可知。
上海幾乎沒有成規模的網際網路媒體,大家還在使用傳統的媒體玩法,落後且粗糙。但大多數人並不覺危機,反而認為這才是踏實做事,***。缺乏高速資訊渠道和使用者互動讓大多數公司緩慢而僵硬,我見到的大多數公司不論大小都缺乏網際網路公司應有的活力,反而散發著一種我不熟悉的閒散舒適。
這是一座太過工業化的城市。生活舒適,大家各按己命的享受著穩定的社會分工,即使擁有一些外地湧入的新鮮血液,也在城市生活中逐漸適應下來。
很少有行業聚會,週末各自過各自的生活,大量的業內人士有著讓我驚詫的封閉生活。
但是網際網路作為一個以“人”為核心資源的行業,創業者究竟要去哪裡找到生產資源?你很難想象一個技術合夥人可以同時參與到好幾個創業專案中,因為真正合適並願意創業的人太少了,懂行並願意冒險的太少了。
如果說我的某些感覺過於主觀和情緒化,那從客觀條件上補充幾點。
人:網際網路人才的數量與質量
網際網路創業的核心就是人,人才的質量決定了一個產業的發展潛力。隨便開啟一個統計報告,北京的網際網路公司***人才***聚集數量都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還多,幾乎是上海的兩倍,這就決定了有些技術人才只能在北京找到。
網際網路的人力資源有一個特點,就是相比於其他行業人才有一種高成長性,特別是在高壓環境下跟隨優秀的人,一年就能脫胎換骨。
上海缺乏一線公司,也缺乏擁有一線視野的產業人員,同樣水平的人工成本,上海的員工質量大約要打個八折,而且還很難伺候。上海缺乏網際網路產業創新方面的多樣性,產業相對集中在幾個行業,也同樣缺乏本地有價值的媒體曝光渠道。考慮到上海的人員聚整合本和城市生活水平,其實人力方面的成本要遠遠高於北京。
城市氣質:包容性與叛逆的性格
上海當然是一座適合創業的城市。但不適合網際網路創業。
網際網路創業大多是從他人眼中的“異想天開”開始的,因此城市的包容性在創業過程中就變得非常重要。相比其他非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的整體包容性是遙遙領先的,但僅就網際網路創業這個角度來看,兩者又略有差別。
網際網路創業的初期,對於那些還生活在“工業文明”的人來說,大多是“不靠譜”的,這種對“不靠譜”的包容性會影響創業者所面對的環境。這點上,北京的寬容度會更高一些,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務虛在北京更常見一些,相對於上海那更貼近錢和物的模式,資訊時代的多樣性,北京是完勝的。這點上,可以從城市氣質的角度來說。
這裡提到“城市氣質”“城市風格”這樣的概念,實在是不得已,我作為一個在北京學習工作十多年的上海人,感觸尤其深刻。
前面說到,北京是中國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上海則是屬於金融和貿易的中心,這個由於地理位置帶來的差別,造就了兩個城市對不同風格的追求。文化和政治更經常地務虛,這也導致在北方,說奇談怪論是一種普遍被適應的情況,大家對於從未聽過的概念會有新鮮感和好奇。金融和貿易則是另一種情況,大家會習慣和錢更近的生意模式,對於那些需要靠“影響力”來玩的商業模式不那麼感冒,更加崇尚腳踏實地的發展。
某種程度上,上海或許在工業文明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但這也成為了某種桎梏。
- 上海網際網路創業解讀
- 家裡無線網怎麼設定不讓別人蹭網
- 秋學期七年級英語期末試卷
- 悲慘愛情說說
- 職場人際關係的十大智慧
- 申請建立便民服務站請示範文
- 愛護環境黑板報內容
-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目帶答案
- 有關絕望的散文
- 爸爸的背影作文
- 寫給大學同學的傷感的贈別留言
- 師範生實習結束評語
- 畢業生紀念冊教師留言
- 現在完成時的使用要點講解
- 關於五四青年節的感言
- 怎樣引導小孩學英語有什麼方法
- 白血病愛心捐款的感謝信範文
- 上班族女性如何投資理財
- 幼兒園教學案例分析_幼兒園教學案例及反思
- 實體女裝店面裝修效果圖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