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經營理念有幾個誤區
下面內容由小編為您整理歸納,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
超市經營理念的幾個誤區
超市經營,細節決定成敗的精細管理。就是這種精細管理,對於理念的依賴,程度是相當的高啊!所以,在長時間、大規模、多階段的實踐之後,超市在經營管理的理論上造詣頗深,而且形成了各種傻瓜式的教學和反饋實踐的模式,但這些模式中,卻存在著一些看似合理卻會有損經營的誤區。
誤區之一:錢要儘可能長時間的多留在自己手裡。
不光超市,所有的行業都是靠現金流也就是資金或者,說金錢是企業的血液這話一點兒都不假。所以,讓錢儘可能長時間的多留在自己手裡,這句話就是千真萬確的至理名言。所以,一些強勢超市就會利用供應商來實現現金的合理週轉,比方說代銷和聯營,比方說壓單和賬期,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如果說代銷和聯營價格不好控制,畢竟壓單和賬期還屬於現金進貨範疇,毛利可以擁有,價格優勢也不至於喪失。對於員工,上月的工資下個月中旬發,這樣又可以空出一定的資金進行週轉。所以,很小的資本投入,盤活很大的店。
一個故事,朝三暮四,大家都知道,看似聰明的人勝利了,但猴子愚蠢麼?我覺得猴子不但是戰略分析家,它們分析出讓人給多餘七個是不可能了,於是為了不至於把更多的未知讓人控制著,短期高效益相對於長期高效益,當然還是前者好些,上午得到,下午跑路也是方便的。它們瞭解到一個很正確的命題:順序產生效益!
什麼是順序產生效益?比方說,拿一個杯子去接同樣半杯的涼水和熱水,不管是先接涼水還是熱水,混合後的溫度沒多大區別,但並不是真的沒有什麼區別,杯子!杯子的熱度是不同的。先接半杯熱水的方式相對於另外一種,杯子要熱很多!這就是順序產生效益!也是因為此,超市才把同樣的資金算來算去,左手轉右手,就是不出手,因為他們深刻體會到:順序能夠產生效益!
然而,要產生效益,除了這個,還有生產力!沒有生產力,談何其他的?但什麼是第一生產力?呵呵,在這裡不想重複小平同志說的科技,換個角度,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如果順序可以從簡單的資金資料看出效益,那麼背後的隱形的影響因素就被忽略了。比方說,供應商因為埋怨你的結款磨磨唧唧,給你調換貨也磨磨唧唧,那對銷售影響的權重會是多少呢?拖員工工資一天,或許可以轉出幾萬的甚至十幾萬的現金流,那麼員工的產生的消極怠慢情緒對銷售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呢?直接的,間接地?這主要是考慮了一些人的主體行為中頗為自私的一面,從另外一面,純粹的經營中來說,這個,也有著欠考慮的地方。
所謂資金鍊運轉正常,就是收支相對平衡,如果收大於支,當然賬面可能穩定,但加上壓的款項,可能會溢位部分資金,這部分資金或許還會相當的具有衝擊力,於是,如何用活這部分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不至於躺在賬面上睡大覺,就成了超市決策者的首選。於是再投資,再生產,再擴大,再迴圈。但這筆資金畢竟不是自己賺的,是暫借別人的,定期要還的,於是再在“順序產生效益”這幾個字上做文章,於是打了雞血似的往自己身上打膨大劑,好像謊言,撒了一個就需要更多的更大的謊言來補缺,但總有露餡的時候,於是崩盤了,這樣的零售企業不在少數。
誤區之二:陳列產生效益
好的陳列,可以創造好的效益,這是不爭的事實。現在無論是百貨還是超市、服裝專賣店,都比較看重陳列,專業的陳列師收入不菲。對於超市來說,好的陳列可以給人美感,可以幫助顧客尋到自己中意的商品,可以讓單位面積陳列更多的單品,也可以讓少量的商品儘可能的給人以豐滿感覺,當然,好的陳列也能反映一家超市的實力,凡此種種,陳列的好處不一而足。
陳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如同專賣店的陳列,無論是VP、IP還是PP陳列,都是和氛圍營造相結合,而店堂裝飾等氛圍的營造是大陳列定義,也就是店內店外一切的氛圍佈置,而不是僅僅指貨品陳列。而我們常說的陳列,僅僅的侷限於貨架陳列或者堆頭陳列,這個定義就比較狹隘一點。
無論是狹隘的陳列定義還是廣泛的陳列定義,陳列是為了貨品更好的銷售、為了店鋪更好的提升形象、為了顧客更好的購物體驗,然而,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就好比京杭大運河的修通,一方面是禍國殃民,一方面又是可以造福萬代,關鍵是如何解決過程,而不是初衷與結果的直接考量。
比如,當一個以體力勞動為主的人,飢腸轆轆的時候,你與其給他一份淋著檸檬汁的義大利薄牛肉片,還不如端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蘭州牛肉拉麵更合適。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我們只是在意陳列,把花式陳列堆砌的美輪美奐,或許在鄉鎮超市內,顧客不敢輕易去觸碰這些商品,那麼銷售就無從談起了。當主體購物群體還處於對商品本身的需求遠遠大於對於購物環境和氛圍甚至初級服務等附加值的時候,所謂陳列,就是貨品本身的充足與可以得到。
當我們忽略了這一點,以為我們賣什麼就可以讓消費者掏腰包的時候,我們就會非常在意我們的陳列而不是市場,一旦形成了習慣,所有的陳列就是為了彌補我們其他方面的不足與缺位。如我們隊市場不瞭解照成貨品採購太多,沒有關係,可以進行大堆頭陳列;如果我們對銷售預判不準確照成貨品庫存不足,沒關係,可以採用道具輔助陳列保持豐滿度;如果我們某個商品不適合市場從而積壓太多,端架的突出陳列甚至堆頭的特推一個接一個來。總之,所有與採購或者市場有關的問題,都可以由陳列來彌補,甚至財務與資金問題,也可以由陳列來掩飾,外表看來,天下太平!這種陳列方式或者進行陳列的動機是被動的,所以這種陳列也被稱作被動陳列。
這就是習慣性陳列和陳列的習慣性,一旦形成習慣很多東西都會落入經驗主義的誤區,在這種誤區裡,相關聯的操作規範和技巧都忽略了,只是在一種技巧上做足功課,其他都忽略了,忽視了,於是,在誤區內不可自拔。而且,往往這種對於陳列技巧的運用越熟練,在誤區內越容易陷的深不可拔。借用一個小故事,三人出門,一帶傘,一帶柺杖,一空手。回來時,拿傘的溼透了,拿柺杖的跌傷了,第三個好好的。原來,雨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卻被淋溼了;走泥路時,拄柺杖的大膽走,卻常跌倒;什麼都沒有的,大雨來時躲著走,路不好時小心走,反倒無事。很多時候,人不是跌倒在缺陷上,而是跌倒在優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