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課程通關方法

一、瞭解課程性質和設定目的,堅定學習信念
  
  《財務管理》主要談的是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及資金的分配管理。財務管理的中心在於對資金運動的事前、事中控制與管理,因此,財務管理與財務會計相比較,它更注重事前預測;如資金需要量預測、投資規模、投資時間決策、股利政策決策等;更注意資金運動每個階段的控制與協調。財務管理要想達到理想效果,不僅要依賴本企業財務會計提供真產有效的資訊,而且更需要資本市場籌資、投資的有效資訊。由於《財務管理》課程具有文理兼通性,因此必須以理解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入手。
  
  二、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學習,切忌生搬硬套
  
  對《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循序浙進地前後對照學習,切不可生搬硬套。如我們在第二章當中講到兩個很重要的價值觀念:時間價值觀念和風險價值觀念,時間價值觀念在投資管理中要被充分運用。考生慶夔先理解和掌握時間價值的概念。複利終值與複利現值的計算方法,並能充分理解年金終值與複利終值、年金現值和複利現值之間的關係。這樣,等到考生學到第九章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方案評價方法時,學到第六章確定債務價格時,才能較有把握地去理解和掌握淨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涵報酬率法的精華與關鍵所在。以及把握有價證券價格確定的方法。又如我們在籌資中會講到資金成本問題,並有公式可計算個別資本居本、綜合資本成本,後面在投資中會講到收益率問題,由於許多考生沒能很好地理解與把握資金成本與收益率之間的內在聯絡,而只在乎怎麼去把它們公式死記住,因此當他們碰到考題中出現利用兩者去判斷籌資方案、投資方案是否可行時,只好望題興嘆。
  
  三、正確處理教材、自學指導、大綱的關係
  
  考生在自學中,要先根據教材的全系粗讀第一遍,先對教材內容有一個粗略的印象,再按大綱要求精讀第二遍,然後再結合自學指導學習第三遍,學第三遍時,可以把有關問題進行重點學習,並結合教材與指導書的相關內容做習題,進一步加深理解教材中各重要知識點。
  
  四、把握考試要求,強化考前訓練,提高考試成功率
  
  《財務管理》自學命題考試題型一般為單項選擇題(20%)、多項選擇題(10%)、填空題(5%)、名詞解釋(10%)、判斷題(5%)、簡答題(15%)、計算題(35%);題目的難易程度為:易(30%)、中(50%)、難(20%)。考生在系統掌握教材所授內容後,強化考前訓練,應脫開書本與答案,反覆練習以後看自己所做答案是否與參考答案(或書中表述)一致。歷年的考試情情況看,有少部分同學不會考試,經常是簡答題的答案寫在一堆文字,而不能簡潔地用文字一點一點表達出來;計算題既不對每步要求作出標號,也沒有答,讓人覺得亂糟糟;名詞解釋不知該把書上哪段話寫上,更不知一個名詞解釋的重點詞在哪兒;填空題不知把最關鍵的詞填上去。由於他(她)答題不規範造成的失誤較多,因而考試成績經常會在接近60分的地方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