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中五經是指什麼

  “五經”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也是中華文化的寶典。那麼五經包括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五經的內容,歡迎閱讀。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幾百年來,“四書”在我國廣泛流傳,其中許多語句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這五部書是我國儲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儒家的主要經典。

  五經:尚書

  《尚書》又稱《書》、《書經》,是儒家經書之一,是一部先秦文獻彙編,內容以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講話記錄為主。是中國漢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它以記言為主。

  四書:孟子

  《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於戰國時代中後期。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項活動,及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學說和思想,由孟子及其弟子編撰而成。《孟子》行文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雄辯滔滔,極富感染力,流傳後世,影響深遠,成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五經:春秋左傳

  《春秋左傳》又名《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是學習、研究先秦歷史、文學、哲學和語言必讀的典籍。

  四書:大學

  《大學》,原是《小戴禮記》裡一篇,舊說為曾子所作,當代很多學者認為實際是秦漢時的儒家作品,是討論古代漢族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四書:論語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漢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是儒家學派經典之作。《論語》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

  五經:詩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先秦時期稱《詩》,又稱《詩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詩歌。《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西周、東周、東周春秋中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

  四書:中庸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五經:周易

  《周易》即《易經》,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五經:禮記

  《禮記》是儒家五經之一,為士者必讀之書。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漢族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十三經之一。是戰國以後及西漢時期社會的變動,包括社會制度、禮儀制度和人們觀念的繼承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