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興辦近代企業有哪些

  洋務運動是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那麼你瞭解洋務運動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洋務運動興辦近代企業的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洋務運動興辦近代企業的簡介

  洋務運動中所謂的“洋務”指的是西方的先進事物,而西方比中國先進的方面在那個時期則主要表現在其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軍事上為熱兵器時代等,所以洋務運動就是學習西方,創辦一系列的具有近代性質的企業。那麼呢?

  洋務運動興辦近代企業在洋務運動前期主要是軍工企業,是由清政府調撥經費,產品則歸軍隊使用,管理的方式則是建立所謂的相關衙門。其中包括有1861年由曾國藩主持建立的安慶軍械所,初建地點在安徽懷寧,後來被遷移至南京,還有1865年李鴻章打頭的江南製造總局和1866年的由左宗棠建立的福州船政局等等。這些企業均是採用大機器生產,但是其本質還是封建主義的官辦企業。

  僅僅依靠清朝統治者撥款籌建軍工企業是不現實的,因為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晚清政府需要大量的白銀作為賠款要付給西方列強,所以官辦的軍工企業資金鍊條開始出現斷裂,為了能夠繼續延續軍工企業的生產,清政府在洋務運動的後期,開始採取官商合辦、官督民辦等方式建立民用企業,這使得中國的近代資本主義發展邁出了更大的一步。當時著名的民用企業有1878年李鴻章在上海建立的上海機械織布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等。這些民用企業的建立,使得軍工企業有了資金,同時還擁有了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入。

  洋務運動三大水師的介紹

  洋務運動是一次非常大膽的舉措,在這次運動中雖然並沒有改變半殖民地的國家性質,但是還是對封建社會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同時也因為清朝表面上這種繁榮西方國家才看到了一定的假象,從而使他們加快了侵略的步伐。

  而船隻建造和海軍的興起也是洋務運動的內容。甚至洋務運動三大水師在當時還享有盛譽,那麼洋務運動三大水師分別有著怎樣的際遇呢?

  洋務運動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而在這個時間內日本還曾經打過臺灣的主意,清朝從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為了加強清朝的海防,也為了避免發生更嚴重的侵略事件,清朝開始向其他國家購買相應的船隻和軍艦,這樣一來南洋水師重要出現了,而洋務運動三大水師分別是南洋、福建和北洋這三支水師隊伍。

  在洋務運動三大水師當觀眾北洋艦隊和福建水師儘管都是不叫不錯的力量,但是因為在戰爭中指揮的失誤,最終都落得個全軍覆沒的結局。當然這也和大清水師建成時間短經驗少有很大的關係,之後洋務運動三大水師也只剩下了一個南陽誰是,這支海上的武裝力量在其他兩個部隊覆滅之後又被重新分散改編,變成了後來的長江和遠洋艦隊。

  其實嚴格說起來洋務運動中這三大水師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力量,要知道這些船隻還都是從國外買過來的,這些國家本就是想著瓜分大清的,又怎能真正的讓大清強大起來。

  洋務運動與工業革命的聯絡

  每一個國家或許都會經過一次歷史的蛻變,然後才可以成為更加強大的國家。在洋務運動之前英國國內也發生了一場工業革命,但是這場工業革命使國家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幾乎在轉眼之間就進入了世界頂端國家的行列,可是中國卻依舊處在被列強瓜分欺辱的局面之中。那麼洋務運動與工業革命比較之後會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首先從歷史潮流上洋務運動與工業革命就是完全不同的。工業革命是英國國內的力量起步之後十分的快速,而後來的時候為了清除國家還剩餘殘留的封建力量從而開展的活動,可以說英國在這方面做法是卓越的。而洋務運動與工業革命就不同了。洋務運動並沒有意識到政權會是失敗的原因,其實這也是由當時的社會條件和思想舉鼎的。並且這一切的創新都是在封建統治的束縛之中進行的,所以說洋務運動既然逆反的是歷史潮流那麼就註定一定會失敗。

  另外洋務運動與工業革命從國家發麵出發也是完全不同的。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英國已經有了新興的穩定的政權,而且英國國內並沒有封建殘留力量,國家之外也沒有別的國家干擾。但是洋務運動與工業革命又不相同。中國的洋務派根本就沒有想過政權這一點,而且當時中國的生產力和國力都是比較落後的,而且國內還有著態度惡劣的反對派,這樣一來外敵強大而又根基不穩,洋務運動早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