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有哪些

  有氧運動可以讓身體各部位在運動的時候,都有氧氣的供給,有氧運動非常有益的運動。可是有氧運動具體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大家清楚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有氧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1、降壓:

  研究指出,10周運動後,可使收縮壓降低10mmHg,舒縮壓降低5mmHg。

  2、減肥:

  散步可使脂肪燃燒,降低血中的中性脂肪,可降低體重。加飲食調節,可使內臟脂肪減少。有利於減肥。科學家們認為,在飯後45分鐘散步,即使是短距離的,也會見效。如果一個人晚上食用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質的食物,第二天早晨才進行鍛鍊,只能消耗掉過量的食物,而大部分脂肪已被吸收。

  3、預防糖尿病:

  缺乏運動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原因,提高體力活動水平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快步行走至少半個小時可使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降低30%~40%。臨床試驗證實,規律散步或其它中等強度運動與飲食變化,可在多數有糖耐量損害的患者免發2型糖尿病,改善生活方式遠較二甲雙胍治療更為有效。所以,步行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可有效的預防糖尿病和改善作用。

  4、緩解壓力:

  運動可消除緊張的壓力。溫和運動可以調節心情,化解不良情緒,具有宣洩功能,可以釋心理的壓抑,忘卻煩惱,同時也可以帶來身心上的愉悅。

  5、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

  研究已表明,血中高半胱氨酸是引起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而運動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有利於心血管病的預防。

  6、 改善血管內皮機能:

  研究已表明,運動可改善血管內皮機能,降低血不良細胞因子,預防動脈硬化。

  7、增加心肺功能:

  調查顯示,二十五至三十四歲、本屬“青壯”一族的年輕人,其心肺功能已明顯下降。中大向近四百名介乎二十至六十四歲的健康華人進行心肺功能測量,結果發現,不論男女,最大心跳率、最高換氣及攝氧能力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脂肪比例則恰恰相反,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心肺功能下降幅度最大的年齡組別是二十五至三十四歲,其次為三十五至四十四歲,遠低於美國人標準。“青壯族”因長期工作導致運動不足,可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要提高心肺的帶氧能力,不一定要做劇烈運動,只要平時爬樓梯或競走便可。至於運動是否得宜,要看運動的頻密度、強度、鍛鍊時間和運動模式四項要素。一般來說,成年人的運動量每週少於兩天、每日少於十分鐘並不足以保持體格健康。

  8、保持關節健康:

  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保持關節健康的祕訣之一,是經常讓它們做一些適當的特定運動。膝蓋和肘關節是樞紐,它們能使我們腿和胳膊在一個平面上運動,就象門的和合頁一樣。如果側向拉伸或旋轉膝蓋與肘關節,特別是強行用力時,會使周圍的韌帶拉傷。簡單的步行、下蹲,爬樓梯,踢球對於活動膝關節都是很有效的。步行、騎腳踏車對於膝關節痛的人來說也是很好的選擇,這樣他們可以在不承受體重的情況下進行運動。

  秋季最佳有氧運動

  1、跑步:目前最佳的有氧運動

  推薦理由:跑步是目前最佳的有氧運動,它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心臟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健美。

  怎麼做:不要在很堅硬的水泥地面上跑步。上坡跑時,利用前腳掌著地,上體稍前傾,步幅稍小些,加強後蹬;下坡時,上體稍後仰,腳跟先著地,然後過渡到全掌,並要隨時注意安全,不要隨慣性猛跑,以免發生危險。腳著地時應避免腳跟先著地。應該用前腳掌著地,充分發揮腳弓的彈性,以利於作好緩衝動作,減小著地時的阻力。腿的後蹬要舒展,腳落地時要利用好緩衝力量,不要太猛。這樣跑起來使人感到兩腳輕巧而富有彈性,還可以減輕腳的負擔,避免傷痛。

  小貼士:在慢跑時,全身肌肉要放鬆,呼吸要深長,緩慢而有節奏,可兩步一呼、兩步一吸,也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慢跑時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慢跑時的步伐要輕快,雙臂自然擺動。時間以每天跑20~30分鐘為宜。

  2、爬山:對心肺功能的鍛鍊效果更佳

  推薦理由:秋季的氣溫給人的感覺不是很冷,但空氣溫度隨著山坡高度的上升而遞減,加之早晚溫差大,這時爬山,還可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另外,爬山對心肺功能的鍛鍊效果更佳。

  怎麼做:爬山運動雖然可以鍛鍊身體,消耗脂肪,但前提是一定得是正確的爬山姿勢,登山時全腳掌著地最省體力,而用前腳掌或腳後跟著地是不科學的爬山姿勢,這樣爬山還容易造成腿部抽筋。正確的爬山姿勢是:上身稍微前傾,雙臂自然擺動,全腳掌著地,步幅較小。

  小貼士:因為爬山是一項和消耗體力的活動,所以爬山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尤其是對於經常不參加運動的女性朋友來說,齊納萬不要操之過急,休息的時候多補充水分,讓爬山更輕鬆。

  3、羽毛球:保持減肥不反彈

  推薦理由:相比室外運動,這種室內運動讓人感覺舒適,但不要小看它的運動效果,據有關資料顯示,一場正規的羽毛球,比賽強度要比一場足球賽還要大。羽毛球同籃球、網球、乒乓球一樣,是個較強體力的運動,技術佔40%,體力佔60%,哪怕是寒天凍地,一場球打下來全身會出汗,春天秋天就更厲害了,對身體起到調整和平衡的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對預防心血管病,強身健體非常有益。

  怎麼做:腰板要挺直。因為挺直腰能讓脊柱兩側的肌肉保持緊張狀態,並對脊柱形成強有力的保護,從而避免打羽毛球時“閃腰”。熱身運動要充分。除了“閃腰”外,跟腱斷裂也是人們在打羽毛球時應重點防範的運動傷。球場上常常有剛打幾分鐘,就在跳起後落地的一瞬間發生跟腱斷裂的例子。這和運動前的準備活動沒做好有關。專家建議,在預熱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用力向上抬腳尖,或者身體直立、前腳掌著地原地蹦,或者前腳掌著地下蹲,這些動作都可以有效拉伸跟腱。

  小貼士:打羽毛球要注意掌握正確姿勢,長期以錯誤的姿勢打球,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如最為常見的大力扣殺時肘內側韌帶拉傷,就是由於殺球時肘關節低於肩關節造成的。因此,練習羽毛球最好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此外,要選擇合適的場地和運動鞋,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