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的原因有哪些

  陰虛多見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乾、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症,那麼,?陰虛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陰虛成因多由熱病之後、雜病日久傷耗陰液,或因五志過極、房事不節、過服溫燥之品等使陰液暗耗而成陰液虧少,機體失去濡潤滋養物質所致。同時由於陰不制陽,則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生內熱,故表現為一派虛熱乾燥不潤、虛火躁擾不寧的證候。

  陰虛可與氣虛、血虛、陽虛、陽亢、精虧、津液虧虛以及燥邪等證候同時長期存在,或互為因果,表現為氣陰虧虛證、陰血虧虛證、陰陽兩虛證、陰虛陽亢證、陰精虧虛證、陰津***液***虧虛證、陰虛內燥證等陰虛證候,進而可發展成亡陰、動風等病理變化。

  陰虛證可見於各個臟器,其病因病機稍有差異:

  1、肺陰虛證

  是肺陰不足,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多由久咳傷陰,癆蟲襲肺,或熱病後期陰津損傷所致。肺主清肅,性喜柔潤,肺陰不足,虛熱內生,肺為熱蒸,氣機上逆而為咳嗽;津為熱灼,煉液成痰,量少質黏。肺陰虧虛,上不能滋潤咽喉則咽乾口燥,外不能濡養肌肉則形體消瘦。虛熱內熾則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熱擾營陰為盜汗;虛熱上炎則顴紅;肺絡受灼,絡傷血溢則痰中帶血;喉失陰津濡潤,併為虛火所蒸,以致聲音嘶啞。舌紅少津,脈象細數,皆為陰虛內熱之象。

  2、心陰虛證

  心陰虛是指心陰虧虛,不能濡養本髒,以致心主血脈、神明等功能減退所表現的臨床證候。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久病耗損陰血,或失血過多,或陰血生成不足,或情志不遂、氣火內鬱、暗耗陰血,導致全身陰血不足,心陰虛損。

  3、胃陰虛證

  是指胃陰不足所表現的證候。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後期陰液未復,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鬱化火使胃陰耗傷而致。

  4、脾陰虛證

  是脾臟陰液不足,濡養失職,運化無力所表現的證候。多因外感溫熱病後,陰液耗傷,或素體陰虛,或情志不遂,肝鬱化火,灼傷陰津,或過食辛辣之品,或誤服辛溫之劑所致。

  5、肝陰虛證

  指陰液虧損,肝失濡潤,陰不制陽,虛熱內擾,以頭暈、目澀、脅痛、煩熱等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又名肝虛熱證。

  6、腎陰虛證

  腎臟陰液不足,滋養和濡潤功能減弱所表現的證候。多因素體陰虛,或久病傷腎,或房事過度,或熱病傷陰,或過服溫燥劫陰之品所致。

  陰虛治療方法有哪些

  1.肺陰虛證

  以肺病常見症狀和陰虛內熱證共見為辨證要點。

  證候:咳嗽無痰、或量少質黏,咽乾口燥,形體消瘦。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甚則痰中帶血,聲音嘶啞,舌紅少津,脈象細數。治則:滋陰潤肺。主方:百合固金湯。方藥:生地、熟地、麥冬、貝母、百合、當歸、芍藥、甘草、玄蔘、桔梗等。

  例:治療肺陰虛感冒常用方劑:

  ***1***桑葉薄荷煎湯沖服萊陽梨膏適用於肺陰不足,肺氣上逆所致的陰虛咳嗽等。

  ***2***風熱感冒沖劑合養陰清肺膏兩藥合用,主治肺陰虛感受風熱,病情較重者。

  ***3***潤肺止咳沖劑適於肺陰不足,痰熱不散,復受風熱外感的病證。

  ***4***小兒止嗽金丹適於素體陰虛夾痰,脾胃積滯,復受風熱外感的小兒。

  ***5***桑菊感冒片合秋梨膏於感冒病肺陰虛證之輕者,較為適宜。

  2.心陰虛證

  本證以心病的常見症狀和陰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

  證候:多見平素肝腎不足,真陰虧耗,或熱病後期陰傷未復者,陰血不足,血不能養心寧神出現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盜汗,虛煩、手足心熱、口乾咽燥、舌尖紅、少苔、脈細數等。或有兩頰發紅、頭暈目眩等症。治則:滋補心陰,清心安神。主方:天王補心丹化裁。方藥:當歸、阿膠、玉竹、元參、麥冬、棗仁、柏子仁、龍骨、牡蠣、琥珀、珍珠母、石決明、黃連、竹葉、連翹、石蓮子、燈芯草等。

  3.胃陰虛證

  本證以胃病的常見症狀和陰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

  證候:胃陰不足,則胃陽偏亢,虛熱內生,熱鬱胃中,胃氣不和,胃陰虧虛,致脘部隱痛,飢不欲食。口燥咽乾;大便乾結。脘痞不舒,乾嘔呃逆。舌紅少津,脈象細數等陰虛內熱的徵象。治則:滋養胃陰,兼清胃熱。主方:加減玉女煎。方藥:玉竹、生地、沙蔘、麥冬、桔梗、白薇、甘草、紅棗、淡豆豉。

  4.脾陰虛證

  以脾運無力兼以虛熱之象為辨證要點。

  證候:脾陰不足,運化受累,則納食減少,口淡乏味,食後腹脹;兼有神疲乏力、身體消瘦、涎少脣乾、便祕尿赤、五心煩熱。舌紅乾薹少或光剝,脈細數或細澀等陰液不足之徵。若以腸燥便祕、脈細澀為主要表現者,稱為脾約證。治則:健脾養陰。主方:脾約麻仁丸加減。方藥:火麻仁、淮山藥、玉竹、生地、沙蔘、麥冬、甘草、紅棗。

  5.肝陰虛證

  本證以頭暈、目澀、脅痛等與虛熱症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證候:頭暈眼花,兩目乾澀,視力減退,或脅肋隱隱灼痛,面部烘熱或兩顴潮紅,或手足蠕動,口咽乾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乏津,脈弦細數。等肝陰不足,虛熱內熾之徵。本證與肝血虛一樣均屬肝的虛證,均有頭暈等表現,但後者為血虛,無熱象,常見眩暈、視物模糊、經少、肢麻手顫等症;前者為陰虛,虛熱表現明顯,常見眼乾澀、潮熱、顴紅、手足蠕動等症。治則:補滋養肝陰。主方:一貫煎。方藥:生地、麥冬、石斛、當歸、女貞子、枸杞子等

  6.腎陰虛證

  腎陰虛以腎精虧虛兼有虛熱之象為辨證要點。

  證候:頭暈耳鳴、腰膝痠痛、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乾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男子兼見遺精,女子經少或經閉等。治則:滋補腎陰。主方: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方藥:生地、丹皮、澤瀉、茯苓、山萸肉、淮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