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一個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問題。這個概念通過許多相關問題體現出來,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經文:約20:31;約14:6

  社會上的人今天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他們認識到只有健康了生命才能存在於世,才能活得長久。人們的觀念就是生命就是我還活著,死了就是生命的結束。但有 的人對於生命的看法不是以生死作為評判,如詩人臧克家在紀念魯迅誕辰100週年寫的《有的人》中寫道: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他是從 精神層面來看待人生。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生命,這是我們的信仰問題,表現在我們對於所信靠的神的認識,因為我們基督徒對於生命的看法和世人不一樣,耶穌基 督從死裡復活,改變了人生命的結局。今天和弟兄姊妹分享的主題是:“生命的意義”。

  一、生命是什麼?

  1、一般的認識:就是有生命的物質體還活著

  2、聖經中的啟示:是有靈的活人,人不僅有一個活著的肉體生命,還有一個神所賜的靈性生命。

  創2:7“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二、生命從哪裡來?

  社會上好多的學說,只是說明了一件事情,就是物質生命在發展程序中出現的一些變化,就是所謂的進化。但它根本沒有說明和解釋生命來源的問題。它能夠說明物 質體生命的構成,但為何有如此精密的構成卻無法說清楚。有做這方面研究的生物學家和相關學科的研究者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生命是有智慧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 相信生命是神的創造,是來源於神。從《創世記》一、二章中我們可以從神的啟示中看到世界萬物都是神的創造,生命來源於神的創造。

  創1:11—13“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創1:20—25“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創1:21“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 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於是神造出 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三、肉體***物質***生命的有限

  因人的悖逆,犯罪得罪了神,遠離了神,所以肉體***物質***的生命就有限了。

  創2:15—17“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詩90:10“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四、人類靈性生命的光景

  用罪深夢死來形容今天的社會上的人不為過,雖然肉身活著,如同行屍走肉,貪圖罪中之樂,只貪圖肉體的享受,與神隔絕,沒有神所賜的靈性生命。

  彼後2:12“但這些人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他們毀謗所不曉得的事,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

  猶1:9—11“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只說:‘主責備你吧!’但這些人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他們本性所 知道的事與那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在這事上竟敗壞了自己。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裡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

  我們今天當思想我們的靈性生命如何?我們信靠了神,有否靠神來改變自己?主耶穌為我們被釘十字架,又為我們從死裡復活,我們屬靈的生命是否與主復活的生命相連?

  生命被每個人看重,但人所看重的是肉體***物質***的生命。基督徒不僅看重肉體的生命,更看重靈性的生命。因肉體的生命終將過去,信靠獨一真神的人,靈性的生命才得以永遠的存活,就是永生,這是我們基督徒一生所追求的。

  基督教講章:生命的交通

  基督徒不是開始於宗教的儀式或動聽的稱呼,乃是開始於神的生命。有一天我們在人生的路程中,遇到了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你得著了祂,祂便進入你裡面,把神的生命賜給你。從那一天開始,你不只是有亞當所遺傳而來的生命,還有神的生命。這個新生命的開始有許多特徵,例如有平安的感覺,也充滿了赦罪和喜樂。當你犯了罪,這生命在裡面會責備你,新生命的開始有許多方面的變化,基督徒的改變是從裡到外的,絕非由外面的教育所得的;當你裡面有了新的生命,你自然就有新的生活,你的生活習慣就改變了。從前你看見基督徒沒有什么感覺,現在你遇到基督徒弟兄姊妹,裡面就歡喜,滿了愛的感覺。所以基督徒得救以後,就需要交通和禱告。

  新生命的特點──渴慕親近神

  生命的交通可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你若把一隻狗單獨關在一個地方,牠會感到痛苦,但若有幾隻狗相伴,牠便感到歡喜。同樣,僅僅一隻羊跟隨牧人,會感到痛苦,若有幾隻羊同在一起生活,牠就會感到快樂,因為生命相同所以能夠溝通。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就算你是一個好靜的人,也很喜歡自己所飼養的動物,但若把你和牠們長時間關在一起,我相信你一樣會感到痛苦,為什么呢?因為你們生命不同而不能溝通,牠最多隻能向你搖搖尾巴,卻不能有什么交通。我們原來的生命是受造的,不能與非受造的生命***就是神的生命***交通,除非先得著神的生命,所以基督徒得救以後不單消極地厭惡許多罪,又積極地渴慕親近神。就如每次禱告說:“親愛的主耶穌啊!”裡面就感到甘甜,縱然他從前是一個不喜歡耶穌的人,甚至恨惡祂,但信了主以後,他裡面有了神的生命,這生命使他渴慕神。因此,每次親近神、與祂交通時,他都會感到很舒服,正像一個孤單的人,可以親近自己的父親或兄弟姊妹,便會感到十分歡喜和安慰,何況我們今天有了神的生命,得以天天親近父神,這豈不是更加喜樂么?

  與神交通──禱告

  基督徒如何才有能力過得勝的生活呢?全在乎於他的生命是否與神“交通”。神不是僅僅用表面的律法來要求我們不能殺人、不可賭博、不能醉酒。今天我們在新約時代裡,也是在恩典中,神先將祂自己賜給我們,叫我們有能力勝過外面罪的引誘,來過一個榮耀祂的生活。電燈本身並不會發亮,可是當它與電源通上時,燈就發亮了。同樣,基督徒要成為世上的光,就要與神“相通”。如果每天都親近神,與神有交通,生活就滿有能力,自然就會勝過罪的引誘、試探。

  與弟兄姊妹交通

  基督徒得救以後,就需要學習交通的功課。透過禱告與神交通,及與所有基督徒交通。當你得救以後,你來到神面前會覺得很有味道,禱告的時候和你以往不同:從前提及神,你裡面沒有感覺;現在提及神,你裡面滿了渴慕、喜愛。此外,當你遇到弟兄姊妹***就是同有基督生命神的兒女***時,你裡面就會覺得喜樂;兩個基督徒偶然碰在一起,談及有關耶穌的事情,你裡面會感到快樂和共鳴。無論是一起禱告、讀經或是唱詩,裡面都會感到滿了主的同在,很有享受,因為你裡面有主的生命,他裡面也有耶穌的生命,就會彼此共鳴,所以基督徒生命是開始於生命的交通,這是我上次所講的。

  禱告是生命的需要

  生命的交通最主要就是禱告。很多人都知道,信主以後就需要禱告。禱告有什么意義呢?許多人以為禱告是基督教的儀式,似乎要有禱告才合乎基督徒的生活。又有些人以為禱告就是向神求東西的憑藉,因為生活困苦、身體有病痛、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所以需要禱告。假若禱告只是為了這些,那么當我事事順利時,豈非不必禱告了?這絕不是禱告的意義。禱告的意義乃是:

  1. 生命的需要。就如一個剛出生的嬰孩,他時刻都需要父母,不是餓了才需要他們。他需要父母的餵養,但是更需要父母的愛和同在。同樣,我們屬靈的生命一旦誕生,就自然天天需要神了,因為這是生命的要求。如果沒有空氣,人就不能生存。禱告就像呼吸,不是有需要時才呼吸一下,而是生存的每一刻都需要空氣。神就是我們的空氣和生命,離了祂,我們就不能生存,所以基督徒的生命是開始於與神的交通,開始於禱告。當你開口禱告接受耶穌作救主的那一刻,就是你基督徒生命的開始了。從此耶穌基督進入你心裡,永遠住在你裡面,耶穌的生命就教導你禱告,也要求你天天來親近這位賜生命的主。所以禱告是一個生命的需求,無論你的生活環境是否順利,你都需要這位耶穌。你不知每天的遭遇是順利或是艱難,但你必須禱告,天天朝見神,才能勝過許多引誘和試探,才能在每天的生活中彰顯神的榮耀。

  2. 心靈的享受。禱告就是在靈裡與神接觸,在靈裡享受神。神創造了三種生命,就是:植物、動物及人的生命。植物只有軀體,動物的軀體只有一點感覺,而人的生命卻截然不同:不但有肉體、思想、情感、意志***就是魂***,在人生命的最深處,更有寶貴的靈。神造人的時候,就將靈放在人的裡面,因此人是萬物之靈。但自從人犯罪以後,就遠離了這位賜靈的神,而死在罪中,活在罪和肉體裡面,在這種光景中,主耶穌藉著十字架的寶血拯救我們。若我們接受祂為救主,靈裡就得了神的生命,從那時起就重生得救,你的靈活了,神的生命活在你的靈裡,使你天天能在心靈的深處享受這位神。所以我們禱告是在心靈裡享受神,絕不是表面做的儀式。你退到心靈深處每天享受這位神,無論有沒有難處,你都一樣可以在禱告中經歷祂。

  禱告的憑據

  禱告絕對不是靠我們在神面前的好行為。禱告的憑據是:

  1. 靠耶穌基督的寶血。希伯來書四章十六節告訴我們,我們是靠著祂的血,得以坦然無懼的來到神施恩的寶座面前。沒有人能靠自己來到神面前,惟有靠耶穌基督的寶血,洗淨、遮蓋一切的罪,才能親近父神。所以每次禱告都是靠耶穌基督的寶血。你要禱告說:“主耶穌啊,你的寶血洗淨、遮蓋我一切所犯的罪。”若聖靈光照你,叫你看見自己犯了某一方面的罪,就要在主面前說:“主啊,赦免我!”。神是聖潔的,我們活在地上難免會犯罪、失敗,但靠著主的寶血,就能來到神施恩的寶座前。經上說:“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太五23- 24***

  “在祭壇上獻禮物”是指舊約時代的禱告,當你獻上之時想起自己得罪了弟兄,就要把禮物放在壇前,先對付了那個罪,向弟兄道歉,承認自己對他的虧欠,跟弟兄和好之後再來獻上禮物。所以你禱告時要留意聖靈的光照,若想起曾得罪了別人,就要說:“主啊,你的寶血潔淨我。”另一方面,就要把握機會去對付這個罪。經上又說:“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可十一25***許多時候在禱告當中,可能會想起弟兄得罪了你,你心裡不願饒恕他,這時你便要禱告說:“主啊,你的寶血潔淨我,也赦免他。”你要先在主裡面赦免他,你的禱告才能達到神面前。剛才兩段經文提到兩件事:第一,若你得罪人,就需要對付這個罪,與人和睦。第二,人若得罪你,你需要先饒恕他,然後才禱告。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2. 靠耶穌的名。禱告靠自己是不行的,魔鬼會控告你,因我們都有許多失敗。在這宇宙中,除了耶穌的名以外,再沒有別的名能夠倚靠,得以來到神面前,所以我們每次禱告,末了都是說“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耶穌基督的名超乎萬名之上,勝過了魔鬼,一切的邪惡在主面前必逃遁無蹤。我們是靠耶穌的名來到神面前,我們有把握、有信心,不是相信自己,乃是相信主耶穌的名有功效。

  禱告的態度

  我們曉得禱告要靠主的寶血和耶穌基督的名,但到底怎樣禱告呢?禱告該有什么態度呢?每次當你與神交通的時候,好像不曉得怎樣講,甚至會憂慮神是否接納你的禱告詞。或許你剛剛得救,你擔心神不喜歡自己的禱告用詞,初信的弟兄姊妹經常不知道應當怎樣禱告。當然禱告就如兒子對父親說話,孩子可以在任何時候親近自己的父親。他需要什么就可以講什么,並不需深思熟慮,只要單純地將需要講出來就行了。同樣,禱告必須要以單純、誠實的心靈來到神面前。經上說:“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5-6***

  在這段經文裡,主耶穌教導我們禱告,祂說:“你禱告的時候,不可像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或是十字路口。”這是當日猶太人中的法利賽人的光景,他們喜歡這樣禱告為要得人的稱讚。主接著說:“你要進入你的內屋,關上門。”我們禱告的兩個地方,象徵心靈的兩種光景:

  1. 像十字路口的光景。十字路口是最顯眼的地方,因來往的人特別多。許多時候我們來到神面前禱告,心卻在十字路口—— 一點安靜都沒有;

  2. 人是在房間裡,你的心可能在市場、公司或許多還沒有辦完的事情之上,所以就心不在焉。禱告必須要有清潔、專一的心。要先安靜在主面前幾分鐘,把所有遊蕩的心思收回,然後安靜禱告,正如主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這裡所講的“內屋”,不是指房間,它的意思乃是:你要退到心靈的深處來面對神。每次禱告,你都需要關上心靈的門,把雜亂的思想隔在外面,然後才與神面對面交通。

  要用心靈誠實來禱告

  這段經文中也提到兩種人:一種是假冒為善的人,另一種是真正在暗中禱告父的人。假冒為善的人喜歡站在十字路口,做一個措詞美麗、似乎很屬靈的禱告,但神並沒有悅納,因為主說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但另一種是暗中禱告的人。他們在暗中與神面對面,享受祂。他們可能不會長篇大論的禱告,但內心實在是愛神的;他們的表達不算很好,但心是單純向著神,這樣的禱告必蒙神悅納。所以禱告是在乎心靈誠實,不在乎言語和外表。只要你有愛主的心,來到神面前說:“主耶穌啊,我愛你,我將整天奉獻給你。”你憑著心靈誠實的禱告,神就悅納了。

  早期有許多宣教士到印度開辦學校,讓貧窮的小孩可以免費讀書,他們也盼望在教學之中,讓那些小孩認識主,離棄偶像歸向神。有一個小孩很想讀書,但父親不容他進宣教士所辦的學校,因為怕他信耶穌,離開祖宗所信的印度教,但這小孩仍渴望就讀該校。有一天,很多小孩都上學去了,他偷偷跑去看,宣教士在上課之前先有一個崇拜,給學生講耶穌基督的救恩和十字架的故事,當時那小孩被聖靈感動,便跪下來接受耶穌作救主。雖然他年紀尚小,但心思裡已明白耶穌救他、愛他。過了一段時間,他心裡想:“我已經信了主,需要學習禱告、讀經。”便又跑到那所學校去,但去得遲了,學生們已開始上課,正在學習“ABC”,他以為這是禱告文,便立刻背下來,又因怕父親知道他到過學校,所以趕快跑回家去。 在途中他恐怕會把禱文忘掉,所以一路跑一路念“ABC”,直至回到家中。

  沒想到父親聽到他說“ABC”,便知道他到過洋人的學校,就抓住他打了一頓,然後問他為何往那裡去。他回答說:“我不是去讀書,而是去信了一位名叫耶穌的,祂是救我們的。”父親聽了更是怒氣填胸,把他打得更厲害,又叫他到偶像面前認罪,但小孩怎么也不肯,因為聖靈大大動工,他寧死仍堅信主。後來父親決定殺死他,但又不忍親自下手,於是把他帶到鄰近的山中,把他綁在一棵樹上,想讓老虎吃掉他。當晚深夜時分,小孩看見遠處一頭老虎走過來,兩隻眼睛明如手電筒,他懼怕得全身發抖。就在那時,他想起在白天所學的禱告文──“ABC”,便立刻禱告;他相信主耶穌會救他,便不停地背誦這個所謂的禱告文,但越禱告老虎便越走近,他緊張得連“ABC”也喊不出來,只喊“C…C…C……”。就在這個時候,神差遣一位天使顯現,站在小孩身旁,周圍都發出光來,老虎便不敢咬他,只繞那棵樹走了一圈便離開了。天使陪伴小孩直至早晨,對他說:“放心吧,神會拯救你的!”

  第二天,他的父母到山上來,想撿孩子的屍骨帶回家,但看見他仍活著便非常希奇,以為老虎沒有來過,卻又看見那裡滿了老虎的腳印,於是一家人便信了主。 這件事讓我們看見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滿有慈愛的,祂當日怎樣聽那小孩危難中的禱告,今天也必聽我們發自心靈誠實的禱告。況且,我們就是再幼稚,也不會像那小孩禱告“ABC”吧!我們至少會說:“主耶穌啊,救我!”親愛的弟兄姊妹,禱告不在乎你表達得如何,最主要的是你的心。那小孩雖然僅僅說了“ABC”,但他心中想求的神已經垂聽了,因為神知道萬人的心,所以我們必須以心靈誠實來禱告。就算你表達錯了,只要帶著愛慕、倚靠、尋求的心,神就必悅納垂聽你的禱告。

  基督教講章:生命的醫治和改變

  經文:約5:1--9

  約翰福音5:1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5: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5:3 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 5:4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什麼病,就痊癒了”***。 5:5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 5:6 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 5:7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5:8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 5:9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走了。

  我們讀的這個關於患病38年的病人痊癒的故事是《約翰福音》中所記載的七個神蹟裡的第三個,這也是《約翰福音》所獨有的神蹟。在這段經文中耶穌教導了我們兩個寶貴的功課:“如何陪伴創傷者”及“生命如何得醫治與改變”。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耶穌如何輔導與陪伴創傷者,即使那病人看起來不可愛、不懂感恩,耶穌仍然恩待他,主動尋找他,無條件接納他,並且醫治他。同時,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關於醫治和改變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生命如何才能得到醫治和改變。

  一、你要痊癒嗎?——自己做決定,負責任

  這個人已經癱瘓三十八年了,他天天躺在池子旁邊,等待解決痛苦的機會。當耶穌發現池邊的癱子時,問了他一個看似很不可思議的問題:“你要痊癒嗎?”那個癱子對耶穌的問題一定會感到吃驚。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就是為了得到醫治嗎?不過,如果我們想一想,耶穌問這個問題不是沒有原因的。也許經過漫長歲月的求醫問藥毫無效果,在畢士大池邊長時間的等待也希望渺茫,這個人對痊癒的所有希望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絕望、麻木。也許他對這樣殘廢地過下半輩子已經認命、妥協了。另外他也要設想如果他痊癒後的一些情況:他腿好了,從此不可以躺在那裡靠他人的施捨生活,他需要去找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並且需要繳稅、要獻祭、需要在家庭和社會上盡義務與責任。

  一個三十八年沒有工作的人,可能許多東西得從頭學起,也許生活反而變得更加艱辛。人們也許不再憐憫他可憐他,而是嘲笑他無用。他必須離開池邊,改變交往的圈子,到一個他完全陌生的生活環境中……所有這些事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痊癒帶來的,不僅是健康的雙腿,也包括更多、更大的責任。面對這些可能的挑戰,他很難不害怕。所以,當耶穌問他要不要痊癒的時候,癱子顧左右而言他。

  “你要痊癒嗎?”這並不是一個瘋狂的問題,它今天依然是有意義的,它深入人的內心幫助我們來檢視內心深處的動機。

  對因在過去遭受重大創傷,以至於對未來充滿恐懼,因此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建起一個個自以為安全的堡壘,躲藏在裡面的人,耶穌問你,“你要痊癒嗎”;對被罪惡轄制捆綁或對他人無法饒恕,心中充滿苦毒的人耶穌問你:“你要得釋放嗎”;對屬靈上的掙扎:希望能走在神要你走的道路上,可是有一些改變不了的壞習慣,使你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到褥子上,耶穌問你:“你要勝過嗎”;你願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方法,不再盯著畢士大的池水,而是順從耶穌的方法:起來,領受他的醫治!你願不願意,離開你的堡壘,饒恕那得罪你的人,拿起褥子,有全新的、自由的、豐盛的生命?接受他的醫治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改變。

  我們需要回應主說“是的,我已經準備好讓過去成為過去,我們不再有藉口,不再哭喊說我過這樣的生活,都是他人或環境造成的,不是我的錯,別人應該受責備的!”

  要改變這種癱瘓的生活方式,必須自己下定決心;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你做決定。改變是要付代價的,你一定會經歷成長的痛苦和情緒上的不適,其他人對你的態度和反應將會改變,你將不再像過去那樣獲得關注和同情,別人對你可能會有更高的期望,新的責任可能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不過當你這樣做時,你會開始感覺自己正脫離各種原因所造成的無力和癱瘓,獲得釋放的自由。

  二、停止尋找藉口和理由

  耶穌問了一個簡單、直接的問題:“你要痊癒嗎?”但這人的迴應卻相當有意思。他開始列出所有藉口:“我獨自一人,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我根本沒有機會。”他沒有回答主的問題,而是給出了自己沒有得醫治的原因:我是孤獨的,我的親人、朋友都拋棄了我;我是軟弱的,那些強壯的總比我搶佔先機;我是無助的,沒有人肯伸以援手幫助我!

  耶穌遇到這個癱子那天是在猶太人理當快樂的一個節期,是在理當身心安息的安息日,然而這個病人心中卻滿是愁苦、絕望,沒有絲毫的安息;在耶路撒冷這一意為平安之城中,他卻沒有一點平安,在“畢士大”這個意為“憐憫之家”的池邊,他卻得不到幫助。這的確是一個悲劇,但他仍然沒有回答耶穌的問題“你要痊癒嗎?”

  “我之所以會成為悲觀的人,全是因為我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我健康狀況令人堪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這麼沮喪。”“周圍的人對我總是很不公平,這就是我會這麼憤怒的原因。”每個人都能找到藉口,併為自己不好的態度、錯誤的決定與火爆的脾氣去責怪他人或環境。你也許有充分的理由去支援現在的感覺;你也許經歷過太多生活的艱辛;也許你在身體、言語上或情感上被虐待;你也許正在掙扎著對付慢性病或無法修補的身體損傷。

  我並非要把這些痛苦的經歷淡化,但這些纏繞已久的障礙可能影響你的靈命、人際關係與自我形象。如果你想要走出癱瘓的生活,就不能用過去的情緒創傷,作為你今日錯誤決定、態度惡劣的藉口,或當作不肯饒恕的正當化理由,別讓你的過去決定你的現在和未來。